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图 (1)等H线(等湿度线) 等线为一系列平行于纵轴的直线。 (2)等线(等焓线) 等饯线为一系列平行于横轴(不是水平辅助轴)的直线 (3)等饯线(等温线) =1.01+(188t+2500H (4)等p线(等相对湿度线) H=062 p-op
二、湿度图 (1)等H线(等湿度线) 等线为一系列平行于纵轴的直线。 (2)等I线(等焓线) 等I线为一系列平行于横轴(不是水平辅助轴)的直线 (3)等t线(等温线) I =1.01t + (1.88t + 2500)H (4)等φ线(等相对湿度线) s s 0.622 p p p H − =
湿度图 (4)等φ线(等相对湿度线) 注意:①当H定时,价,g↓,吸收水汽能力↑。所以湿空气进入干燥器 之前须先经过预热以提高其温度和焓值有利于载热外,同时也是为了降 低相对湿度而有利于载湿; ②0=100%0线称为饱和曲线,线上各点空气为水蒸气所饱和,此线 上放为未饱和区(φ<1),在这个区域的空气可以作为干燥介质。此线 下方为过饱和区域,空气中含雾状水滴,不能用于干燥物料; ③H图是以总压p=100kPa为前提绘制的,因此当一定,仑997℃ 时,p=100kPa→p,H常数,等线(图中=5%与=10%两条线)垂直向 上为直线与等线重合
二、湿度图 (4)等φ线(等相对湿度线) 注意:①当H一定时,t↑,φ ↓,吸收水汽能力↑。所以湿空气进入干燥器 之前须先经过预热以提高其温度和焓值有利于载热外,同时也是为了降 低相对湿度而有利于载湿; ②φ=100%的线称为饱和曲线,线上各点空气为水蒸气所饱和,此线 上放为未饱和区(φ <1),在这个区域的空气可以作为干燥介质。此线 下方为过饱和区域,空气中含雾状水滴,不能用于干燥物料; ③H-I图是以总压p=100kPa为前提绘制的,因此当φ一定,t≥ 99.7℃ 时,ps=100kPa=p,H=常数,等φ线(图中φ=5%与φ=10%两条线)垂直向 上为直线与等H线重合
湿度图 (5)p线(水蒸汽分压线) p线标于p=100%线的下方,表示与H之间的关系。 由 H=0622_D p-P 得 P、0622+H
二、湿度图 (5)pv线(水蒸汽分压线) pv线标于p=100%线的下方,表示pv与H之间的关系。 由 v v 0.622 p p p H − = 得 H Hp p + = 0.622 v
、湿度图的应用 H-/图中的任意一点A代表一个确定的空气状态,其t 、H、φ、l等均为定值。已知湿度空气的两个独立参 数,即可确定一个空气的状态A,其他参数可由H-/图查 得 t、tt、t-t、t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参数,可确 定唯一的空气状态点A; t4-H、nH、tan(都在同一条等温线上),tH (在同一条等残线上),不是彼此独立的参数,不能确 定空气的状态点A
三、湿度图的应用 H-I图中的任意一点A代表一个确定的空气状态,其t、 tw、H、φ 、I等均为定值。已知湿度空气的两个独立参 数,即可确定一个空气的状态A,其他参数可由H-I图查 得。 t-H、t-tw、t-td、t-φ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参数,可确 定唯一的空气状态点A; td-H、pv-H、td-pv(都在同一条等温线上),tw-H (在同一条等H线上),不是彼此独立的参数,不能确 定空气的状态点A
14.2.2湿空气状态的变化过程 1)加热与冷却过程 H H 加热 b冷却 图14-5加热、冷却过程的图示
14.2.2 湿空气状态的变化过程 (1)加热与冷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