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这段时期的立法缺乏可行性及系统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这个阶段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立法形式和内容上受前苏联的影响较大。第二,以自然资源法或自 然保护立法为主,防治环境污染方面的法律较少。 第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效力等级和立法级别较低,主要发一些行政 法规和行政规章,只有一些有关土地和自然资源方面在宪法中有简单的规定 第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比较分散,内容规定比较原则和粗糙,可操 作性和可执行性较差。 (二)创业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在这个时期,我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时期。因此,这个时期 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也称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本阶段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以下特点 第—,确定了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保护目标,规定了比较综合的环境保护方 针、原则,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全面、深入发展打下了比较宽广的基础。 第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缺乏宪法基础,其效力等级和立法级别还较低。 第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以防治污染立法为主,自然保护和资源保护方面的 法律较少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这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又称为“经济转型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或称“当代中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指导思想。 第二,环境立法的综合化进一步加强。 第三,环境法治已经成为环境法制建设的目标,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正在成 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第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越来越多地采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 第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采用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和技术规范。 第六,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与国外、囯际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以及地方环境 与资源保护法规的协调性日益增强
2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这段时期的立法缺乏可行性及系统性。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这个阶段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立法形式和内容上受前苏联的影响较大。第二,以自然资源法或自 然保护立法为主,防治环境污染方面的法律较少。 第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效力等级和立法级别较低,主要发一些行政 法规和行政规章,只有一些有关土地和自然资源方面在宪法中有简单的规定。 第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比较分散,内容规定比较原则和粗糙,可操 作性和可执行性较差。 (二)创业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在这个时期,我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时期。因此,这个时期 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也称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本阶段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确定了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保护目标,规定了比较综合的环境保护方 针、原则,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全面、深入发展打下了比较宽广的基础。 第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缺乏宪法基础,其效力等级和立法级别还较低。 第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以防治污染立法为主,自然保护和资源保护方面的 法律较少;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这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又称为“经济转型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或称“当代中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指导思想。 第二,环境立法的综合化进一步加强。 第三,环境法治已经成为环境法制建设的目标,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正在成 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第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越来越多地采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 第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采用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和技术规范。 第六,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与国外、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以及地方环境 与资源保护法规的协调性日益增强
我国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的立法趋势 虽然我国于1989年和1993年有过两次环境立法高潮,但我国面临的环境 问题还比较突岀。如森林质量不高,水生态环境仍在恶化,农村和农业面源污 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 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式不容乐观,生态功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国在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立法 1、推进循环经济的立法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 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ˆ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 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 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ˆ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 放。 2、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立法 3、制定加强未成年人生态环境素质教育的立法 4、协调推进区域环境保护立法 5、进一步加强国际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课堂思考问题 1、外国环境法的发展对我国环境法有什么借鉴意义? 2、改革开放以后的环境资源立法有什么特点? 布置作业:通过查找有关法律、法规了解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主要现状。 第四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 律部门,从整体上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构成,为以后分章研究各部门奠 定基础
22 三、我国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的立法趋势 虽然我国于 1989 年和 1993 年有过两次环境立法高潮,但我国面临的环境 问题还比较突出。 如森林质量不高,水生态环境仍在恶化,农村和农业面源污 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 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式不容乐观,生态功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国在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立法: 1、推进循环经济的立法: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 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 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 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 放。 2、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立法: 3、制定加强未成年人生态环境素质教育的立法: 4、协调推进区域环境保护立法: 5、进一步加强国际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课堂思考问题: 1、 外国环境法的发展对我国环境法有什么借鉴意义? 2、 改革开放以后的环境资源立法有什么特点? 布置作业:通过查找有关法律、法规了解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主要现状。 第四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 律部门,从整体上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构成,为以后分章研究各部门奠 定基础
教学重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及其体系划分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过程: 本章包括两大节,讲述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法律部门及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的体系。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把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作为独立的法 律部门的必然性,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整体框架。 具体内容 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含义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主要是从法学上对具有共同 宗旨、性质相似、相互联系的某类法律规范或法律法规的理论概括和综合。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茡是一门 独立的学科。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最集中、扼要地体现了环境 与资源保护法的根本特征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理由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既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既保护对执政阶级或阶层有利的社会环境,又保护对全社会、会人类有利的自然 环境,这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个根本特点。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自己的调整方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建立了自己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如协调发展原则、预防为 主原则、环境责任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 排法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其产生、发展和存在的特定原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发展和存在,根本原因是人类赖以生存、发燕尾 服的环境受到了污染和破坏,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是人类追求美好环 境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和愿望
