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内容及教学要求:结合布尔代数的发展和应用背景,培养学生立足长远、脚踏实 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 6.组合逻辑电路(支排课程目标1、3)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掌握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等常用组合逻辑器件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掌握用译码器实现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 ※课程思政内容及教学要求:结合计算机的发展,让学生认识到,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没有 捷径可走,它需要孜孜不倦、不畏失败、勇于挑战的精神。 7.集成触发器(支撑课程目标2) (1)了解触发器的基本结构: (2)理解基本RS触发器、主从结构触发器、边沿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RS、JK、D、T触发器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 8.时序逻辑电路(支撑课程目标1、3) (1)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 (2)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掌握常用中规模时序逻辑器件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课程思政内容及教学要求:结合我国电子行业的发展以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让学生 明白,核心科技是国之重器。要正视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差距,树立远大的理想,发奋图 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实险教学部分 实验一仿真软件基础(支排课短目标2) (1)了解仿真软件的应用: (2)学会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的一般步骤 实验二半导体器件伏安特性测试(支撑课程目标2) (1)学会二极管伏安特性仿真的方法: (2)学会三极管伏安特性仿真的方法。 实验三基本放大电略特性测试(支排课程目标3) (1)了解在不同偏置条件下静态工作点对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学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动态指标参数的仿真方法。 实验四集成运算放大器线性应用(支排课程日标2、3) (1)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芯片的引脚功能: (2)学会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运算关系及仿真方法 实验五门电路功能测试(支排课稚日标2) (1)了解门电路相关参数:
13 ※ 课程思政内容及教学要求:结合布尔代数的发展和应用背景,培养学生立足长远、脚踏实 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 6.组合逻辑电路(支撑课程目标 1、3)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掌握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等常用组合逻辑器件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掌握用译码器实现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 ※ 课程思政内容及教学要求:结合计算机的发展,让学生认识到,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没有 捷径可走,它需要孜孜不倦、不畏失败、勇于挑战的精神。 7.集成触发器(支撑课程目标 2) (1)了解触发器的基本结构; (2)理解基本 RS 触发器、主从结构触发器、边沿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 RS、JK、D、T 触发器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 8.时序逻辑电路(支撑课程目标 1、3) (1)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 (2)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掌握常用中规模时序逻辑器件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 课程思政内容及教学要求:结合我国电子行业的发展以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让学生 明白,核心科技是国之重器。要正视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差距,树立远大的理想,发奋图 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实验教学部分 实验一 仿真软件基础(支撑课程目标 2) (1)了解仿真软件的应用; (2)学会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的一般步骤。 