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必修课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教育学 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其中实践学时:0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当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本知识 2.更新课程与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与教学思想 3.形成课程与教学的规划与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基本技能 4.养成将课程与教学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自觉地用理论指导实 践的意识和态度 5.初步形成创新性地发现和解决中小学实际课程与教学问题的 基本能力 6.增强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 1.明确《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的目的,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 各章基本的概念与原理,并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理论去分析课程与教学 中的问题,总结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2.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采用案例教学,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发现规律。 3.结合各章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教学参考书籍、资料,以 开阔视野,提高教学质量。 三、先修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等。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和把握各章的“教学目标”的内容和精 神,重点理解和背诵需要识记的术语概念:使学生更新课程与教学观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必修课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教育学 考核方式: 考试 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 、3 学分 其中实践学时: 0 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当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本知识 2.更新课程与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与教学思想 3.形成课程与教学的规划与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基本技能 4.养成将课程与教学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自觉地用理论指导实 践的意识和态度 5.初步形成创新性地发现和解决中小学实际课程与教学问题的 基本能力 6.增强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 1.明确《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的目的,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 各章基本的概念与原理,并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理论去分析课程与教学 中的问题,总结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2.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采用案例教学,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发现规律。 3.结合各章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教学参考书籍、资料,以 开阔视野,提高教学质量。 三、先修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等。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和把握各章的“教学目标”的内容和精 神,重点理解和背诵需要识记的术语概念;使学生更新课程与教学观
念,树立正确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形成课程与教学的规划和设计、实 施和评价的基本技能。 难点:将课程与教学论中的理论自觉地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还有待于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学习和应用;学生对于参与课程与教学 改革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师收集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典型案例,并加以整理、分 析和设计,采取案例教学。 2.教师及时掌握国内外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新进展,经过筛选后 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采用讲授法。 3.教师指导学生广泛阅读相关的课程与教学论著,深入理解现代 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的基本主张,采用阅读指导教学法。 4.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争议的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采用小 组合作讨论教学法。 5.利用微格教室,让学生观察教学行为,并进行反思,采用微格 教学和反省思维教学法。 6.学生到中小学教室进行课堂观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采用发现教学法。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3)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 (4)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5)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 2.重、难点提示
念,树立正确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形成课程与教学的规划和设计、实 施和评价的基本技能。 难点:将课程与教学论中的理论自觉地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还有待于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学习和应用;学生对于参与课程与教学 改革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师收集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典型案例,并加以整理、分 析和设计,采取案例教学。 2.教师及时掌握国内外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新进展,经过筛选后 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采用讲授法。 3.教师指导学生广泛阅读相关的课程与教学论著,深入理解现代 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的基本主张,采用阅读指导教学法。 4.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争议的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采用小 组合作讨论教学法。 5.利用微格教室,让学生观察教学行为,并进行反思,采用微格 教学和反省思维教学法。 6.学生到中小学教室进行课堂观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采用发现教学法。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2 学时) 1.教学内容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3)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 (4)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5)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几种典型的课程论模式 (2)难点:泰勒目标原理模式、斯藤豪斯过程模式、施瓦布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弗莱 雷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人本主义思想课程思想。 3.教学实践 访问一位小学老师,了解他(她)当年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情况以及在工作中运用课程 与教学论知识解决问题的体会。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5学时) 1.教学内容 (1)什么是课程 (2)与课程相关的概念 (3)课程的表现形式 (4)世界上最早的“课程” (5)学校课程的诞生 (6)近现代课程的形成 (7)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 (8)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 (9)影响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内部自身因素 (10)影响课程的其他因素 十一、课程理论流派及其规律 2.重难点提示 (1)掌握课程概念,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课程,表达自己的课程观:熟悉影响课程 发展的基本因素。 (2)了解课程理论涉及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知识:掌握进步主义、改造主义、要素主义、 永恒主义、结构主义、人本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后现代主义流派的课程理论。 3.教学实践 找一份小学的课程表尝试用本章的知识对它进行分析:调查一所小学进行课程改革的情 况,并用相关理论加以分析。 第三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6学时) 1.教学内容
