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 【自州以状白府】 “以状”——用公文,是介宾结构。状,用以 向上陈述事情的文书。 白府 禀告 66 节度使府,这里指白孝德 【愿计事】 “愿计事”—表示愿意商议一件事
第二段 ◼ 【自州以状白府】 ◼ “以状”——用公文,是介宾结构。状,用以 向上陈述事情的文书。 ◼ “白”——禀告。 ◼ “府”——节度使府,这里指白孝德。 ◼ 【愿计事】 ◼ “愿计事”——表示愿意商议一件事
【以生人付公理】 “生人”——生民,百姓。因避唐太宗李 世民讳,唐人改“民”为“人”。 付公理”—一交给你治理。公,指白 孝德。理,即“治”,避唐高宗李治讳 而改
◼ 【以生人付公理】 ◼ “生人”——生民,百姓。因避唐太宗李 世民讳,唐人改“民”为“人” 。 ◼ “付公理”——交给你治理。公,指白 孝德。理,即“治”,避唐高宗李治讳 而改
避讳 关于避讳皇帝名字其它的例子:唐代以前,有 种食物叫薯蓣,避唐代宗李预讳,改为“薯 药”。后又避宋英宗赵曙讳,改为“山药” 古代家中尊者名字也要避讳。如:五代冯道 (作过宰相),其家教书先生在教《老子》开 篇首句“道可道,非常道”时,三个“道”都 用“不敢说”来代替,即“不敢说,可不敢说, 非常不敢说
避讳 ◼ 关于避讳皇帝名字其它的例子:唐代以前,有 一种食物叫薯蓣,避唐代宗李预讳,改为“薯 药”。后又避宋英宗赵曙讳,改为“山药”。 ◼ 古代家中尊者名字也要避讳。如:五代冯道 (作过宰相),其家教书先生在教《老子》开 篇首句“道可道,非常道”时,三个“道”都 用“不敢说”来代替,即“不敢说,可不敢说, 非常不敢说
【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 被 音pi(平声),本义寝衣。动词 表示覆盖义,这里引申为遭受 “因恬然”—一仍然很安闲。 【若何】 怎么办。表示疑问的习惯句式 【愿奉教】 “奉教”——接受您的教诲。奉,承、接受 奉,本乂是捧着。在表示“捧着”乂时, “捧”是“奉”的后起字
◼ 【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 ◼ “被”——音pi(平声),本义寝衣。动词 表示覆盖义,这里引申为遭受。 ◼ “因恬然”——仍然很安闲。 ◼ 【若何】 ◼ “若何”——怎么办。表示疑问的习惯句式。 ◼ 【愿奉教】 ◼ “奉教”——接受您的教诲。奉,承、接受。 奉,本义是捧着。在表示“捧着”义时, “捧”是“奉”的后起字
【某为泾州,甚适】 为 自称之词,相当于“我” -治理 “甚适 非常闲暇畅快
◼ 【某为泾州,甚适】 ◼ “某”——自称之词,相当于“我” 。 ◼ “为”——治理。 ◼ “甚适”——非常闲暇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