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筋矩形截面梁板正截面承载力计算S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般规定(一)计算方法的基本假定1.平截面假定;Es:2.不考虑受拉区砼的工作3.受压区砼采用理想化的应力应0=1000:1-25020变曲线。(1)当压应变ε≤0.002时,应力与应变关系曲线为抛物线:(2)当压应变。>0.002时,应力应变关系呈水平线,其极限压应变.-0.0033.0Ertcu=0.0338。=0.002(3)相应的最大压应力取砼轴心返回抗压强度设计值f
单筋矩形截面梁板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般规定 (一)计算方法的基本假定 1. 平截面假定; 2.不考虑受拉区砼的工作。 3.受压区砼采用理想化的应力应 变曲线。 (1)当压应变εc≤0.002时,应力 与应变关系曲线为抛物线; (2)当压应变εc >0.002时,应力 应变关系呈水平线,其极限压应 变εcu=0.0033 . (3)相应的最大压应力取砼轴心 抗压强度设计值 fc。 返回
Osl4.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采用理想的弹塑性0.=曲线如图所示:(1)即钢筋屈服前,应力按 0=E,&s;(2)钢筋屈服后,其应力0Ey律取强度设计值f有明显屈服点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
4.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的应 力应变关系采用理想的弹塑性 曲线如图所示: (1)即钢筋屈服前,应力 按 σs =Es εs; (2)钢筋屈服后,其应力 一律取强度设计值 fy。 有明显屈服点 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
(二)受压区混凝王的等效应力图形不便1.截面破坏时得到的应力图形为二次抛物线,于计算;2.计算时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形代替曲线应力图形3.等效原则:(1)混凝土压应力的合力相等(2)合力作用点位置不变的原则,近似取x=0.8xo将其简化为等效矩形应力图形
(二) 受压区混凝土的等效应力图形 1. 截面破坏时得到的应力图形为二次抛物线, 不便 于计算; 2. 计算时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形代替曲线应力图形; 3. 等效原则: (1)混凝土压应力的合力相等; (2)合力作用点位置不变的原则, 近似取x=0.8x0, 将其简化为等效矩形应力图形
EcuSozKMKM三f,A.EsZEyfyAs(a)(b)(c)(d)
(三)相对受压区计算高度1.相对受压区计算高度是等效矩形混凝土受压区计算高度x与截面有效高度h的比值,用=x/h,表示,2.当梁发生界限破环时,即受拉钢筋屈服的同时,受压区混凝土也达到极限压应变&cu°这时混凝土受压区计算高度x,与截面有效高度h.的比值,称为相对界限受压区计算高度,b=x/ho°这临界破坏状态,就是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限。如图所示,若实际混凝土相对受压区计算高度<,良即x<sjho、&,>&,受拉钢筋可以达到屈服强度,因此为适筋破坏;当>,即x>ho、&<&,受拉钢筋达不到屈服强度,因此为超筋破坏
(三) 相对受压区计算高度 1.相对受压区计算高度是等效矩形混凝土受压区计算高度x与截 面有效高度h0的比值,用ξ= x/h0表示。 2.当梁发生界限破坏时,即受拉钢筋屈服的同时,受压区混凝 土也达到极限压应变εcu。 这时混凝土受压区计算高度xb与截面有效高度h0的比值,称为 相对界限受压区计算高度ξb,ξb = xb /h0。 这临界破坏状态,就是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限。 如图所示,若实际混凝土相对受压区计算高度ξ<ξb,即x< ξbh0、εs>εy,受拉钢筋可以达到屈服强度,因此为适筋破坏; 当ξ>ξb,即x>ξbh0、εs<εy,受拉钢筋达不到屈服强度,因此 为超筋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