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第十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2002年 胡鞍钢 中科院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2004年5月18日
第十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2002年) 胡鞍钢 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2004年5月18日
aha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国际背景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得中国成为极少数仍在坚持 社会主义的国家之一。 ■只有中国和越南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而其他转轨国 家都放弃了这一道路。 ■苏联解体大规模地减少了其对中国北方的军事压力, 同时越南也与中国缓和了关系,南北两方面关系的缓 和大大减轻了中国的安全压力。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坚持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大 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中国,中国大量参与全球化, 进一步全面开放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国际背景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得中国成为极少数仍在坚持 社会主义的国家之一。 只有中国和越南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而其他转轨国 家都放弃了这一道路。 苏联解体大规模地减少了其对中国北方的军事压力, 同时越南也与中国缓和了关系,南北两方面关系的缓 和大大减轻了中国的安全压力。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坚持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大 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中国,中国大量参与全球化, 进一步全面开放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邓小平南巡 ■针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是否坚 持现有的改革这一重大问题 ■中国是否能够快速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 ■重申“先富论”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到20世 纪末再来解决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问题。 ■中国经济改革的模式应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社会主义也要搞市场经济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邓小平南巡 针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是否坚 持现有的改革这一重大问题。 中国是否能够快速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 。 重申“先富论”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到20世 纪末再来解决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问题。 中国经济改革的模式应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 “社会主义也要搞市场经济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邓小平南巡 ■十四大报告主题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 么 ■实践的发展需要认识的深化,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议》中明确提出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 国家的自由市场经济有所不同,后者是建立在自由竞 争的基础上,自发地建立起来,经过了几十年甚至几 百年的时间,从自由市场经济进入现代的混合经济 十四大从“放权让利”的政策转向制度创新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邓小平南巡 十四大报告主题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 么”。 实践的发展需要认识的深化,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议》中明确提出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 国家的自由市场经济有所不同,后者是建立在自由竞 争的基础上,自发地建立起来,经过了几十年甚至几 百年的时间,从自由市场经济进入现代的混合经济。 十四大从“放权让利”的政策转向制度创新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与基本框架 ■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中国经济改革过程 基本状况的现实肯定 ■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已经达到较高程度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市场化范围不断扩大,大多数商品 价格已经放开,计划对经济的直接管理不断缩小,市 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大大增加,这反映了提出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目标是对中国经济改革十几年来 实践的理论认同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与基本框架 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中国经济改革过程 基本状况的现实肯定。 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已经达到较高程度。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市场化范围不断扩大,大多数商品 价格已经放开,计划对经济的直接管理不断缩小,市 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大大增加,这反映了提出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目标是对中国经济改革十几年来 实践的理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