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者米倚信手画出的圆比用圆规画的 更完美。他的手指不知从哪里自发地带出图 形。同时,他的意念自由自在,对他正在做 的事情无牵无挂 不需要工具,他的意念完全地单纯,不 知道有障碍。 就这样,当鞋子合适的时候,脚被忘却 了;当腰带合适的时候,腹部被忘却了;当 心灵正确的时侯,“赞同”与“反对”都被忘 却了。 没有驱使,没有强制,没有需求,没有 诱惑,这时候你做什么事都是自在的,你是 个自由的人。 轻松是对的,有了正确的开端,你就轻 松了,一直轻松下去,你就对了。轻松的正 确方式是忘掉正确的方式,也忘掉那个过程 是轻松的
绘 图 者 米 倚 信 手 画 出 的 圆 比 用 圆 规 画 的 更 完 美 。 他 的 手 指 不 知 从 哪 里 自 发 地 带 出 图 形 。 同 时 , 他 的 意 念 自 由 自 在 , 对 他 正 在 做 的 事 情 无 牵 无 挂 。 不 需 要 工 具 , 他 的 意 念 完 全 地 单 纯 , 不 知 道 有 障 碍 。 就 这 样 , 当 鞋 子 合 适 的 时 候 , 脚 被 忘 却 了 ; 当 腰 带 合 适 的 时 候 , 腹 部 被 忘 却 了 ; 当 心 灵 正 确 的 时 候 , “ 赞 同 ” 与 “ 反 对 ” 都 被 忘 却 了 。 没 有 驱 使 , 没 有 强 制 , 没 有 需 求 , 没 有 诱 惑 , 这 时 候 你 做 什 么 事 都 是 自 在 的 , 你 是 个 自 由 的 人 。 轻 松 是 对 的 , 有 了 正 确 的 开 端 , 你 就 轻 松 了 , 一 直 轻 松 下 去 , 你 就 对 了 。 轻 松 的 正 确 方 式 是 忘 掉 正 确 的 方 式 , 也 忘 掉 那 个 过 程 是 轻 松 的
第一章 当鞋子合脚时 庄子是最难得的开悟者之一,甚至 比佛陀或耶稣更加难得。因为佛陀与耶 稣主张有为,而庄子强调的是无为。 有为当然能做成事,但无为能做成 的事更多;许多事可以通过意志来做成, 但更多的事可以通过没有意志来做成。 无论你通过意志做成什么,总是会成为 种负担,一种冲突,一种内在的紧张, 你随时都有可能失去它,它必须被持续 地保持着,保持它需要能量,保持它最 终会把你消耗掉 只有通过无为得到的才永远不会成
第 一 章 当 鞋 子 合 脚 时 庄 子 是 最 难 得 的 开 悟 者 之 一 , 甚 至 比 佛 陀 或 耶 稣 更 加 难 得 。 因 为 佛 陀 与 耶 稣 主 张 有 为 , 而 庄 子 强 调 的 是 无 为 。 有 为 当 然 能 做 成 事 , 但 无 为 能 做 成 的 事 更 多 ; 许 多 事 可 以 通 过 意 志 来 做 成 , 但 更 多 的 事 可 以 通 过 没 有 意 志 来 做 成 。 无 论 你 通 过 意 志 做 成 什 么 , 总 是 会 成 为 一 种 负 担 , 一 种 冲 突 , 一 种 内 在 的 紧 张 , 你 随 时 都 有 可 能 失 去 它 , 它 必 须 被 持 续 地 保 持 着 , 保 持 它 需 要 能 量 , 保 持 它 最 终 会 把 你 消 耗 掉 。 只 有 通 过 无 为 得 到 的 才 永 远 不 会 成
第一章当鞋子合脚时3 为你的负担,只有不成为负担的东西才能成为永恒。只有无 丝一毫不自然的东西才能永远永远与你在一起。 庄子说,真实、神圣与存在是通过完全的忘我达到的,甚 至对于这一状态的追求本身,都会成为一种障碍——于是你 不能忘我,你一旦努力地忘我,就会形成障碍。 你怎么能努力地忘我呢?一切努力都出于自我,自我在 努力中膨胀,而自我就是疾病。所以,一切努力都必须被留 在身后,什么也不用做。人必须让自己融入自然的存在,重 返童年,就像初临人世的孩子,无所谓是,无所谓非,对于 任何界限一无所知。