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对复杂工程问题排行研究的能力,句括设计实给、分析 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具有 一定的分析、归纳与整理和自主研发设计能力。 5.现代工具使用能力:具有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 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 技术工具的能力,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 并 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12.终身学习能力:具备在专业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学习和 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和追踪本领域发展 动态的能力,具有适应多变环境的能力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举别 主编 出板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自编 参考书目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李保平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2)课程网站 4.成馈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实验习惯(10% 考勤 迟到、早退每次1分 实验整理 根据实验台的整理情 实验项目报告 针对每个实验:预习(10分),课堂操作(40),课后 实验操作+实 据处理及回答问题(50)。实验报告完成质量、内容完整 (70%) 验报告 书写工整、计算准确、结论正确等。 操作考核(20%) 操作技能 实验仪器仪表使用、电路连接、实验数据测量。 23
23 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包括设计实验、分析 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具有 一定的分析、归纳与整理和自主研发设计能力。 5. 现代工具使用能力:具有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 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 技术工具的能力,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 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 12. 终身学习能力:具备在专业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学习和 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和追踪本领域发展 动态的能力,具有适应多变环境的能力。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自编 参考书目 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李保平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2)课程网站 4.成绩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实验习惯(10%) 考勤 迟到、早退每次 1 分 实验整理 根据实验台的整理情况 实验项目报告 (70%) 实验操作+实 验报告 针对每个实验:预习(10 分),课堂操作(40),课后数 据处理及回答问题(50)。实验报告完成质量、内容完整、 书写工整、计算准确、结论正确等。 操作考核(20%) 操作技能 实验仪器仪表使用、电路连接、实验数据测量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学时 项目 每组 项目 对应 课程 类生 人数 要求 目标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仪表:学习 基本电路定 电路连接,学会电压电流的测 量,验证基尔霍夫定理、叠加 3 验证 1 必做 理验证 原理。 学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示波 器、信号源、交流毫伏表)设 备,堂握常用电子元器件性能 测试及故避分析方法:理解发 小功率负载 的驱动 极管、继电器和直流电机 3 综合 1 必做 等小功率元件的驱动工作医 理,学会三极管驱动电路的调 式及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 研究集成运放输入、输出电压 集成运算放 的关系并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大器的基本 研究由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 验证 1 必做 应用 加法和减法等基本运算电路 的功能 组合罗缉电 验证与门、与非门、异或门逻 路的分析与 辑功能,堂挥组合逻辑电路的 设计 必做 应用 设计方法,并验证逻辑功能 验证D、JK触发器的逻辑功 能:堂据用D触发器设计分 时序电路的 5 分析与应用 频电路的方法:掌握集成计数 1 必做 器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方 法。 24
24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序 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学时 项目 类型 每组 人数 项目 要求 对应 课程 目标 1 基本电路定 理验证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仪表;学习 电路连接,学会电压电流的测 量,验证基尔霍夫定理、叠加 原理。 3 验证 1 必做 2 小功率负载 的驱动 学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示波 器、信号源、交流毫伏表)设 备,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性能 测试及故障分析方法;理解发 光二极管、继电器和直流电机 等小功率元件的驱动工作原 理,学会三极管驱动电路的调 试及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 法。 3 综合 1 必做 3 集成运算放 大器的基本 应用 研究集成运放输入、输出电压 的关系并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研究由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 加法和减法等基本运算电路 的功能。 3 验证 1 必做 4 组合逻辑电 路的分析与 应用 验证与门、与非门、异或门逻 辑功能,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 设计方法,并验证逻辑功能。 3 设计 1 必做 5 时序电路的 分析与应用 验证 D、JK 触发器的逻辑功 能;掌握用 D 触发器设计分 频电路的方法;掌握集成计数 器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方 法。 4 设计 1 必做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 (Computer Organization) 一、基本信息 课程 B0420091 课程 必修■选修知 代码 属性 我 4 总学时 理论 上机 16 实训 学时 学时 学时 0 课程 公共基础o 综合素质口 大类基础和 院内平台口 专业基础▣ 类别 专业主干。专业方向加专业任选知顶峰课程知 先修 课程 电子技术、计算机导论 开课 软件工程学院 适用 单位 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 负责人 牛玉军 撰写人 牛玉军 审核人 赵宏伟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它在硬件系列 课程中起着若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系统各大部件的基本组成, 工作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及其互连构成计算机整机的技术。具体包括计算 机系统概述、数据信息的表示、运算方法和运算器、存储器系统、指令系统、控 制系统与CPU、总线技术、VO设备、IVO接口等内容。