实验二 半导体器件伏安特性测试(支撑课程目标 2) (1)学会二极管伏安特性仿真的方法; (2)学会三极管伏安特性仿真的方法。 实验三 基本放大电路特性测试(支撑课程目标 3) (1)了解在不同偏置条件下静态工作点对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学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动态指标参数的仿真方法。 实验四 集成运算放大器线性应用(支撑课程目标 2、3) (1)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芯片的引脚功能; (2)学会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运算关系及仿真方法。 实验五 门电路功能测试(支撑课程目标 2) (1)了解门电路相关参数;
(2)学会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及相关参数的测试方法。 实验六组合逻辑电路应用(支排课短目标1、3) (1)了解中等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学会集成编码器和译码器功能测试方法: (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课程思政内容及教学要求:结合组合逻辑电路设计要求,让学生明白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哲学道理,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大国工匠精神 团结协作和创新能力。 实验七时序逻辑电路应用(支排课程目标3) (1)了解常用集成计数器芯片的引脚功能和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计数器的基本功能并完成计数时序电路的设计。 四、教学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序号 知识单元 学时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电路分析基础 课堂讨论 课堂讲授 2 半导体器件基础 4 课堂讨论 课堂讲授 3 基本放大电路 6 课堂讨论 课堂讲授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信号处理电路 6 课堂讨论 课堂讲投 数字逻辑基础 6 课堂讨论 课堂讲授 6 组合逻辑电路 10 课堂讨论 7 课堂讲授 集成触发器 6 课堂讨论 课堂讲授 时序逻辑电路 6 课微讨论 合计 48
(2)学会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及相关参数的测试方法。 实验六 组合逻辑电路应用(支撑课程目标 1、3) (1)了解中等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学会集成编码器和译码器功能测试方法; (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课程思政内容及教学要求:结合组合逻辑电路设计要求,让学生明白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哲学道理,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大国工匠精神、 团结协作和创新能力。 实验七 时序逻辑电路应用(支撑课程目标 3) (1)了解常用集成计数器芯片的引脚功能和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计数器的基本功能并完成计数时序电路的设计。 四、教学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序号 知识单元 学时 教学方式 1 电路分析基础 4 课堂讲授 课堂讨论 2 半导体器件基础 4 课堂讲授 课堂讨论 3 基本放大电路 6 课堂讲授 课堂讨论 4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信号处理电路 6 课堂讲授 课堂讨论 5 数字逻辑基础 6 课堂讲授 课堂讨论 6 组合逻辑电路 10 课堂讲授 课堂讨论 7 集成触发器 6 课堂讲授 课堂讨论 8 时序逻辑电路 6 课堂讲授 课堂讨论 合计 48
实验项目设置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类型 必做选做 1 仿真软件基础 2 验证 必做 2 半导体器件伏安特性测试 2 验证 必做 3 基本放大电路特性测试 2 验证 必做 4 集成运算放大器线性应用 2 验证 必做 门电路功能测试 2 验证 必做 6 组合逻辑电路应用 4 设计 必做 7 时序逻辑器件应用 2 设计 必做 合计 6 五、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由过程考核和结课考试两部分组成:过程考核包括课堂表现、期中测试、实验和 作业等:结课考试采取闭卷考试方式进行。 (二)成绩评定 总成绩=结课考试*60%+过程考核◆40%(课堂表现、期中测试、实验、作业各占10%) 考核环节设置及成绩分配表 考核环节 结课 课堂 测试 实验 作业 合计 考试 表现 权重 60% 10% 109% 109% 10% 100% 课程目标1 100 课程目标2 40 100 40 分值 课程目标3 60 60 100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主要考核环节考核方式及评定指标(依据) 成绩评定抬标与依据 考核环节 考核方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90-100)(80-89) (70-79)(60-69) (059) 结课考试 笔试 参考本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评分标准 (闭卷)
