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第第三层面层面层面三个层面计算智能认知智能感知智能能存能算能听会说、能看会认能理解、会思考11
11 2.1-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三 个 层 面
2.1-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第一阶段计算机具有快速计算和记忆存储能力:1996年首次对决中,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以4:2的战绩击败IBM深蓝。但在1997年,他输给了卷土重来的“深蓝”(DeeperBlue)(1)“深蓝重量达1.4吨,有32个节点,每个节点有8块专门为进行国际象棋对奔设计的处理器,平均运算速度为每秒200万步,(2)深蓝算法的核心是基于暴力穷举:生成所有可计算智能能存储会计算能的走法,然后执行尽可能深的搜索,并不断对局面进行评估,尝试找出最佳走法。12
12 2.1-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第一阶段
2.1-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第二阶段TASKamazonecho能听会说感知智能能看会认听觉、类似人的视觉触觉等感知能力13
13 类似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能力 2.1-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第二阶段
2.1-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第三阶段决策思考逻辑推理知识理解概念、意识观都是认知智能的表现14
14 2.1-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第三阶段 概念、意识观都是认知智能的表现
2.1-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逻辑演绎vs归纳总结逻辑:知识表达与推理概率:模型、策略、算法AI数理基础1950s990学习期推理期→知识期h机器学习逻辑推理知识工程主流技术贝叶斯符号主义联结主义模拟脑结构:使用概率对事件发生的可模拟人的心智:使用符号、规则AI学派能性进行概率推理矩阵来识别和归纳模式和逻辑来表征知识和进行逻辑推理(“自上而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下而上”)朴素贝叶斯代表方法神经网络定理证明机专家系统隐马尔科夫15
15 2.1-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逻辑演绎vs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