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气血津液与舌象的关系 ■舌血脉丰富,有赖 气血的濡养和津液的滋润。 ■舌苔和舌体的润燥与津液的多少有关。 ■唾为肾液、涎为脾液,与脏腑密切相关。 观察舌体润燥 可判断体内津液盈亏及邪热轻重
(三)气血津液与舌象的关系 ◼ 舌血脉丰富,有赖 气血的濡养和津液的滋润。 ◼ 舌苔和舌体的润燥与津液的多少有关。 ◼ 唾为肾液、涎为脾液,与脏腑密切相关。 ◼ 观察舌体润燥 可判断体内津液盈亏及邪热轻重
舌诊的方法 和注意事项
二、舌诊的方法 和注意事项
()望舌的体位 和伸舌姿势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舌面光线明亮,便于观察 伸舌自然,舌体放松, 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 ■尽量张口使舌体充分暴露
(一)望舌的体位 和伸舌姿势 ◼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 舌面光线明亮,便于观察; ◼ 伸舌自然,舌体放松, ◼ 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 ◼ 尽量张口使舌体充分暴露
(二)诊舌的方法 1先看舌尖,再舌中、舌侧,最后看舌根部 2先看舌体的色质,再看舌苔 3若伸舌时间过久, 舌体易随血管变形而色泽变化。 4如判断不清, 可令病人休息3~5分钟后重复望舌。 5其他诊察方法:刮舌验苔法。 刮之不脱或刮而留污质,为里有实邪; 刮之易去,舌体明净光滑则多属虚证
(二)诊舌的方法 1 先看舌尖,再舌中、舌侧,最后看舌根部。 2 先看舌体的色质,再看舌苔。 3 若伸舌时间过久, 舌体易随血管变形而色泽变化。 4 如判断不清, 可令病人休息3~5分钟后重复望舌。 5 其他诊察方法:刮舌验苔法。 刮之不脱或刮而留污质,为里有实邪; 刮之易去,舌体明净光滑则多属虚证
录像
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