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侧掌,微握掌,拇指上翘,手拇指爪甲桡 侧缘和基底部各作一线,相交处取穴
【取法】侧掌,微握掌,拇指上翘,手拇指爪甲桡 侧缘和基底部各作一线,相交处取穴
或三棱针点刺放血;可灸。 【刺灸法】向腕平刺0~10.3寸
【 刺 灸 法 】 向 腕 平 刺0.2 ~0.3 寸 , 或 三 棱 针 点 剌 放 血 ; 可 灸
【主治】 井穴(主心下满, 急症) ①咽痛+耳尖放血 (风邪犯肺,上先受之。咽 部抵抗力薄弱) a中风、中暑昏迷 +人中 b癫狂+十二井 (“大接经法”:情志失常、发为狂癫,多 为阴阳经气不相接续为主。元代张洁古《卫生 宝鉴》) 现代:1咽炎,扁桃体炎,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 炎,,腮腺炎,鼻出血,2肠肌痉挛,脑血管病,休克,3癔病, 精神分裂症,小几惊风等
◼ 【主治】 井穴(主心下满,急症) ①咽痛+ 耳尖放血(风邪犯肺,上先受之。咽 部抵抗力薄弱) ② a中风、中暑昏迷 + 人中 b癫狂 +十二井 ( “大接经法” :情志失常、发为狂癫,多 为阴阳经气不相接续为主。元代张洁古《卫生 宝鉴》 ) ⚫ 现代:1.咽炎,扁桃体炎,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 炎,腮腺炎,鼻出血,2.肠肌痉挛,脑血管病,休克,3.癔病, 精神分裂症,小儿惊风等
二、手阳明 (一)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之 廉,出合谷两骨间,上入两 入肘外廉,上嚅外前廉,上 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 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 出挟口,交人中一左之右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一)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 廉,出合谷两骨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 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 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 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 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 ① 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 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 ② 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 臂桡侧(偏历,温留,下廉,上廉,手三里) 下击 ③ 进入时外侧(曲池,肘馨),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 臑)。 ④ 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 部(会大椎)。 ⑤ 下入缺盆部(锁骨上窝)。 ⑥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⑦颈部支脉:从缺盆部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 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 -一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禾器,迎香) 接足阳明胃经。 ⑧大肠下合于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穴。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