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病原形态 TMV—粒体为直杆状 CMV呈二十面体的球形 PVY粒体线状
2 病原形态 PVY 粒体线状 CMV 呈二十面体的球形 TMV-粒体为直杆状
3病原生物学: TMV致死温度90~93℃,稀释限点104107,体外保毒 期2个月以上,干燥病组织内病毒粒体可存活50多年仍具致 病力。 TMV在自然界中有多个株系,我国主要有普通株系(TMV C)、番茄株系(TM-Tom)、黄色花叶株系( TMV-YM)和 环斑株系(TMV-RS)4个株系 TMV寄主范围非常广泛,除烟草外还可危害茄科的番茄、 辣椒、马铃薯等重要蔬菜和杂草,人工接种可侵染十字花科、 苋科、茄科、菊科、豆科等36科350多种植物。 TMwV主要靠汁液机械摩擦进行传播
3 病原生物学: TMV 致死温度90~93℃,稀释限点10-4—10-7 ,体外保毒 期2个月以上,干燥病组织内病毒粒体可存活50多年仍具致 病力。 TMV在自然界中有多个株系,我国主要有普通株系(TMVC)、番茄株系(TMV-Tom)、黄色花叶株系(TMV-YM)和 环斑株系(TMV-RS)4个株系。 TMV寄主范围非常广泛,除烟草外还可危害茄科的番茄、 辣椒、马铃薯等重要蔬菜和杂草,人工接种可侵染十字花科、 苋科、茄科、菊科、豆科等36科350多种植物。 TMV主要靠汁液机械摩擦进行传播
CMV:直径28-30nm。在CM的某些分离物中还存在卫星RNA, 它与CM的RNA包在同一衣壳内,并抑制CMV的核酸复制, 降低其浓度并改变其致病力。该病毒致死温度67-70℃, 稀释限点103-106,体外保毒期较短,约为72-96h 烟草上CM分5个株系,即典型症状系(D系)、轻症系(G 系)、黄斑系(Y1和Y2系)、扭曲系(SD系)和坏死株系 (TN系),各株系在寄主范围、症状、侵染力等方面均有 差异。 CMV寄主范围极其广泛,自然寄主有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 菊科、茄科等67科470多种植物 CMV在自然界中主要靠蚜虫传播,传毒蚜虫有75种左右,其中 以桃蚜和棉蚜为主。传毒方式为口针型,非持久性
CMV:直径28-30nm。在CMV的某些分离物中还存在卫星RNA, 它与CMV的RNA包在同一衣壳内,并抑制CMV的核酸复制, 降低其浓度并改变其致病力。该病毒致死温度67-70℃, 稀释限点10~3-10~6 ,体外保毒期较短,约为72-96h。 烟草上CMV分5个株系,即典型症状系(D系)、轻症系(G 系)、黄斑系(Y1和Y2系)、扭曲系(SD系)和坏死株系 (TN系),各株系在寄主范围、症状、侵染力等方面均有 差异。 CMV寄主范围极其广泛,自然寄主有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 菊科、茄科等67科470多种植物。 CMV在自然界中主要靠蚜虫传播,传毒蚜虫有75种左右,其中 以桃蚜和棉蚜为主。传毒方式为口针型,非持久性
PVY: 致死温度55-65℃,稀释限点10-4-106,体外保毒期2-4d,但因 株系不同而有差异。 我国已鉴定出在烟草上发生的PWY有4个株系,即普通株系 (PVY-0)、茎坏死株系(PVY-NS)、坏死株系(PYN)和褪绿株 系(PVY-Ch1)。 PVY寄主范围也较为广泛,可侵染马铃薯、番茄、辣椒等34属 163种以上的植物,其中以茄科、藜科和豆科植物受害较重 PⅥY自然条件下主要以蚜虫传播,汁液摩擦及嫁接亦可传毒。传 毒蚜虫主要有棉蚜、烟蚜、马铃薯长管蚜等,传毒方式为非持久性
PVY: 致死温度55-65℃,稀释限点10-4-10-6,体外保毒期2-4d,但因 株系不同而有差异。 我国已鉴定出在烟草上发生的PVY有4个株系,即普通株系 (PVY-0)、茎坏死株系(PVY-NS)、坏死株系(PVY-N)和褪绿株 系(PVY-Chl)。 PVY寄主范围也较为广泛,可侵染马铃薯、番茄、辣椒等34属 163种以上的植物,其中以茄科、藜科和豆科植物受害较重。 PVY自然条件下主要以蚜虫传播,汁液摩擦及嫁接亦可传毒。传 毒蚜虫主要有棉蚜、烟蚜、马铃薯长管蚜等,传毒方式为非持久性
四.病害循环 Diseases Cycle TMV CMV PVY 病原越冬场所病株残体、烟叶烟末 越冬寄主越冬寄主 混有病残体的种子、肥料 田间其他带病寄主 传播方式 汁液摩擦 蚜虫 蚜虫为主
四.病害循环 ( Diseases Cycle ) TMV CMV PVY 病原越冬场所 病株残体、烟叶烟末 越冬寄主 越冬寄主 混有病残体的种子、肥料 田间其他带病寄主 传播方式 汁液摩擦 蚜虫 蚜虫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