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1.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的划分及其意义 2.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3.计算机组成与实现 4.软硬件取舍的基本原则 5.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方法 6.实现软件移植的基本技术 7.模拟和仿真技术的作用、实现方法及区别 8.计算机系统中的并行性 9.计算机系统的分类(弗林分类法)
第1章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1.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的划分及其意义 2.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3.计算机组成与实现 4.软硬件取舍的基本原则 5.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方法 6.实现软件移植的基本技术 7.模拟和仿真技术的作用、实现方法及区别 8.计算机系统中的并行性 9.计算机系统的分类(弗林分类法)
10.基本概念 透明性/软件兼容/模拟/仿真/兼容机/系列机/ 资源重复/资源共享/时间重叠/并行性/并发性/ 同时性/机器/虚拟机器 第2章数据表示与指令系统 1.数据表示定义、分类、确定原则(系统的效 率、通用性和利用率) 2.自定义数据表示及其分类 3.寻址方式(面向寄存器/堆栈/存储器) 4.逻辑地址与主存物理地址定义、关系
10.基本概念 透明性/软件兼容/模拟/仿真/兼容机/系列机/ 资源重复/资源共享/时间重叠/并行性/并发性/ 同时性/机器/虚拟机器 第2章 数据表示与指令系统 1.数据表示定义、分类、确定原则(系统的效 率、通用性和利用率) 2.自定义数据表示及其分类 3.寻址方式(面向寄存器/堆栈/存储器) 4.逻辑地址与主存物理地址定义、关系
5.程序再定位技术 6.信息整数边界存储的方法和意义 7.指令格式的优化 ● Huffman压缩概念及应用场合 Huffman树操作码编码方法 扩展操作码编码方法 信息源熵/操作码平均编码长度/信息冗余 量计算方法 指令字格式的优化 8.简要了解RISC技术 9.重叠寄存器窗口技术原理与意义
5.程序再定位技术 6. 信息整数边界存储的方法和意义 7.指令格式的优化 l Huffman压缩概念及应用场合 Huffman树操作码编码方法 扩展操作码编码方法 l 信息源熵/操作码平均编码长度/信息冗余 量计算方法 l 指令字格式的优化 8.简要了解RISC技术 9. 重叠寄存器窗口技术原理与意义
基本术语 数据表示 逻辑地址物理地址 静态再定位动态再定位 信息按整数边界存储 Huffman压缩概念 重叠寄存器窗口技术 RISC CISC
基本术语 数据表示 逻辑地址 物理地址 静态再定位 动态再定位 信息按整数边界存储 Huffman压缩概念 重叠寄存器窗口技术 RISC CISC
第3章输入输出系统 1.输入输出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2.中断的分类与分级 3.中断级屏蔽位的作用及确定方法 4.中断处理次序的确定与程序运行过程图 5.通道的类别 6.访管广义指令的作用 7.通道指令及通道程序的编制 8.通道的工作原理 9.通道流量及分析方法
第3章 输入输出系统 1.输入输出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2.中断的分类与分级 3.中断级屏蔽位的作用及确定方法 4.中断处理次序的确定与程序运行过程图 5.通道的类别 6.访管广义指令的作用 7.通道指令及通道程序的编制 8.通道的工作原理 9. 通道流量及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