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 和即辱的根本右去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它集中反映 了社会的价值导向、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文明程度。胡锦涛总书记于3月4 日在全国十届政协四次会议上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讲 话。 一、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辩美丑,立人生。自古以来,知耻明荣、弃恶从善一直是为世人所称道的 美德。在儒学经典《论语》里有一句名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是说,如果能用道德来教育百姓,同时又用礼法来约束他们,那么百姓就不 但具备羞耻之心,而且能够改过向善 “八荣八耻”,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从内容上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 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四荣四耻”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以集体主义 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五爱”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义务,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 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三荣三耻”体现的是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 会公共生活中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 ”一荣一耻”体现的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见,“八 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也是 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述。“八荣八耻”,坚持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 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 必须旗帜鲜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判断荣辱 是非、善恶、美丑指明了方向。只有知荣辱,才能明是非辨美丑,才能立人生、 创事业、兴国家。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客观要求。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 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化 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迫切需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第三节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 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它集中反映 了社会的价值导向、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文明程度。胡锦涛总书记于 3 月 4 日在全国十届政协四次会议上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讲 话。 一、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辨美丑,立人生。自古以来,知耻明荣、弃恶从善一直是为世人所称道的 美德。在儒学经典《论语》里有一句名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是说,如果能用道德来教育百姓,同时又用礼法来约束他们,那么百姓就不 但具备羞耻之心,而且能够改过向善。 “八荣八耻”,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从内容上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 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四荣四耻”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以集体主义 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五爱”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义务。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 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三荣三耻”体现的是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 会公共生活中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 “一荣一耻”体现的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见,“八 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也是 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述。“八荣八耻”,坚持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 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 必须旗帜鲜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判断荣辱、 是非、善恶、美丑指明了方向。只有知荣辱,才能明是非、辨美丑,才能立人生、 创事业、兴国家。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客观要求。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 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化 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迫切需
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正确的社会主导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 观,从整体上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 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 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 的光辉旗帜。我们只有牢固树拉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 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和构建和谐 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社会风尚是指社会上流 行的风气和习惯,它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把重要标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呈现出积极健 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 地方还存在着是非善恶界限混淆、美丑荣辱不分的现象。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 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八 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阐明了在我们的社会里,什么样的 思想行为应当受到肯定和褒奖,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应当受到昏定和贬斥,有利于 激励人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升华精神境界,进而形成学习先进、抵制邪恶 的良好社会风尚。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造就时 代新人,事关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国家的兴旺发达。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 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培养干百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的战略任务。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思 想,把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概括为“四有”,即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江泽民同志也非 常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并结合发展了的实际,进一步丰富了培育社 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思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合格公民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指引青少年健康成 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行动指南。 郑州学校将八荣八耻列为必修课不合格不予毕业(2006年郑州晚报):从4月1 日开始,郑州科技职业学院把“八荣八耻”作为一门20课时的必修课引入课堂 并严格此课教学考核要求,规定凡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予毕业。为此,我们向全 体大学生提出倡议:爱国爱校爱集体,树立远大理想,勇挑时代重担;服务社会 服务他人,乐于奉献:崇尚科学,严谨治学,刻苦学习,历练本领;努力工作 勒奋踏实,勇于攀登,勇于创新;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增强团队精神,增强合 作意识;诚信处事,诚信学习,作业不抄袭、论文不作假、考试不舞弊,不随意