15 实验项目设置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类型 必做/选做 1 仿真软件基础 2 验证 必做 2 半导体器件伏安特性测试 2 验证 必做 3 基本放大电路特性测试 2 验证 必做 4 集成运算放大器线性应用 2 验证 必做 5 门电路功能测试 2 验证 必做 6 组合逻辑电路应用 4 设计 必做 7 时序逻辑器件应用 2 设计 必做 合计 16 五、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由过程考核和结课考试两部分组成;过程考核包括课堂表现、期中测试、实验和 作业等;结课考试采取闭卷考试方式进行。 (二)成绩评定 总成绩=结课考试*60%+过程考核*40%(课堂表现、期中测试、实验、作业各占 10%) 考核环节设置及成绩分配表 考核环节 结课 考试 课堂 表现 期中 测试 实验 作业 合计 权 重 60% 10% 10% 10% 10% 100% 课程 目标 分值 课程目标 1 100 —— 课程目标 2 40 100 40 —— 课程目标 3 60 60 100 —— 合 计 100 100 100 100 100 —— 主要考核环节考核方式及评定指标(依据) 考核环节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指标与依据 优 (90~100) 良 (80~89) 中 (70~79) 及格 (60~69) 不及格 (0~59) 结课考试 笔试 (闭卷) 参考本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评分标准
听课不认 听课状态良 听课状态良 听课态度良听课态度良 真,回答 好,积极主好,回答问 好,不主动好,回答问 课堂提问 动回答问题较为积 问题不正 课堂表现 回答问题, 题不完整, 讨论等 题,积极参 极,主动参 参加课堂讨 不认真参加 确,不参 加课堂讨 加课堂讨 加课堂讨 论。 课堂讨论。 掌握60% 掌握90%以 掌握80%以 掌握70%以掌握60%以 期中测试 线上测试 以下内 上内容。 上内容。 上内容。 上内容。 容 能根据实验能根据实哈 能根据实验能根据实验不能根据 要求自主、 要求自主、 要求自主、 要求完成部实验要求 合理完成设 较合理完成 较合理设分设计,验完成部分 实验 设计与操 计,正确验 设计,正确 计,较好验证电路效果设计,验 证电路。 验证电路。 证电路 一般。 证电路效 果差。 按时独立完按时独立完 按时独立完补交作业, 作业抄 课程报告 袭、不交 成,掌握成,掌握 成,掌握掌握60%以 作业或 作业 课后作业 90%以上内80%以上内 课堂作业/ 70%以上内上内容。 本内容掌 容。 容。 容。 线上作业 握不足 60%。 六、建议教材和课程资源 1.建议教材 电子技术基础,李洁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2.教学参考书 (1)电路(第5版),邱关源、罗先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杨素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阁石主编,高等教有出版社,2016年 3.推荐网站 (1)爱课程 (2)中国大学MO0C(幕课
课堂表现 课堂提问/ 讨论等 听课状态良 好,积极主 动 回 答 问 题,积极参 加 课 堂 讨 论。 听课状态良 好,回答问 题 较 为 积 极,主动参 加 课 堂 讨 论。 听课态度良 好,不主动 回答问题, 参加课堂讨 论。 听 课 态 度 良 好 , 回 答 问 题 不 完 整 , 不 认 真 参 加 课堂讨论。 听 课 不 认 真 , 回 答 问 题 不 正 确 , 不 参 加 课 堂 讨 论。 期中测试 线上测试 掌握 90%以 上内容。 掌握 80%以 上内容。 掌握 70%以 上内容。 掌 握 60% 以 上内容。 掌 握 60% 以 下 内 容。 实验 设 计 与 操 作 能根据实验 要求自主、 合理完成设 计,正确验 证电路。 能根据实验 要求自主、 较合理完成 设计,正确 验证电路。 能根据实验 要求自主、 较 合 理 设 计,较好验 证电路。 能 根 据 实 验 要 求 完 成 部 分 设 计 , 验 证 电 路 效 果 一般。 不 能 根 据 实 验 要 求 完 成 部 分 设 计 , 验 证 电 路 效 果差。 作业 课程报告/ 课后作业/ 课堂作业/ 线上作业 按时独立完 成 , 掌 握 90% 以 上 内 容。 按时独立完 成 , 掌 握 80%以 上内 容。 按时独立完 成 , 掌 握 70%以 上 内 容。 补 交 作 业 , 掌 握 60% 以 上内容。 作 业 抄 袭 、 不 交 作 业 或 基 本 内 容 掌 握 不 足 60%。 六、建议教材和课程资源 1.建议教材 电子技术基础,李洁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年 2.教学参考书 (1)电路(第 5 版),邱关源、罗先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杨素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年 3.推荐网站 (1)爱课程 (2)中国大学 MOOC(慕课)
七、说明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对教材中的部分章节内容稍作调整,也可适当补充一些新的 教学内容。 制定:计算机系统结构教研室 执笔人:王应军 审核人:黄勇 批准人:高国红
17 七、说明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对教材中的部分章节内容稍作调整,也可适当补充一些新的 教学内容。 制定:计算机系统结构教研室 执笔人:王应军 审核人:黄勇 批准人:高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