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北京師托大学 网络教育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1937年7月-1938年10月) (一)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日态度 ◆组织一系列大的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 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实施有利于抗日的政策:改组军事委员会、 成立国民参政会、调整经济行政机构。 ◆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片面抗战 路线 北京師彩大学 网络教育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1937年7月——1938年10月) (一)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日态度 ◆组织一系列大的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 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实施有利于抗日的政策:改组军事委员会、 成立国民参政会、调整经济行政机构 。 ◆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片面抗战 路线 战 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二)日本侵华政策的调整和国 民党政策的变化 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 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 立“防共委员会”,确定“溶共、防共、 限共、反共”的方针。国民党由片面抗战 转变为消极抗战。 北京師托大学 网络教育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二)日本侵华政策的调整和国 民党政策的变化 ⚫ 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 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 立“防共委员会”,确定“溶共、防共、 限共、反共”的方针。国民党由片面抗战 转变为消极抗战。 战 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三)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和形势恶化 ■长沙会战: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 正面战 ■枣宜会战:1940年,张自忠牺牲 场的继 续抗战 ■中条山战役:1941年5月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豫湘桂战役:1941年4月 北京師托大学 网络教育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三)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和形势恶化 ◼长沙会战: 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 ◼枣宜会战: 1940年,张自忠牺牲 ◼中条山战役:1941年5月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豫湘桂战役: 1941年4月 正面战 场的继 续抗战 战 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北京師托大学 网络教育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