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掌握 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理论,又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硬件电路设计能力,最终建立一套 整机的概念和设计思想。 Computer organization is a professional main cours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which plays a connecting role in the hardware series.The course mainly describes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the computer system,the working principle,logic implementation,design method and its interconnection constitute the technology of the computer.It includes computer system overview,data information representation, computing methods and computing units,memory systems,instruction systems control systems and CPUs,bus technology,I/O devices,I/O interfaces,etc.The course requires that students not only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of computer systems. but also focus on cultivating their own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capabilities,and finally establish a set of concepts and design ideas for the whole machine.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25
25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 (Computer Organization) 一、基本信息 课程 代码 B0420091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4 总学时 72 理论 学时 56 上机 学时 16 实训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电子技术、计算机导论 开课 单位 软件工程学院 适用 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 课程 负责人 牛玉军 撰写人 牛玉军 审核人 赵宏伟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它在硬件系列 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系统各大部件的基本组成、 工作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及其互连构成计算机整机的技术。具体包括计算 机系统概述、数据信息的表示、运算方法和运算器、存储器系统、指令系统、控 制系统与 CPU、总线技术、I/O 设备、I/O 接口等内容。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掌握 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理论,又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硬件电路设计能力,最终建立一套 整机的概念和设计思想。 Computer organization is a professional main cours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which plays a connecting role in the hardware series. The course mainly describes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the computer system, the working principle, logic implementation, design method and its interconnection constitute the technology of the computer. It includes computer system overview, data information representation, computing methods and computing units, memory systems, instruction systems, control systems and CPUs, bus technology, I / O devices, I / O interfaces, etc. The course requires that students not only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of computer systems, but also focus on cultivating their own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capabilities, and finally establish a set of concepts and design ideas for the whole machine.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 机基本组成、工作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等,来认识和评价某个具体软件工 程的实施与管理过程。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具备计算机系统基本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建立一 套整机的概念和设计思想,为软件产品的开发、设计和实现提供坚实的保障。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基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判断软件产品产品可 能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2 3 1工程知识 掌握软件 工程在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方法 了解计算机软 件原理、技术和方法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 认识某个具体软件工程的实施与管理过程。 3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具有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 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的能力。具有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 现创新意识,掌握基本创新方法,并得到实际运用。 4科学研究能力 具有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乳 的能力,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 理有效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分析、归钠与整理和自主研发设计能力。 6政治与首所 具有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 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 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的能力。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教材 (第2版 袁春风 清华大学出版礼 2015.8 参考 计算机组成原理 高等教有出版社 2008.1 书目 唐朔飞 (2)课程网站 清华大学出版社_计算机组成_教学资源 http://www tup.tsinghua edu.cn/bookscenter/book 06535401.html 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组成习题册教学资源 http://www.tup.tsinghua edu.cn/bookscenter/book 06891601.html
