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CircuitsandAnalogElectronicTechnique课程编码:151042学分:3.5总学时:56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网络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执笔人:高玉良审订人:刘焰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机械、勘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电路和电子线路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有关课程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主要内容:1、电路和电路模型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3、电路元件4、基尔霍夫定律基本要求:掌握并能正确使用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掌握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掌握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学时分配:4学时第二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内容:1、电路的等效变换2、电路的一般分析法3、电路定理4、受控源和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基本要求:理解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掌握电阻和电源的等效变换。掌握支路电流法,了解网孔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能熟练应用弥尔曼定理。掌握并能熟练应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理解受控源的概念,掌握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学时分配:8学时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 Circuits and Analog Electronic Technique 课程编码:151042 学 分:3.5 总 学 时:56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网络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勘查技术与工 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执 笔 人:高玉良 审 订 人:刘焰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机械、勘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实 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电路和电子线路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有关课程及今后的工作打下 基础。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主要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基本要求: 掌握并能正确使用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掌握功率的概念和计算。 掌握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学时分配:4 学时 第二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主要内容: 1、 电路的等效变换 2、 电路的一般分析法 3、 电路定理 4、 受控源和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基本要求: 理解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掌握电阻和电源的等效变换。 掌握支路电流法,了解网孔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能熟练应用弥尔曼定理。 掌握并能熟练应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 理解受控源的概念,掌握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 学时分配:8 学时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主要内容:1、正弦量的相量表示2、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3、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与功率因素的概念及计算4、RLC串、并联电路的谐振※5、三相交流电路基本要求: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掌握阻抗的概念及计算;理解导纳的概念。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与功率因素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理解RLC串、并联电路的谐振现象,了解谐振电路的频带和选择性的概念。掌握三相电路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和相电流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学时分配:10学时第四章电路的暂态分析主要内容:1、换路定则及初始值的计算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3、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4、三要素分析法基本要求:掌握换路定则和初始值的计算方法。理解时间常数的概念。掌握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计算。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学时分配:4学时第五章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主要内容:1、半导体的导电特性2、半导体二极管3、半导体三极管基本要求:理解半导体的导电特性。掌握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掌握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微变等效电路。了解二极管、三极管的结构和主要参数。学时分配:4学时第六章基本放大电路主要内容:1、共射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静态工作点的稳定3、共集放大电路4、多级放大器5、功率放大电路
主要内容: 1、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2、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3、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与功率因素的概念及计算 4、 RLC 串、并联电路的谐振※ 5、 三相交流电路 基本要求: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掌握阻抗的概念及计算;理解导纳的概念。 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与功率因素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理解 RLC 串、并联电路的谐振现象,了解谐振电路的频带和选择性的概念。 掌握三相电路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和相电流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 算。 学时分配:10 学时 第四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主要内容: 1、 换路定则及初始值的计算 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4、 三要素分析法 基本要求: 掌握换路定则和初始值的计算方法。 理解时间常数的概念。 掌握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计算。 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 学时分配:4 学时 第五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主要内容: 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2、 半导体二极管 3、 半导体三极管 基本要求: 理解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掌握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掌握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微变等效电路。 了解二极管、三极管的结构和主要参数。 学时分配:4 学时 第六章 基本放大电路 主要内容: 1、 共射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3、 共集放大电路 4、 多级放大器 5、 功率放大电路
6、差动放大电路※7、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要求: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法一一估算法和图解法。掌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法一微变等效电路法和图解法。掌握共集放大电路特性:掌握多级放大器的计算方法。理解功率放大电路,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集成运放的组成和主要参数,掌握理想运放的特点。学时分配:10学时第七章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主要内容: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3、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基本要求:掌握反馈的概念及反馈极性的判别方法,掌握负反馈的类型及其判别方法。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能估算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学时分配:4学时第八章信号运算与处理主要内容:1、运算电路2、有源滤波电路※3、电压比较器※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和积分运算电路的计算。理解微分运算、对数和指数运算、乘法和除法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理解有源滤波电路的概念:掌握低通滤波电路工作原理和幅频特性:了解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幅频特性。理解电压比较器工作原理。学时分配:4学时第九章信号产生电路主要内容:1、产生正弦振荡的条件2、RC正弦振荡电路3、非正弦波产生电路※基本要求:掌握产生稳定正弦振荡的条件(相位平衡条件、幅度平衡条件)。掌握RC串并联式正弦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起振条件、稳幅原理及振荡频率的计算了解非正弦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学时分配:4学时第十章直流稳压电源主要内容:
6、 差动放大电路※ 7、 集成运算放大器 基本要求: 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法——估算法和图解法。 掌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法——微变等效电路法和图解法。 掌握共集放大电路特性;掌握多级放大器的计算方法。 理解功率放大电路。 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了解集成运放的组成和主要参数,掌握理想运放的特点。 学时分配:10 学时 第七章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主要内容: 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基本要求: 掌握反馈的概念及反馈极性的判别方法,掌握负反馈的类型及其判别方法。 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能估算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学时分配:4 学时 第八章 信号运算与处理 主要内容: 1、 运算电路 2、 有源滤波电路※ 3、 电压比较器※ 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和积分运算电路的计算。 理解微分运算、对数和指数运算、乘法和除法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 理解有源滤波电路的概念;掌握低通滤波电路工作原理和幅频特性;了解高通、带通和带 阻滤波器幅频特性。 理解电压比较器工作原理。 学时分配:4 学时 第九章 信号产生电路 主要内容: 1、 产生正弦振荡的条件 2、 RC 正弦振荡电路 3、 非正弦波产生电路※ 基本要求: 掌握产生稳定正弦振荡的条件(相位平衡条件、幅度平衡条件)。 掌握 RC 串并联式正弦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起振条件、稳幅原理及振荡频率的计算。 了解非正弦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学时分配:4 学时 第十章 直流稳压电源 主要内容:
1、整流、滤波电路2、稳压管稳压电路3、串联型稳压电路基本要求:掌握整流、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输出电压的计算。理解稳压管稳压电路和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稳成稳压器的应用。学时分配:4学时四、大纲说明1、本大纲按理论课56学时编写,打※的内容可根据学时和专业的不同作适当的取舍。2、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因此要在实验中加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单独开设实验课16学时。详见《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3、每次课后均要布置2~3个练习题,要求按时按量完成。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高玉良,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参考书:1.温照方.电路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2.秦曾煌.电工学(上、下册):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杨素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 整流、滤波电路 2、 稳压管稳压电路 3、 串联型稳压电路 基本要求: 掌握整流、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输出电压的计算。 理解稳压管稳压电路和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掌握稳成稳压器的应用。 学时分配:4 学时 四、大纲说明 1、本大纲按理论课 56 学时编写,打※的内容可根据学时和专业的不同作适当的取舍。 2、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因此要在实验中加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单独开设实 验课 16 学时。详见《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3、每次课后均要布置 2~3 个练习题,要求按时按量完成。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 材: 高玉良.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8 年 参考书: 1. 温照方. 电路基础.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年 2. 秦曾煌. 电工学(上、下册). 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 3. 杨素行.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