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材料Ⅰ]法国前总理若斯潘认为,既然狂风暴雨的时代已经来临,人们也就不 再可能否认无控制的资本主义可能带来的危害了,即使是那些最能吹捧经济自由主义、不受 边界限制的全球化以及市场法则的人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资本主义最坏的敌人可能就是资本 主义本身。 材料2)由于资本主义使人类屈从于经济,它腐蚀了人类关系,破坏了社会基础 产生了道德真空,在那里,除了个人的欲望外,别的什么都没有价值。人类不适应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要求没完没了地提高生产率,机器和产品可以变得越来越便宜,但人类本身并没有 因此而改变。当效率的提高导致失业时,人类的生活就会变得绝望起来,他们只能靠福利和 犯罪生存。社会主义者就是要提醒世界,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人而不是生产。不能为了经济 目的而牺牲任何人。这种对普通人的关注正是社会主义所主张和关心的。((英)埃里 克·霍布斯鲍姆:《从历史看社会主义的未来》,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 年第2期) 〔材料3」人们需要的不仅是比过去更好的社会,而是像社会主义者一贯坚持的那样 需要的是一个与现状不同的社会,这一社会不仅能使人性从不受控制的生产中制度中得到拯 救,还能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有价值,不仅舒适,还有尊严。(仁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从历史看社会主义的未来》,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2期) 请回答 (1)上述外国学者主要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什么弊病? (2)社会主义如何应对21世纪的世界性挑战? 〔答案要点 (1)上述外国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中,过分注重物质生 产和经济利益,而忽略对普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弊病 (2)21世纪,人类面临环境问题、贫富差距悬殊、普通人的权利等方面问题的挑战,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展开了竞争。为了迎接挑战,大多社会主义国家 进行了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的应对21世纪世界性挑战的具 体道路
2 . [材料 l ]法国前总理若斯潘认为,既然狂风暴雨的时代已经来临,人们也就不 再可能否认无控制的资本主义可能带来的危害了,即使是那些最能吹捧经济自由主义、不受 边界限制的全球化以及市场法则的人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资本主义最坏的敌人可能就是资本 主义本身。 [材料 2 〕 由于资本主义使人类屈从于经济,它腐蚀了人类关系,破坏了社会基础, 产生了道德真空,在那里,除了个人的欲望外,别的什么都没有价值。人类不适应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要求没完没了地提高生产率,机器和产品可以变得越来越便宜,但人类本身并没有 因此而改变。当效率的提高导致失业时,人类的生活就会变得绝望起来,他们只能靠福利和 犯罪生存。社会主义者就是要提醒世界,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人而不是生产。不能为了经济 目的而牺牲任何人。这种对普通人的关注正是社会主义所主张和关心的。( 〔 英 〕 埃里 克 · 霍布斯鲍姆: 《 从历史看社会主义的未来 》 ,载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1998 年第 2 期) 〔 材料 3 」人们需要的不仅是比过去更好的社会,而是像社会主义者一贯坚持的那样, 需要的是一个与现状不同的社会,这一社会不仅能使人性从不受控制的生产中制度中得到拯 救,还能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有价值,不仅舒适,还有尊严。(仁英」埃里克 · 霍布斯鲍姆: 《 从历史看社会主义的未来 》 ,载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1998 年第 2 期) 请回答 ( l )上述外国学者主要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什么弊病? ( 2 )社会主义如何应对 21 世纪的世界性挑战? 〔 答案要点 〕 ( l )上述外国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中,过分注重物质生 产和经济利益,而忽略对普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弊病。 ( 2 ) 21 世纪,人类面临环境问题、贫富差距悬殊、普通人的权利等方面问题的挑战,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展开了竞争。为了迎接挑战,大多社会主义国家 进行了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的应对 21 世纪世界性挑战的具 体道路
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卷面100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 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3.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人脑的进化 B.动物心理的形成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 B.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5.“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6·.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 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7.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8.“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
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卷面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 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 A .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 .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 .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3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 A .人脑的进化 B .动物心理的形成 C .语言的产生 D .劳动 4 .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 .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5 .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 A .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 .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 .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 .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6 .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 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 A .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 .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 .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 .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7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 A .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 .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 .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 .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8 .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
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9.“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0.“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1.列宁指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A.真理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 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进行抽象的概括 C.真理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12.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 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 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 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14.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人民当家作主 15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实现了自我否定 B.发生了根本变化 C.仍无任何变化 D.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说明(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9 .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 .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0 .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 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1 . 列宁指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 A .真理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 B .真理的形成不需要进行抽象的概括 C .真理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 .真理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12 . 20 世纪 50 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 口 剧增,生产力水平低 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 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 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 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 .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 .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13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 A .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 .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 .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14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 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 .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 .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 .人民当家作主 15.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A .实现了自我否定 B .发生了根本变化 C .仍无任何变化 D .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1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