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ak Strong input (W) nput (S) 突触传递的可塑性 ·1.强直后增强:突触前Ca2+ 。2.习惯化和敏感化:突触前 Before B0 fore Afte侧 inactive input ( Ca2+以及cAMP Active input (A) 。3.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突 触后Ca2+ After Before After
突触传递的可塑性 ⚫ 1. 强直后增强 :突触前Ca2+ ⚫ 2. 习惯化和敏感化 :突触前 Ca2+ 以及cAMP ⚫ 3. 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突 触后Ca2+
(三)中枢神经元其他信息传递方式 经典突触传递 化学性传递 中枢神经元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信息传递方式 电突触传递
(三)中枢神经元其他信息传递方式 中枢神经元 信息传递方式 化学性传递 电突触传递 经典突触传递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1.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突触小泡 (1)概念:神经元间通过非 经典突触所进行的化学传递 平滑肌 0⊙9 ÷(2)类型 ⊙0' 轴突 o品 鱼张体 间小段 ①轴突末梢释放递质如肾 ⊙ 曲张体 上腺素能神经元的轴突末梢 线粒体 上的曲张体可释放NA,后者 扩散到达附近的效应细胞并 作用于其膜上的受体,使效 应细胞发生反应。 图9-9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示意图
1.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 (1)概念:神经元间通过非 经典突触所进行的化学传递 ❖ (2)类型 ❖ ① 轴突末梢释放递质 如肾 上腺素能神经元的轴突末梢 上的曲张体可释放NA,后者 扩散到达附近的效应细胞并 作用于其膜上的受体,使效 应细胞发生反应
÷②轴突膜释放递质: 如某些中枢神经元的轴突膜可释放ACh。 。③树突膜释放递质: ~如黑质神经元的树突膜可释放多巴胺
❖ ② 轴突膜释放递质: ❖ 如某些中枢神经元的轴突膜可释放ACh。 ❖ ③ 树突膜释放递质: ❖ 如黑质神经元的树突膜可释放多巴胺
(3)传递特征 ①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的特化结构: ·②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 ③ 曲张体与效应器间距大于典型突触的间隙间距: ④递质扩散距离较远,故传递时间大于突触传递; ,⑤释放的递质能否发挥效应,取决于效应器细胞上有 无相应受体
(3)传递特征 ❖ ① 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的特化结构; ❖ ② 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 ❖ ③ 曲张体与效应器间距大于典型突触的间隙间距; ❖ ④ 递质扩散距离较远,故传递时间大于突触传递; ❖ ⑤ 释放的递质能否发挥效应,取决于效应器细胞上有 无相应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