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偏好说,是凯恩斯的利息观: 流动性偏好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即人们 总是愿意持有流动性高、或者说是灵活性强 的现金资产形式,以便能够随时进行购买或 支付; 流动性低的其它金融资产形式则不能被随时 用于购买或支付,但它却能够带来利息收 入。由此可见,这种利息收入实质上是现金 资产持有者因保有流动性而付出的代价、或 其它金融资产持有者放弃流动性而获得的报 偿
8 流动性偏好说,是凯恩斯的利息观: ¾ 流动性偏好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即人们 总是愿意持有流动性高、或者说是灵活性强 的现金资产形式,以便能够随时进行购买或 支付; ¾ 流动性低的其它金融资产形式则不能被随时 用于购买或支付,但它却能够带来利息收 入。由此可见,这种利息收入实质上是现金 资产持有者因保有流动性而付出的代价、或 其它金融资产持有者放弃流动性而获得的报 偿
2、马克思的利息本质学说 马克思认为,货币资本家将货币资本贷放给 取能资本家实质上是让渡了这笔货币资本的 使用价值一生产剩余价值或者说是“利润 的能力; 职能资本家将这种能力直接用于生产过程 获得了与其投放的其它自有资本额相等的平 均利润 然而,既然职能资本家投放的资本中有一部 分是借来的资本,他们就不能独占所获得的 全部利润,必须把其中一部分以利息的形式 付给货币资本的所有者;
9 2、马克思的利息本质学说 、马克思的利息本质学说 马克思认为,货币资本家将货币资本贷放给 职能资本家实质上是让渡了这笔货币资本的 使用价值 — 生产剩余价值或者说是“利润” 的能力; 职能资本家将这种能力直接用于生产过程, 获得了与其投放的其它自有资本额相等的平 均利润。 然而,既然职能资本家投放的资本中有一部 分是借来的资本,他们就不能独占所获得的 全部利润,必须把其中一部分以利息的形式 付给货币资本的所有者;
反之,借贷资本家所得的利息如果是这部分 货币资本的使用而带来的全部利润,职能资 本家不能从使用借入资本中获取任何好处, 那么他们就不会再去借别人的资本 d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利息只能是利润的一部 分,而不能是全部。若用图来表述: 借入资本 成本→归借贷资本家 …生产过程 (利息) 自有资本 归职能资本家 利润 (企业主收入】 10
10 反之,借贷资本家所得的利息如果是这部分 货币资本的使用而带来的全部利润,职能资 本家不能从使用借入资本中获取任何好处, 那么他们就不会再去借别人的资本。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利息只能是利润的一部 分,而不能是全部。若用图来表述: 借入资本 归借贷资本家 …生产过程… (利 息) 成本 自有资本 利润 归职能资本家 (企业主收入)
结论:利息来源于利润,而利润正是剩余 价值的转化形式。 因此,从本质上讲,利息来源于雇佣工 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一 部分。 或者说,利息是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 家共同瓜分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的分配形式 计价多大当
11 结论:利息来源于利润,而利润正是剩余 价值的转化形式。 ¾ 因此,从本质上讲,利息来源于雇佣工 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一 部分。 ¾ 或者说,利息是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 家共同瓜分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的分配形式
作为借入资本,企业主要向资本所有者支付利 息,这就意味着利息是由于资本所有权而取得 的,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果实 作为自有资本,是企业主自己投入自己企业的 资本,企业主应不应该获得利息收入呢?显 然,只要投入了资本,就应该获得利息收入, 不管这笔资本是投入到他人企业还是自己的企 业 即使工商企业资本家在使用自己的资本经营 时,也把总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两个 范畴,并因此而使资本家也具有了双重身份 即单纯的资本所有者和资本使用者:域
13 作为借入资本,企业主要向资本所有者支付利 息,这就意味着利息是由于资本所有权而取得 的,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果实。 作为自有资本,是企业主自己投入自己企业的 资本,企业主应不应该获得利息收入呢?显 然,只要投入了资本,就应该获得利息收入, 不管这笔资本是投入到他人企业还是自己的企 业。 即使工商企业资本家在使用自己的资本经营 时,也把总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两个 范畴,并因此而使资本家也具有了双重身份, 即单纯的资本所有者和资本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