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紧力矩与预紧力的关系 T=Ftg( g(+P,)+2O3 2 d2≈0.9d;y=1942=392 p≈ actg(1155f≈010.2 u≈015;D1≈15d;do≈11d 代入整理: T≈0.2F 注:不控制预紧力时,不宜采取M12以下的螺栓
拧紧力矩与预紧力的关系 d2 ≈0.9d ; y=1º42’=3º2’ ρv≈acrtg(1.155f);f≈0.1-0.2 μc≈0.15;D1 ≈1.5d ;d0 ≈1.1d 代入整理: 注:不控制预紧力时,不宜采取M12以下的螺栓。 2 0 2 1 3 0 3 2 1 3 1 ( ) 2 D d D d t g F d T F v c − − = + + T 0.2Fd
3.2螺纹联接的防松 1、螺纹联接按自锁条件设计 ψ≤p∴静载下不会自行松脱 2、松动原因 冲击、振动、变载荷下;温度变化较大时→螺旋副摩擦 力F减小或瞬时消失→松动 3、螺纹联接防松的实质: 在于限制螺旋副的相对转动。 4、螺纹联接防松的方法按工作原理可分为 ①摩擦防松 ②机械防松 ③其它:破坏螺纹副关系(焊接、铆冲、粘接)
3.2 螺纹联接的防松 1、螺纹联接按自锁条件设计 ψ≤ρv。∴ 静载下不会自行松脱。 2、松动原因 冲击、振动、变载荷下;温度变化较大时→螺旋副摩擦 力Ff减小或瞬时消失 →松动 3、螺纹联接防松的实质: 在于限制螺旋副的相对转动。 4、螺纹联接防松的方法按工作原理可分为 ①摩擦防松 ②机械防松 ③其它:破坏螺纹副关系(焊接、铆冲、粘接)
摩擦防松:弹簣垫圈防松 开口方向:斜向下万 弹性增压 尖端湉住
摩擦防松:弹簧垫圈防松 开口方向:斜向右下方 弹性增压 尖端抵住
摩擦防松:自锁螺母防松
摩擦防松:自锁螺母防松
摩擦防松:对顶螺母防松 F+F F (残余预紧力) F(预紧力)
摩擦防松:对顶螺母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