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土壤耕层耕层在自然土壤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的长期的耕作、施肥、灌溉等生产及自然因素的持续作用形成了农业耕作士壤。它包括耕作层(表土层)、犁底层、心土层和底士层
(二)土壤耕层 n 耕层 n 在自然土壤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的 长期的耕作、施肥、灌溉等生产及自然 因素的持续作用形成了农业耕作土壤。 n 它包括耕作层(表土层)、犁底层、 心土层和底土层
13-15cm5-7cm耕层深度与耕作方式有关。深松的地块耕层达30cm,旋耕耕作浅,≤15cm。导致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上移、加厚。多年旋耕在耕层以下形成坚实的型底层,影响夏季降水渗入土壤深层、阻止作物根系下扎,不利于蓄水保和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
13-15 cm 5-7 cm 耕层深度与耕作方式有关。深松的地块耕层达30cm,旋耕耕作浅,≤15 cm。导致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上移、加厚。多年旋耕在耕层以下形成坚实的犁 底层,影响夏季降水渗入土壤深层、阻止作物根系下扎,不利于蓄水保墒和根系 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
实验原理二、5通过取得耕作层的原状土样,使其毛管水达到饱和,然后测定毛管水饱和以及土状态下的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壤容重,计算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各自占有的体积
二、实验原理 n 通过取得耕作层的原状土样,使其 毛管水达到饱和,然后测定毛管水饱和 状态下的含水量(最大持水量)以及土 壤容重,计算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各 自占有的体积
■土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g/厘米3),称为土壤容重
n 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 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 或重量(g/厘米3),称为土壤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