(1)重点: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几种典型的课程论模式 (2)难点:泰勒目标原理模式、斯藤豪斯过程模式、施瓦布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弗莱 雷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人本主义思想课程思想。 3.教学实践 访问一位小学老师,了解他(她)当年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情况以及在工作中运用课程 与教学论知识解决问题的体会。 第二章 课程的基本理论(5 学时) 1.教学内容 (1)什么是课程 (2)与课程相关的概念 (3)课程的表现形式 (4)世界上最早的“课程” (5)学校课程的诞生 (6)近现代课程的形成 (7)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 (8)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 (9)影响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内部自身因素 (10)影响课程的其他因素 十一、课程理论流派及其规律 2.重难点提示 (1)掌握课程概念,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课程,表达自己的课程观;熟悉影响课程 发展的基本因素。 (2)了解课程理论涉及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知识;掌握进步主义、改造主义、要素主义、 永恒主义、结构主义、人本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后现代主义流派的课程理论。 3.教学实践 找一份小学的课程表尝试用本章的知识对它进行分析;调查一所小学进行课程改革的情 况,并用相关理论加以分析。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6 学时) 1.教学内容
(1)课程目标的涵义 (2)课程目标的取向 (3)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4)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5)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6)课程内容的含义 (7)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 (8)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9)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 (10)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11)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科目) 2.重难点提示 (1)明确课程目标的内涵、取向及其确定的依据:掌握课程内容的取向及其选择与组 织原则:了解当代小学教育课程的目标与课程内容: (2)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及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原则。 3.教学实践 访谈一位小学校长或教师,了解他(她)对小学课程目标的基本认识。 第四章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7学时) 1.教学内容 (1)课程开发的基本概念 (2)课程开发的具体机制 (3)课程开发的几种模式 (4)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涵义 (5)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及其意义 (6)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2.重难点提示 (1)了解课程开发概念、具体机制及模式: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意义:提 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 (2)校本课程开发技术
(1)课程目标的涵义 (2)课程目标的取向 (3)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4)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5)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6)课程内容的含义 (7)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 (8)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9)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 (10)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11)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科目) 2.重难点提示 (1)明确课程目标的内涵、取向及其确定的依据;掌握课程内容的取向及其选择与组 织原则;了解当代小学教育课程的目标与课程内容; (2)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及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原则。 3.教学实践 访谈一位小学校长或教师,了解他(她)对小学课程目标的基本认识。 第四章 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7 学时) 1.教学内容 (1)课程开发的基本概念 (2)课程开发的具体机制 (3)课程开发的几种模式 (4)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涵义 (5)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及其意义 (6)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2.重难点提示 (1)了解课程开发概念、具体机制及模式;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意义;提 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 (2)校本课程开发技术
3.教学实践 搜集一个校本开发的实例,并用有关原理对其进行分析:请你运用所学课程开发的理论 和技术尝试开发一门小学选修课程。 第五章教学的基本理论(5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学的定义 (2)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3)教学本质及其争论 (4)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 (5)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及规律 (6)教学与发展理论 (7)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8)范例主义教学理论 (9)人本主义举行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10)古代教学及其特征 (11)现代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12)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13)现代教学原则和教学的有效性(最优化教学)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掌握教学、现代教学和优化教学等概念:了解现代教学的特征:掌握教学 的本质和优化教学的策略: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和规律。 (2)难点: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和规律:优化教学的策略。 3.教学实践 每位同学了解一个教育家的生平和教育事迹,总结归纳其教学思想,并进行全班或小组 交流:选择一个教学改革项目,了解这项改革的动因、策略、原则、方法和效果,然后从优 化教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第六章教学目标(4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概念
3.教学实践 搜集一个校本开发的实例,并用有关原理对其进行分析;请你运用所学课程开发的理论 和技术尝试开发一门小学选修课程。 第五章 教学的基本理论(5 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学的定义 (2)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3)教学本质及其争论 (4)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 (5)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及规律 (6)教学与发展理论 (7)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8)范例主义教学理论 (9)人本主义举行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10)古代教学及其特征 (11)现代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12)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13)现代教学原则和教学的有效性(最优化教学)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掌握教学、现代教学和优化教学等概念;了解现代教学的特征;掌握教学 的本质和优化教学的策略;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和规律。 (2)难点: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和规律;优化教学的策略。 3.教学实践 每位同学了解一个教育家的生平和教育事迹,总结归纳其教学思想,并进行全班或小组 交流;选择一个教学改革项目,了解这项改革的动因、策略、原则、方法和效果,然后从优 化教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第六章 教学目标(4 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