43.《斯大林文选》人民出版社,1962 44.人民出版社《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人民出版社,1965 45.李仁峰《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6.《赫鲁晓夫回忆录》东方出版社,1988 47.拉齐奇《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事件始末》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8.孙其明《中苏关系始末》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9.刘晓《出使苏联八年》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50.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三册)解放军出版社,1982 51.林中斌《龙威:中国的核力量与核战略》刘戟锋等译湖南出版社,1992 52.叶子龙口述《叶子龙回忆录》温卫东整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53.《肖劲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 4.王焰《彭德怀年谱》人民出版社,1998 55.李越然《中苏外交亲历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56.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57.刘晓等著《我的大使生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58.王炳南《中美会谈九年回顾》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陈敦德《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昆仑出版社, 60.刘德喜《两个伟人和两个大国》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 61.邓泽宏《1945——1949年美国对华政策和中共建国方略》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62.时殷弘《敌对与冲突的由来一一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与中美关系》(1949-1950)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5 63.[美]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64.[美]基辛格《白宫岁月一一基辛格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 65.张颖《外交亲历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66.[美]霍尔德里奇《1945年以来美中外交关系正常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67.宫力《跨越鸿沟-—1968--1979年中美关系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68.[美]卡恩著,陈亮等译《中国通一一美国一代外交官的悲剧》新华出版社,1980 69.[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一一第四版》商务印书馆,1987 70.[美]约翰·霍尔德里奇著,杨立义译《1945年以来美中外交关系正常化》上海译 文出版社,1997
43.《斯大林文选》 人民出版社,1962 44.人民出版社 《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 人民出版社,1965 45.李仁峰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6.《赫鲁晓夫回忆录》 东方出版社,1988 47.拉齐奇《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事件始末》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8.孙其明 《中苏关系始末》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9.刘晓 《出使苏联八年》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50.聂荣臻 《聂荣臻回忆录》(三册) 解放军出版社,1982 51.林中斌 《龙威:中国的核力量与核战略》 刘戟锋等译 湖南出版社,1992 52.叶子龙口述 《叶子龙回忆录》 温卫东整理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53.《肖劲光回忆录》 解放军出版社,1988 54.王焰 《彭德怀年谱》 人民出版社,1998 55.李越然 《中苏外交亲历记》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56.吴冷西 《十年论战(1956—1966)》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57.刘晓等著 《我的大使生涯》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58.王炳南 《中美会谈九年回顾》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59.陈敦德 《毛泽东尼克松在 1972》 昆仑出版社,1988 60.刘德喜 《两个伟人和两个大国》 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 61.邓泽宏 《1945——1949 年美国对华政策和中共建国方略》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62.时殷弘 《敌对与冲突的由来——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与中美关系》(1949—1950) 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5 63.[美] 尼克松 《尼克松回忆录》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64.[美] 基辛格 《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 65. 张颖 《外交亲历记》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66.[美]霍尔德里奇 《1945 年以来美中外交关系正常化》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67.宫 力 《跨越鸿沟——1968——1979 年中美关系的演变》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68.[美]卡恩著,陈亮等译 《中国通——美国一代外交官的悲剧》 新华出版社,1980 69.[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 《美国与中国——第四版》 商务印书馆,1987 70.[美]约翰•H•霍尔德里奇著,杨立义 译 《1945 年以来美中外交关系正常化》 上海译 文出版社,1997
71.郝平《无奈的结局—一司徒雷登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李跃森《司徒雷登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73.《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北京出版社,1982 74.爱德温·马丁:《抉择与分歧:英美对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的反应》,中共党史资料出版 社1990年版 75.马建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军事合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7 76.朱建华蒋建农《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知识单元2:二、周恩来在新中国外交决策中的突出作用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一)以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例 内容 2.背景 3.提出过程 4.周恩来、尼赫鲁、吴努三人的作用 5.各方反映 6.评价 (二)以在日内瓦会议上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为例 1.背景 2.日内瓦会议上的接触 3.周恩来的个人因素 4.英国的积极活动 5.中英代办级外交关系的建立 6.国际上有无其他代办级外交关系的例子 评价 (三)以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原则为例 1.提出 2.背景 3.会场上的斗争
71.郝 平 《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2.李跃森 《司徒雷登传》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73.《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北京出版社, 1982 74.爱德温•马丁:《抉择与分歧:英美对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的反应》,中共党史资料出版 社 1990 年版 75.马建国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军事合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7 76.朱建华 蒋建农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知识单元 2:二、周恩来在新中国外交决策中的突出作用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一) 以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例 1.内容 2.背景 3.提出过程 4.周恩来、尼赫鲁、吴努三人的作用 5.各方反映 6.评价 (二) 以在日内瓦会议上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为例 1.背景 2.日内瓦会议上的接触 3.周恩来的个人因素 4.英国的积极活动 5.中英代办级外交关系的建立 6.国际上有无其他代办级外交关系的例子 7.评价 (三)以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原则为例 1.提出 2.背景 3.会场上的斗争