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正确的社会主导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 观,从整体上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 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 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 的光辉旗帜。我们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 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和构建和谐 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社会风尚是指社会上流 行的风气和习惯,它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把重要标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呈现出积极健 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 地方还存在着是非善恶界限混淆、美丑荣辱不分的现象。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 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八 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阐明了在我们的社会里,什么样的 思想行为应当受到肯定和褒奖,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应当受到否定和贬斥,有利于 激励人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升华精神境界,进而形成学习先进、抵制邪恶 的良好社会风尚。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造就时 代新人,事关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国家的兴旺发达。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 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培养千百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的战略任务。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思 想,把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概括为“四有”,即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江泽民同志也非 常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并结合发展了的实际,进一步丰富了培育社 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思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合格公民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指引青少年健康成 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行动指南。 郑州学校将八荣八耻列为必修课不合格不予毕业(2006 年郑州晚报):从 4 月 1 日开始,郑州科技职业学院把“八荣八耻”作为一门 20 课时的必修课引入课堂, 并严格此课教学考核要求,规定凡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予毕业。为此,我们向全 体大学生提出倡议:爱国爱校爱集体,树立远大理想,勇挑时代重担;服务社会、 服务他人,乐于奉献;崇尚科学,严谨治学,刻苦学习,历练本领;努力工作, 勤奋踏实,勇于攀登,勇于创新;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增强团队精神,增强合 作意识;诚信处事,诚信学习,作业不抄袭、论文不作假、考试不舞弊,不随意
毁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贡献力 量:弘扬艰苦奋斗作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节约光荣理念,为建设节约型 校园献计献策,争做节约模范。 希望大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树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把“八荣 八耻”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侧,树拉高尚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真假、善恶、 美丑,做品德高尚的人。 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 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 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 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 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 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 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是培育新时代 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 “八荣八耻”,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了“依法治国 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荣辱观主要体现在对于辱的认 识上,大多数思想家都是通过对耻辱的论述来阐释荣辱观的。孟子最早将“荣 和“辱”作为一对对立的概念来使用。他说:“仁则荣,不仁则辱”。在我国一些 古代思想家那里,知耻乃做人之本。朱熹说,人只有"“耻于不善”,才能“至于 善”。管子更从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来看待“耻”,他说:国有四维,一日礼, 日义,三日廉,四日耻。顾炎武进而指出:“四者之中,耻为尤要”。因此,我国 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尤为强调教人以知耻,传统道德中的这种以教民知耻为主要内 容的荣辱观深深积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融入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八荣八 耻”,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注入了时代的特点和实践的要求,使社 会主义荣辱观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民族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在表现形式上 它突破了我国传统道德中主要以“耻”来阐述荣辱观的局限,把“荣”与“耻 这两个古老的传统道德概念切实对应了起来;在具体内涵上,它突破了我国传统 文化中把荣辱观仅仅作为道德范畴的局限,从社会主义价值观总体要求的高度 丰富、拓展了荣辱观的内涵和外延
毁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贡献力 量;弘扬艰苦奋斗作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节约光荣理念,为建设节约型 校园献计献策,争做节约模范。 希望大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把“八荣 八耻”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树立高尚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真假、善恶、 美丑,做品德高尚的人。 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 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 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 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 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 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 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是培育新时代 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 “八荣八耻”,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了“依法治国” 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荣辱观主要体现在对于辱的认 识上,大多数思想家都是通过对耻辱的论述来阐释荣辱观的。孟子最早将“荣” 和“辱”作为一对对立的概念来使用。他说:“仁则荣,不仁则辱”。在我国一些 古代思想家那里,知耻乃做人之本。朱熹说,人只有“耻于不善”,才能“至于 善”。管子更从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来看待“耻”,他说:国有四维,一曰礼,二 曰义,三曰廉,四曰耻。顾炎武进而指出:“四者之中,耻为尤要”。因此,我国 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尤为强调教人以知耻,传统道德中的这种以教民知耻为主要内 容的荣辱观深深积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融入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八荣八 耻”,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注入了时代的特点和实践的要求,使社 会主义荣辱观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民族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在表现形式上, 它突破了我国传统道德中主要以“耻”来阐述荣辱观的局限,把“荣”与“耻” 这两个古老的传统道德概念切实对应了起来;在具体内涵上,它突破了我国传统 文化中把荣辱观仅仅作为道德范畴的局限,从社会主义价值观总体要求的高度, 丰富、拓展了荣辱观的内涵和外延
