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理论与编码》学习指南必备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随机过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信息理论与编码》是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1.信息的定义、性质与特征,信息传递系统模型;2.信源模型与信息测度方法;3.信道模型、信道容量的计算方法;4.无失真信源编码方法;5.错误概率与译码规则,有噪信道编码定理;6.限失真信源编码。本课程在讲授信息的度量方法以及信源、信道编码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同时,注重培养利用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二、课程内容及其重点难点1.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的定义,信息的性质与特征,信息的分类,信息传递系统模型。重点:信息的定义体系,信息传递系统模型。2.信源及其信息测度信源的分类,自信息量、条件自信息量以及互信息量,离散信源的滴及其性质,平均互信息量及其性质,离散无记忆信源的扩展信源,离散平稳信源,马尔可夫信源,信源的信息含量效率和亢余度,连续信源的,连续信源的极大化重点:自信息量和滴的定义、计算以及物理意义信源的扩展难点:连续信源的计算和意义,连续信源的极大化问题。3.信道及其信道容量信道模型与分类,信道的信息传输率和信道容量,离散无记忆信道容量的计算,离散无记忆扩展信道,信道的组合,信源与信道的匹配,连续信道,波形信道重点:信道模型,信道容量的定义与计算。难点:波形信道信道容量的定义与计算4.无失真信源编码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定长与定长编码定理,唯一可译变长码的构造和判断方法,变长编码定理,变长编码方法。重点:唯一可译码概念,变长编码方法。难点:定长与定长编码定理5.有噪信道编码错误概率与译码规则,汉明距离,有噪信道编码定理,纠错码的基本思想。重点:错误概率与译码规则,纠错码的基本思想难点:有噪信道编码定理6.限失真信源编码失真测度,信息率失真函数,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信息率失真函数计算方法
《信息理论与编码》学习指南 必备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随机过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 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信息理论与编码》是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通过 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 1.信息的定义、性质与特征,信息传递系统模型; 2.信源模型与信息测度方法; 3.信道模型、信道容量的计算方法; 4.无失真信源编码方法; 5.错误概率与译码规则,有噪信道编码定理; 6.限失真信源编码。 本课程在讲授信息的度量方法以及信源、信道编码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同时,注重培养利用信息 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其重点难点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的定义,信息的性质与特征,信息的分类,信息传递系统模型。 重点:信息的定义体系,信息传递系统模型。 2.信源及其信息测度 信源的分类,自信息量、条件自信息量以及互信息量,离散信源的熵及其性质,平均互信息量及 其性质,离散无记忆信源的扩展信源,离散平稳信源,马尔可夫信源,信源的信息含量效率和冗余 度,连续信源的熵,连续信源熵的极大化。 重点:自信息量和熵的定义、计算以及物理意义;信源的扩展。 难点:连续信源熵的计算和意义,连续信源熵的极大化问题。 3.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信道模型与分类,信道的信息传输率和信道容量,离散无记忆信道容量的计算,离散无记忆扩展 信道,信道的组合,信源与信道的匹配,连续信道,波形信道。 重点:信道模型,信道容量的定义与计算。 难点:波形信道信道容量的定义与计算 4.无失真信源编码 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定长与定长编码定理,唯一可译变长码的构造和判断方法,变长编码定 理,变长编码方法。 重点:唯一可译码概念,变长编码方法。 难点:定长与定长编码定理 5.有噪信道编码 错误概率与译码规则,汉明距离,有噪信道编码定理,纠错码的基本思想。 重点:错误概率与译码规则,纠错码的基本思想。 难点:有噪信道编码定理。 6.限失真信源编码 失真测度,信息率失真函数,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信息率失真函数计算方法
重点:失真测度,信息率失真函数。难点:信息率失真函数计算方法。三、 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1.了解信息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掌握自信息量、互信息量、摘以及平均互信息的概念、性质与计算方法;3.掌握离散无记忆信道、连续信道以及波形信道的信道容量概念和计算方法4.掌握离散信源编码定理与Huffman编码方法;5.掌握离散信道错误概率计算方法与译码规则选定方法,了解有噪信道编码定理6.掌握失真测度概念,掌握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性质,了解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四、学习本课程注意事项本课程为湖北省精品课程,信息工程学院平台课程,实行统一教学学时,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学日历,统一命题考试,统一阅卷。开发了课程学习网站,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开通了在线答疑系统。实行板书和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手段。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课程考核成绩由考试卷面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共同确定,课程结业考试为闭卷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实验成绩占10%,平时成绩由出勤和作业等决定,占总评成绩的20%。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吕锋,王虹,刘皓春.信息理论与编码.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9月配套辅导书王虹,刘雪冬.信息理论与编码学习指导.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2月参考书:傅祖芸.信息论一一基础理论与应用(第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2月ThomasM.Cover.ElementsofInformationTheory.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
重点:失真测度,信息率失真函数。 难点:信息率失真函数计算方法。 三、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 1.了解信息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掌握自信息量、互信息量、熵以及平均互信息的概念、性质与计算方法; 3.掌握离散无记忆信道、连续信道以及波形信道的信道容量概念和计算方法; 4.掌握离散信源编码定理与Huffman编码方法; 5.掌握离散信道错误概率计算方法与译码规则选定方法,了解有噪信道编码定理; 6.掌握失真测度概念,掌握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性质,了解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四、学习本课程注意事项 本课程为湖北省精品课程,信息工程学院平台课程,实行统一教学学时,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 学日历,统一命题考试,统一阅卷。开发了课程学习网站,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开通了在 线答疑系统。实行板书和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手段。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 课程考核成绩由考试卷面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共同确定,课程结业考试为闭卷考试,占总 评成绩的70%,实验成绩占10%,平时成绩由出勤和作业等决定,占总评成绩的20%。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吕锋,王虹,刘皓春.信息理论与编码.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9月 配套辅导书 王虹,刘雪冬. 信息理论与编码学习指导.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2月 参考书: 傅祖芸. 信息论——基础理论与应用(第3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2月 Thomas M.Cover. Elements of Information Theory.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