26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 机基本组成、工作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等,来认识和评价某个具体软件工 程的实施与管理过程。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具备计算机系统基本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建立一 套整机的概念和设计思想,为软件产品的开发、设计和实现提供坚实的保障。 课程目标 3(素质目标):基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判断软件产品产品可 能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课程目标 1 2 3 1.工程知识 掌握软件工程在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方法,了解计算机软硬 件原理、技术和方法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 认识某个具体软件工程的实施与管理过程。 √ 3.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具有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 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的能力。具有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 现创新意识,掌握基本创新方法,并得到实际运用。 √ 4.科学研究能力 具有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的能力,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 理有效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分析、归纳与整理和自主研发设计能力。 √ 6.政治与道德素质 具有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 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 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的能力。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 教材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第 2 版) 袁春风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8 参考 书目 计算机组成原理 唐朔飞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 (2)课程网站 清华大学出版社_计算机组成_教学资源 http://www.tup.tsinghua.edu.cn/bookscenter/book_06535401.html 清华大学出版社_计算机组成习题册_教学资源 http://www.tup.tsinghua.edu.cn/bookscenter/book_06891601.html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40%)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填写要完整、真实、分析设计要合理。 期末考试(60%) 闭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选择题、计算题等 三、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 士要 对应的 章节 内容 教学要求 方法和手段 时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音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功能、 计算机的组 计算机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 理论 阅读并查词 4 系统橱 成和系统性 统的层次化结构以及计算 教学 相关文献。 1、3 能评价 还 系统的性能评价 第二章 掌握各种数据类型的机器级 整数和实数 数的 的表示与数 表示方法:掌握常用校验码的 理论 完成指定的 机器级 编码、 译码以及检错纠错方 教学 作业习题。 1、2 据校验码 表示 法。 第三章 基本运算部 掌握ALU的组成和工作原 运算方 件与定占数 理,能够设计简单的ALU部 理论 完成指定的 法和远 和浮点数运 件:掌握定点数和浮点数在机 教学 1、2 作业习题。 算部件 算方法 器内部的运算方法。 掌挥指◆格式的设计原则利 指系统设 操作码的编码方法:掌握指令 指令系 计与寻址方 和操作数的各种寻址方式: 理论 6 完成指定的 1、2 教学 作业习题。 统 式 解地址码个数的选择以及指 令功能的划分。 CPU的数据 掌握采用单周期数据通路的 第五 CPU设计方法:掌握采用多 通路与单周 理论 完成指定的 中央处 周期数据通路的CPU设计方 教 1、2 期外理器沿 作业习题。 理器 法:堂据采用微程序控制的 CPU设计方法。 第六章 流水线CP 草握流水线处理器的实现:掌 理论 指令流 的实现与目握流水线处理器的目险及其 完成指定的 1、2 教学 作业习题。 水线 险的处理 处理方法 第七 存储器芯片 了解存储器的分类以及存储 系统的层次结构:掌握半导使 存储器 的打展与高 随机存储器的组织结构和读 8 理论 完成指定的 速缓冲存储 教学 1、2 分层体 作业习题。 写原理:堂据存储容量扩展以 系结构 器 及存储器芯片与CPU连接的
27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40%)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填写要完整、真实、分析设计要合理。 期末考试(60%) 闭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选择题、计算题等。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 内容 教学要求 学 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章 计算机 系统概 述 计算机的组 成和系统性 能评价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功能、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 统的层次化结构以及计算机 系统的性能评价。 4 理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3 第二章 数据的 机器级 表示 整数和实数 的表示与数 据校验码 掌握各种数据类型的机器级 表示方法;掌握常用校验码的 编码、译码以及检错/纠错方 法。 8 理论 教学 完成指定的 作业习题。 1、2 第三章 运算方 法和运 算部件 基本运算部 件与定点数 和浮点数运 算方法 掌握 ALU 的组成和工作原 理,能够设计简单的 ALU 部 件;掌握定点数和浮点数在机 器内部的运算方法。 8 理论 教学 完成指定的 作业习题。 1、2 第四章 指令系 统 指令系统设 计与寻址方 式 掌握指令格式的设计原则和 操作码的编码方法;掌握指令 和操作数的各种寻址方式;了 解地址码个数的选择以及指 令功能的划分。 6 理论 教学 完成指定的 作业习题。 1、2 第五章 中央处 理器 CPU 的数据 通路与单周 期处理器设 计 掌握采用单周期数据通路的 CPU 设计方法;掌握采用多 周期数据通路的 CPU 设计方 法;掌握采用微程序控制的 CPU 设计方法。 8 理论 教学 完成指定的 作业习题。 1、2 第六章 指令流 水线 流水线 CPU 的实现与冒 险的处理 掌握流水线处理器的实现;掌 握流水线处理器的冒险及其 处理方法。 8 理论 教学 完成指定的 作业习题。 1、2 第七章 存储器 分层体 系结构 存储器芯片 的扩展与高 速缓冲存储 器 了解存储器的分类以及存储 系统的层次结构;掌握半导体 随机存储器的组织结构和读 写原理;掌握存储容量扩展以 及存储器芯片与 CPU 连接的 8 理论 教学 完成指定的 作业习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