“八荣八耻”,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正确荣辱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 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 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 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 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 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 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江泽民同志指出:“提 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 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 想,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耻藏于细节之处:大事是由小事组成的,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就道出了两者的辩证关系。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事实告诫我们,小节 不注意,大节也终将不保。即所谓“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 古之圣贤“修身”注重道德品质修养,不仅讲“君子慎独”,而且讲“君子慎微”。 “慎微”就是慎小事、慎小节。小事小节常常让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暴露无 遗:公园中,专供游人小憩之用的三人坐排椅,却独自一人侧卧其上;公交车站 公交车尚未停稳,人们就蜂拥而上,争先恐后抢占座位;公共场合,随地吐痰、 随处抽烟、顺手丢弃杂物的现象不绝于眼,噪音不绝于耳;风景区里,总有一些 游人乱写乱画“某某到此一游”等等。荣辱之别在我们的生活细节处常常迷失】 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包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具体到一个人的教养、人格、品行、胸襟等, 把“八荣八耻”落到实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从身边事、眼前事、平凡事 做起,在“细微之处”明善恶、辨美丑,知荣而为之,知耻而不为,让“八荣八 耻”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 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有才无 德,人们敬畏你;有德无才,人们可怜你;德才兼备,人们敬佩你。”有德无才
“八荣八耻”,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正确荣辱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 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 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 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 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 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 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江泽民同志指出:“提 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 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 想,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耻藏于细节之处:大事是由小事组成的,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就道出了两者的辩证关系。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事实告诫我们,小节 不注意,大节也终将不保。即所谓“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 古之圣贤“修身”注重道德品质修养,不仅讲“君子慎独”,而且讲“君子慎微”。 “慎微”就是慎小事、慎小节。小事小节常常让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暴露无 遗:公园中,专供游人小憩之用的三人坐排椅,却独自一人侧卧其上;公交车站, 公交车尚未停稳,人们就蜂拥而上,争先恐后抢占座位;公共场合,随地吐痰、 随处抽烟、顺手丢弃杂物的现象不绝于眼,噪音不绝于耳;风景区里,总有一些 游人乱写乱画“某某到此一游”等等。荣辱之别在我们的生活细节处常常迷失。 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包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具体到一个人的教养、人格、品行、胸襟等。 把“八荣八耻”落到实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从身边事、眼前事、平凡事 做起,在“细微之处”明善恶、辨美丑,知荣而为之,知耻而不为,让“八荣八 耻”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 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有才无 德,人们敬畏你;有德无才,人们可怜你;德才兼备,人们敬佩你。” 有德无才
无用;有才无德,危险。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实践。 2.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3.注重联系实际。联系实际才更真。 4.注重知行统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的标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 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 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理想人人都 有,但不同的人的理想也是各不相同的;即使同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 的增加,他的理想也会有所调整和变化。 2、理想的特征 (1)时代性和阶级性。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必然带着特定历史时代 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古代文人的理想: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这个理想是很难达到的。达不到,那么就退而 求其次,叫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近代中国人民的理想: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经过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 在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摆脱了外来的剥削和压迫,实现了民族独立 当代中国的时代理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广大群众的共同理想。 当代大学生:除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 想,大学生的个人理想的主流,那就是寻找机会,谋求发展 (2)阶级性。资产阶级的理想:资本主义制度永世长存!无产阶级的理想:推 翻资本主义社会,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实现共产主义
无用;有才无德,危险。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实践。 2.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3.注重联系实际。联系实际才更真。 4.注重知行统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的标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 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 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理想人人都 有,但不同的人的理想也是各不相同的;即使同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 的增加,他的理想也会有所调整和变化。 2、理想的特征 (1)时代性和阶级性。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必然带着特定历史时代 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古代文人的理想: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这个理想是很难达到的。达不到,那么就退而 求其次,叫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近代中国人民的理想: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经过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 在 1949 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摆脱了外来的剥削和压迫,实现了民族独立。 当代中国的时代理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广大群众的共同理想。 当代大学生:除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 想,大学生的个人理想的主流,那就是寻找机会,谋求发展。 (2)阶级性。资产阶级的理想:资本主义制度永世长存!无产阶级的理想:推 翻资本主义社会,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实现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