界限一旦在脑海中形成,知道了什么是 对,什么是错,你已经患病,你已经远离真实的存在 孩子自然地活着,他是完整的,他不作任何努力,因为 任何努力都是与自己作对,内心被分成了两半,一半赞同 半反对 请记住你可以卓有成就,尤其是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 通过努力做成许多事,因为努力是一种进攻,一种暴行, 种竞争。但在内在世界中,努力将一无所获,那些从努力开 始的,最终都无奈地放下了。 释迦牟尼努力了6年,不断地静心,集中精神,成了一 名苦行僧。他竭尽全力,做了一个人所能做的一切,没有 块石头没有被翻过,他用自己的生命作赌注,这是一种努力, 因为自我在那里,所以他失败了 在终极世界里没有什么像自我那样失败,正如在尘世间 没有什么像自我那样成功 在物质世界中没有什么像自我那样成功,在精神世界里
为 你 的 负 担 , 只 有 不 成 为 负 担 的 东 西 才 能 成 为 永 恒 。 只 有 无 一 丝 一 毫 不 自 然 的 东 西 才 能 永 远 永 远 与 你 在 一 起 。 庄 子 说 , 真 实 、 神 圣 与 存 在 是 通 过 完 全 的 忘 我 达 到 的 , 甚 至 对 于 这 一 状 态 的 追 求 本 身 , 都 会 成 为 一 种 障 碍 — — 于 是 你 不 能 忘 我 , 你 一 旦 努 力 地 忘 我 , 就 会 形 成 障 碍 。 你 怎 么 能 努 力 地 忘 我 呢 ? 一 切 努 力 都 出 于 自 我 , 自 我 在 努 力 中 膨 胀 , 而 自 我 就 是 疾 病 。 所 以 , 一 切 努 力 都 必 须 被 留 在 身 后 , 什 么 也 不 用 做 。 人 必 须 让 自 己 融 入 自 然 的 存 在 , 重 返 童 年 , 就 像 初 临 人 世 的 孩 子 , 无 所 谓 是 , 无 所 谓 非 , 对 于 任 何 界 限 一 无 所 知 。 界 限 一 旦 在 脑 海 中 形 成 , 知 道 了 什 么 是 对 , 什 么 是 错 , 你 已 经 患 病 , 你 已 经 远 离 真 实 的 存 在 。 孩 子 自 然 地 活 着 , 他 是 完 整 的 , 他 不 作 任 何 努 力 , 因 为 任 何 努 力 都 是 与 自 己 作 对 , 内 心 被 分 成 了 两 半 , 一 半 赞 同 , 一 半 反 对 。 请 记 住 你 可 以 卓 有 成 就 , 尤 其 是 在 这 个 世 界 上 , 你 可 以 通 过 努 力 做 成 许 多 事 , 因 为 努 力 是 一 种 进 攻 , 一 种 暴 行 , 一 种 竞 争 。 但 在 内 在 世 界 中 , 努 力 将 一 无 所 获 , 那 些 从 努 力 开 始 的 , 最 终 都 无 奈 地 放 下 了 。 释 迦 牟 尼 努 力 了 6 年 , 不 断 地 静 心 , 集 中 精 神 , 成 了 一 名 苦 行 僧 。 他 竭 尽 全 力 , 做 了 一 个 人 所 能 做 的 一 切 , 没 有 一 块 石 头 没 有 被 翻 过 , 他 用 自 己 的 生 命 作 赌 注 , 这 是 一 种 努 力 , 因 为 自 我 在 那 里 , 所 以 他 失 败 了 。 在 终 极 世 界 里 没 有 什 么 像 自 我 那 样 失 败 , 正 如 在 尘 世 间 没 有 什 么 像 自 我 那 样 成 功 。 在 物 质 世 界 中 没 有 什 么 像 自 我 那 样 成 功 , 在 精 神 世 界 里 第 一 章 当 鞋 子 合 脚 时 3
4奥修人生箴言·当鞋合脚时 没有什么像自我那样失败,两者截然不同。这是必然的,因 为这是两个对立的界面 释迦牟尼彻底失败了,6年之后他灰心丧气,那真是一种 彻底的沮丧,不存在一线希望。在绝望中他放下了一切努力, 他丢下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的王国,以及属于这个俗世的 切,他丢下了,弃绝了 6年的苦行过去了,属于内在世界的一切也离他而去了 他留在一种绝对的虚空——空寂之中。那一晚他的睡眠异常 安详,因为自我不在了;那一晚,一种非同寻常的寂静出现 了,因为没有了努力;那一晚,一种非同寻常的存在降临在 他身上,因为一夜无梦。 