23 教学重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及其体系划分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过程: 本章包括两大节,讲述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法律部门及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的体系。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把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作为独立的法 律部门的必然性,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整体框架。 具体内容: 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含义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主要是从法学上对具有共同 宗旨、性质相似、相互联系的某类法律规范或法律法规的理论概括和综合。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 独立的学科。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最集中、扼要地体现了环境 与资源保护法的根本特征。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理由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既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既保护对执政阶级或阶层有利的社会环境,又保护对全社会、会人类有利的自然 环境,这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一个根本特点。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自己的调整方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建立了自己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如协调发展原则、预防为 主原则、环境责任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 排法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其产生、发展和存在的特定原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发展和存在,根本原因是人类赖以生存、发燕尾 服的环境受到了污染和破坏,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是人类追求美好环 境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和愿望
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自己特定的目的、任务和功能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是:保护环境资源、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 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经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定功能是调整环境资源社会关系包括人 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 (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体系 第二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概念 我们这里讲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不是指某个具体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律、法规,而是指所有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和其他法律渊源的总和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构建不同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类型。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体系 1、宪法法律规范 2、行政法律规范 3、民事法律规范 刑事法律规范 5、诉讼法律规范 6、其他法律规范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体系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体系,可以从立法体制和法规的内容两个方面来认 识其组成和结构 1、从立法体制和法律法规的效力来构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体系 从现行立法体制或法律法规的效力级别来看,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体系 主要由以下七个层次构成: (1)宪法。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 (3)环境资源行政法规。 (4)地方环境与資源保护法规。 5)环境资源行政规章
24 (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自己特定的目的、任务和功能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是:保护环境资源、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 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经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定功能是调整环境资源社会关系,包括人 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 (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体系 第二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概念 我们这里讲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不是指某个具体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律、法规,而是指所有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和其他法律渊源的总和。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构建不同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类型。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体系 1、宪法法律规范 2、行政法律规范 3、民事法律规范 4、刑事法律规范 5、诉讼法律规范 6、其他法律规范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体系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体系,可以从立法体制和法规的内容两个方面来认 识其组成和结构。 1、从立法体制和法律法规的效力来构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体系 从现行立法体制或法律法规的效力级别来看,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体系 主要由以下七个层次构成: (1)宪法。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 (3)环境资源行政法规。 (4)地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 (5)环境资源行政规章
6)地方环境资源行政规章。 (7)其他环境资源规范性文件 2、从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功能来构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体系 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功能的角度来构建体系有利于建立內 容完备、功能齐全、各有侧重、有机联系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体系。其基本组 洳如下 (1)综合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或者具有较强综合性的法律。 (2)单行性专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 (3)环境资源标准及其有关法律规定。 4)各种有关环境资源方面的计(规)划和有关法律规定。 (5)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环境资源条约 6)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法规中有关环境 资源的法律规定。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功能体系 (1)综合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2)单行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3)环境资源标准及其有关法律规定 (4)各种有关环境资源方面的规划和法律规定 (5)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环境资源条约 6)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法规中有关环境资源的法律规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的几个主要的行业部门体系 )环境保护法体系 环境保护法体系主要包括 1、环境污染防治法系统。 2、自然保护法系统 3、区域保护法系统。 4、环境保护管理法系统。 (二)资源法体系 1、土地资源法体系。 2、水资源法体系 3、生物资源法体系
25 (6)地方环境资源行政规章。 (7)其他环境资源规范性文件。 2、从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功能来构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体系 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功能的角度来构建体系,有利于建立内 容完备、功能齐全、各有侧重、有机联系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体系。其基本组 成如下: (1)综合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或者具有较强综合性的法律。 (2)单行性专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 (3)环境资源标准及其有关法律规定。 (4)各种有关环境资源方面的计(规)划和有关法律规定。 (5)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环境资源条约。 (6)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法规中有关环境 资源的法律规定。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功能体系 (1)综合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2)单行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3)环境资源标准及其有关法律规定: (4)各种有关环境资源方面的规划和法律规定: (5)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环境资源条约: (6)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法规中有关环境资源的法律规定: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的几个主要的行业部门体系 (一)环境保护法体系 环境保护法体系主要包括: 1、环境污染防治法系统。 2、自然保护法系统。 3、区域保护法系统。 4、环境保护管理法系统。 (二)资源法体系 1、土地资源法体系。 2、水资源法体系。 3、生物资源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