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补体的组成与性质 补体的组成 1.补体的固有成分:参与经典激活途径的成分 (C1、C4、C2);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激活途 径的MBL,丝氨酸蛋白酶;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 成分(B、D、P因子);共同途径:C3、C5~C9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检验系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检验系 第一节 补体的组成与性质 一、补体的组成: 1. 补体的固有成分:参与经典激活途径的成分 (C1、C4、C2);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激活途 径的MBL,丝氨酸蛋白酶;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 成分(B、D、P因子);共同途径:C3、C5~C9
参与经典激活途径和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蛋白 经典途径 旁路途径 C1,C4,C2 B, D, P 共同途径 C3 C5 C6,C7.C8.C9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检验系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检验系 经典途径 旁路途径 C1,C4,C2 B,D,P ︱ ︱ 参与经典激活途径和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蛋白 共同途径 C3 C5 C6,C7,C8,C9
第一节补体的组成与性质 补体的组成 1.补体的固有成分:参与经典激活途径的成分 (C、C4、C2);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激活途 径的MBL丝氨酸蛩白酶;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 成分(B、D、P因子);共同途径:C3、C5~C9 2.补体的调节蛋白(C1抑制物、I因子、H因子 C4结合蛋白等) 3.补体受体:CR1~5、C3aR、C2aR、C4aR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检验系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检验系 一、补体的组成: 1. 补体的固有成分:参与经典激活途径的成分 (C1、C4、C2);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激活途 径的MBL,丝氨酸蛋白酶;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 成分(B、D、P因子);共同途径:C3、C5~C9。 第一节 补体的组成与性质 3. 补体受体:CR1~5、C3aR、C2aR、C4aR 2. 补体的调节蛋白(C1抑制物、I因子、H因子、 C4结合蛋白等)
二、补体系统的命名 参与补体经典途径的固有成分按被发现的顺序分别称为 C3..C9 补体的其他成分以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B因子、D因子 P因子、H因子等。 补体活化的裂解片段以该符号的后面加小写英文字母表 示,如C3a、C3b等,通常a为小片段,b为大片段。 具有酶活性的成分或复合物在其苻号上画一横线,如C1 C3bBb等, 灭活的补体片段在其符号前面加英文字母i,如iC3b等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检验系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检验系 二、补体系统的命名 参与补体经典途径的固有成分按被发现的顺序分别称为 C1、C2、C3……C9。 补体的其他成分以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B因子、D因子、 P因子、H因子等。 补体活化的裂解片段以该符号的后面加小写英文字母表 示,如C3a、C3b等,通常a为小片段,b为大片段。 具有酶活性的成分或复合物在其符号上画一横线,如C1、 C3bBb等, 灭活的补体片段在其符号前面加英文字母i,如iC3b等
补体的性质 化学本质:均为糖蛋白,主要是β球蛋白 化学性质:对热不稳定,紫外线、机械震荡及化学物 质均可破坏补体,室温下补体活性也可减 弱甚至丧失。 临床意义:检测补体时,须用新鲜血液。 血清含量:相对稳定,约占血清总蛋白的5%~6% 某些疾病情况下,可出现波动。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检验系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检验系 三、补体的性质 化学本质:均为糖蛋白,主要是β球蛋白 化学性质:对热不稳定,紫外线、机械震荡及化学物 质均可破坏补体,室温下补体活性也可减 弱甚至丧失。 临床意义:检测补体时,须用新鲜血液。 血清含量:相对稳定,约占血清总蛋白的5%~6%。 某些疾病情况下,可出现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