旦没有了努力,也就没有不圆满,当然也不必做梦,梦 总是去完成某事。白天没有完成的事将会在梦里变得圆满,因 为人的意念总是有完成某事的倾向。如果某事不圆满,意念 就不得安宁,于是便孜孜以求,一旦求之不得,梦就出现了。 只要有欲念,梦就随之而来,因为欲念就是梦—一梦是 欲念的影子。 那天晚上,没有什么可以做了,这个世界已经没有用,另 一个世界也同样没有用—所有行为的动机都停止了,无处 可去,也没有人到任何地方去,那夜的睡眠就成了“三昧”, 成了“开悟”,成了能够在一个人身上发生的最终的事。就在 那天晚上,释迦牟尼开花了,清晨他成道了。他睁开双眼望 见最后一颗星辰从天幕上消失,一切都已存在。其实它一直 存在,但他那么想要它,于是他看不见它。它一直存在,而 他带着欲望,那样匆匆地向未来赶去,于是此时和此地他来
没 有 什 么 像 自 我 那 样 失 败 , 两 者 截 然 不 同 。 这 是 必 然 的 , 因 为 这 是 两 个 对 立 的 界 面 。 释 迦 牟 尼 彻 底 失 败 了 , 6 年 之 后 他 灰 心 丧 气 , 那 真 是 一 种 彻 底 的 沮 丧 , 不 存 在 一 线 希 望 。 在 绝 望 中 他 放 下 了 一 切 努 力 , 他 丢 下 了 这 个 世 界 , 离 开 了 他 的 王 国 , 以 及 属 于 这 个 俗 世 的 一 切 , 他 丢 下 了 , 弃 绝 了 。 6 年 的 苦 行 过 去 了 , 属 于 内 在 世 界 的 一 切 也 离 他 而 去 了 , 他 留 在 一 种 绝 对 的 虚 空 — — 空 寂 之 中 。 那 一 晚 他 的 睡 眠 异 常 安 详 , 因 为 自 我 不 在 了 ; 那 一 晚 , 一 种 非 同 寻 常 的 寂 静 出 现 了 , 因 为 没 有 了 努 力 ; 那 一 晚 , 一 种 非 同 寻 常 的 存 在 降 临 在 他 身 上 , 因 为 一 夜 无 梦 。 一 旦 没 有 了 努 力 , 也 就 没 有 不 圆 满 , 当 然 也 不 必 做 梦 , 梦 总 是 去 完 成 某 事 。 白 天 没 有 完 成 的 事 将 会 在 梦 里 变 得 圆 满 , 因 为 人 的 意 念 总 是 有 完 成 某 事 的 倾 向 。 如 果 某 事 不 圆 满 , 意 念 就 不 得 安 宁 , 于 是 便 孜 孜 以 求 , 一 旦 求 之 不 得 , 梦 就 出 现 了 。 只 要 有 欲 念 , 梦 就 随 之 而 来 , 因 为 欲 念 就 是 梦 — — 梦 是 欲 念 的 影 子 。 那 天 晚 上 , 没 有 什 么 可 以 做 了 , 这 个 世 界 已 经 没 有 用 , 另 一 个 世 界 也 同 样 没 有 用 — — 所 有 行 为 的 动 机 都 停 止 了 , 无 处 可 去 , 也 没 有 人 到 任 何 地 方 去 , 那 夜 的 睡 眠 就 成 了 “ 三 昧 ” , 成 了 “ 开 悟 ” , 成 了 能 够 在 一 个 人 身 上 发 生 的 最 终 的 事 。 就 在 那 天 晚 上 , 释 迦 牟 尼 开 花 了 , 清 晨 他 成 道 了 。 他 睁 开 双 眼 望 见 最 后 一 颗 星 辰 从 天 幕 上 消 失 , 一 切 都 已 存 在 。 其 实 它 一 直 存 在 , 但 他 那 么 想 要 它 , 于 是 他 看 不 见 它 。 它 一 直 存 在 , 而 他 带 着 欲 望 , 那 样 匆 匆 地 向 未 来 赶 去 , 于 是 此 时 和 此 地 他 来 4 奥 修 人 生 箴 言 · 当 鞋 合 脚 时