4.周恩来的个人因素 尼赫鲁的作用 6.各方反应 7.评价 (四)以亲善四邻,安定友邦一一中缅关系为例 1.友好邻邦 2.背景 3.周恩来多次出访 4.缅甸领导人多次回访 5.边界条约的签订 6.其他亲善四邻,安定友邦的例子 7.启示 8.评价 学习目标 1.了解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2.掌握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的外交风格和特点 作业 周恩来在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过程中的突出作用是什么 2.从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分析周恩来外交的主要风格是什么? 3.周恩来为什么多次出访缅甸? 4.毛泽东与周恩来外交风格的异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书目 《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2.《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迹》(1949-1975)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 3.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中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二部编《周恩来自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 5.裴坚章主编《研究周恩来一外交思想与实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6.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传(1949-1976)》上中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4.周恩来的个人因素 5.尼赫鲁的作用 6.各方反应 7.评价 (四)以亲善四邻,安定友邦——中缅关系为例 1.友好邻邦 2.背景 3.周恩来多次出访 4.缅甸领导人多次回访 5.边界条约的签订 6.其他亲善四邻,安定友邦的例子 7.启示 8.评价 学习目标: 1.了解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2. 掌握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的外交风格和特点。 作业: 1.周恩来在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过程中的突出作用是什么? 2.从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分析周恩来外交的主要风格是什么? 3.周恩来为什么多次出访缅甸? 4.毛泽东与周恩来外交风格的异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书目: 1.《周恩来外交文选》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2.《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迹》(1949—1975)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 3.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周恩来年谱(1949—1976) 》上中下卷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二部编 《周恩来自述》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 5.裴坚章 主编 《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 6.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周恩来传(1949—1976) 》上中下卷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7.熊华源廖心文著《周恩来总理生涯》人民出版社,1997 8.李海文主编《周恩来研究述评》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9.[英]威尔逊著封长虹译《周恩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0.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全四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1.曹应旺《中国外交第一人周恩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黄华《亲历与见闻一—黄华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13.裴默农《周恩来外交学》中央党校出版社, 14.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编写组编《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1918~1975)》中央文献出 版社,1997 15.孟戈非《未被揭开的谜底一中国核反应堆事业的曲折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6.安建设《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17.王俊彦《大外交家周恩来》(上下)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18.季明刘强《周恩来的外交艺术》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19.陈敦德《崛起在1949——开国外交实录》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 20.陈敦德《迈步在1955——周恩来飞往万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 21.钱江《周恩来与日内瓦会议》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王旭东《周恩来的魅力》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23.南哲《中外领袖之间》红旗出版社,2003 24.童小鹏《风雨四十年》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25.廖心文熊华源陈杨勇《走出国门的周恩来》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6.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62 知识单元3:三、邓小平在中国外交决策中的作用 参考学时:1学时 学习内容: (一)以邓小平主管中美关系为例 1.背景 2.中美建交 3.亲自到美国访问 4.原则问题决不妥协
7.熊华源 廖心文 著 《周恩来总理生涯》 人民出版社,1997 8.李海文 主编 《周恩来研究述评》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9.[英] 威尔逊 著 封长虹 译 《周恩来》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0.金冲及 主编 《周恩来传》(全四册)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1.曹应旺 《中国外交第一人 周恩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黄华 《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13.裴默农 《周恩来外交学》 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14.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编写组编 《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1918~1975) 》 中央文献出 版社,1997 15.孟戈非《未被揭开的谜底—中国核反应堆事业的曲折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6.安建设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17.王俊彦 《大外交家周恩来》(上下) 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18.季明 刘强 《周恩来的外交艺术》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19.陈敦德 《崛起在 1949——开国外交实录》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 20.陈敦德 《迈步在 1955——周恩来飞往万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 21.钱 江 《周恩来与日内瓦会议》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22.王旭东 《周恩来的魅力》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23.南 哲 《中外领袖之间》 红旗出版社,2003 24.童小鹏 《风雨四十年》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25.廖心文 熊华源 陈杨勇 《走出国门的周恩来》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26.王铁崖 《中外旧约章汇编》 三联书店,1962 知识单元 3:三、邓小平在中国外交决策中的作用 参考学时:1 学时 学习内容: (一)以邓小平主管中美关系为例 1.背景 2.中美建交 3.亲自到美国访问 4.原则问题决不妥协
5.个人因素 6.遗留问题 7.评价 (二)以邓小平主管中日关系为例 1.背景 2.首次访问日本 3.中日友好关系达到高潮 4.遗留问题 5.评价 (三)以邓小平主管香港回归为例 1.背景 2.邓小平与“铁娘子”的较量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艰难的谈判 启示 6.评价 (四)以邓小平主管中苏关系为例 1.背景 2.为中苏关系正常化定调 3.漫长的过程 4.中苏关系正常化 5.评价 (五)以1989年“六·四”风波后邓小平主管中美关系为例 1.背景 2.邓小平如何处理中美关系 3.从邓小平处理中美关系来看邓小平的外交风格 4.从现在来看当时的处理对中美关系有何影响? 5.评价 学习目标
5.个人因素 6.遗留问题 7.评价 (二)以邓小平主管中日关系为例 1.背景 2.首次访问日本 3.中日友好关系达到高潮 4.遗留问题 5.评价 (三)以邓小平主管香港回归为例 1.背景 2.邓小平与“铁娘子”的较量 3.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4.艰难的谈判 5.启示 6.评价 (四)以邓小平主管中苏关系为例 1.背景 2.为中苏关系正常化定调 3.漫长的过程 4.中苏关系正常化 5.评价 (五)以 1989 年“六·四”风波后邓小平主管中美关系为例 1.背景 2.邓小平如何处理中美关系 3.从邓小平处理中美关系来看邓小平的外交风格 4.从现在来看当时的处理对中美关系有何影响? 5.评价 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