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一网民数·互联网苦及率 100000 50.0% 万人 42.1% 38.3% ■ 75000 34.3% 37.5% 28.9% 50000 22.6% 25.0% 16.0% 25000 8.5% 10.5% 12.5% 0.0% 2005 2006 2007 20082009201020112012
6.1.3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6.1.3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3.中国互联网的主要应用 口2011年,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音乐成为三大 应用。 表4-22011年中国互联网十大网络应用。 应用。 用户(万)e 使用率(%)° 应用。 用户(万) 使用率(%) 即时通信 41510- 80.9 网络游戏 32428 63.2 搜索引擎 40740 79.4 网络博客 31864 62.1 网络音乐 38585 75.2e 网终微博, 24988 48.7 网络新闻 36687e 71.5 电子邮件。 24577e 47.9e 网络视频 32531 63.4 社交网站和 24424 47.6
3. 中国互联网的主要应用 2011年,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音乐成为三大 应用。 6.1.3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6.1.4物联网的发展 口2005年,ITU提出物联网(I0T,the Internet of things)概念。 oITU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 所有物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换。 ▣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 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1. 物联网的发展 2005年,ITU提出物联网(IOT,the Internet of things)概念。 ◦ ITU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 所有物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换。 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 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6.1.4 物联网的发展
6.1.4物联网的发展 RFID 二维条 码 云计算 物联网 传感器 云存储 关键技术 短距无 线通信 云服务 IPv6
物联网关键技术 6.1.4 物联网的发展
6.1.4物联网的发展 口IBM公司认为: 。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 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 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 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 ▣目前物联网已经有成功的应用案例,只是没有形成 大规模应用
2. 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IBM公司认为: ◦ 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 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 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 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 目前物联网已经有成功的应用案例,只是没有形成 大规模应用。 6.1.4 物联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