第一章当鞋子合脚时5 不及看上一眼。 那晚,无求无欲,没有目的,无处可去,也没有人到任 何地方去,一切努力都已停止。刹那间他对自身一下子觉知 了,他对存在的真相一下子觉知了。庄子一开始就指出不要 有为,他是对的。因为你永远不会像释迦牟尼一样作那么 种完全的努力,你永远不会饱受挫折直到所作所为自动脱落。 你的努力总是不完满的,你的意念总在那里说:再用一点力 总会发生些什么的:再进一步,目标就近了。你怎么会泄气 呢?必须再加一把劲,因为你每天都在接近目标。 因为你永远不可能付出如此完全的努力,你也永远不会 有彻底的绝望。你尽可以花费你大量的生命来继续这种半心 半意的努力,这就是你过去一直在做的。你不是第一次来到 我的面前,你不是第一次通过努力来成为那真正的、实在的, 你过去有许多许多次半心半意的努力,100万次,但你仍然抱 有希望。 庄子说,最好是从一开始就放下,因为你不得不放下,或 者一开始就放下,或者最终无可奈何地放下。但最终的时刻 不会来得那么快!所以有两种方法:一是竭尽全力,你是如 此精疲力尽以至所有的希望都被粉碎,你终于认识到通过努 力,一事无成,再也没有声音哪怕是一个小断片在无意识中 徘徊并且说:再用一点力,就会成功……;或是竭尽全力,它 自动脱落:或是根本无所作为。只是了解全过程,但不要陷 入。记住一点:你不会甘心半途而废,你一旦陷入,就必须 走完这一程,因为意念中有追求圆满的倾向。不仅是人类,甚 至也包括动物。如果你画半个圆,一个猩猩过来看到了,假
不 及 看 上 一 眼 。 那 晚 , 无 求 无 欲 , 没 有 目 的 , 无 处 可 去 , 也 没 有 人 到 任 何 地 方 去 , 一 切 努 力 都 已 停 止 。 刹 那 间 他 对 自 身 一 下 子 觉 知 了 , 他 对 存 在 的 真 相 一 下 子 觉 知 了 。 庄 子 一 开 始 就 指 出 不 要 有 为 , 他 是 对 的 。 因 为 你 永 远 不 会 像 释 迦 牟 尼 一 样 作 那 么 一 种 完 全 的 努 力 , 你 永 远 不 会 饱 受 挫 折 直 到 所 作 所 为 自 动 脱 落 。 你 的 努 力 总 是 不 完 满 的 , 你 的 意 念 总 在 那 里 说 : 再 用 一 点 力 , 总 会 发 生 些 什 么 的 ; 再 进 一 步 , 目 标 就 近 了 。 你 怎 么 会 泄 气 呢 ? 必 须 再 加 一 把 劲 , 因 为 你 每 天 都 在 接 近 目 标 。 因 为 你 永 远 不 可 能 付 出 如 此 完 全 的 努 力 , 你 也 永 远 不 会 有 彻 底 的 绝 望 。 你 尽 可 以 花 费 你 大 量 的 生 命 来 继 续 这 种 半 心 半 意 的 努 力 , 这 就 是 你 过 去 一 直 在 做 的 。 你 不 是 第 一 次 来 到 我 的 面 前 , 你 不 是 第 一 次 通 过 努 力 来 成 为 那 真 正 的 、 实 在 的 , 你 过 去 有 许 多 许 多 次 半 心 半 意 的 努 力 , 1 0 0 万 次 , 但 你 仍 然 抱 有 希 望 。 庄 子 说 , 最 好 是 从 一 开 始 就 放 下 , 因 为 你 不 得 不 放 下 , 或 者 一 开 始 就 放 下 , 或 者 最 终 无 可 奈 何 地 放 下 。 但 最 终 的 时 刻 不 会 来 得 那 么 快 ! 所 以 有 两 种 方 法 : 一 是 竭 尽 全 力 , 你 是 如 此 精 疲 力 尽 以 至 所 有 的 希 望 都 被 粉 碎 , 你 终 于 认 识 到 通 过 努 力 , 一 事 无 成 , 再 也 没 有 声 音 哪 怕 是 一 个 小 断 片 在 无 意 识 中 徘 徊 并 且 说 : 再 用 一 点 力 , 就 会 成 功 … … ; 或 是 竭 尽 全 力 , 它 自 动 脱 落 ; 或 是 根 本 无 所 作 为 。 只 是 了 解 全 过 程 , 但 不 要 陷 入 。 记 住 一 点 : 你 不 会 甘 心 半 途 而 废 , 你 一 旦 陷 入 , 就 必 须 走 完 这 一 程 , 因 为 意 念 中 有 追 求 圆 满 的 倾 向 。 不 仅 是 人 类 , 甚 至 也 包 括 动 物 。 如 果 你 画 半 个 圆 , 一 个 猩 猩 过 来 看 到 了 , 假 第 一 章 当 鞋 子 合 脚 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