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教学目标 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馏 萃取等分离方法。并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质方法的讨论,加深对提纯操作原理 和方法的理解。 3.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 4.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应用。 5.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 1.地位和功能 根据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内容标准”,在必修课程的6个主题“认识化学科学”“化学 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 发展”中“化学实验基础”是必修课程内容的核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 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化学学科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实验是 了解无机物性质的最好方法,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最佳途径:通过实验可以感受化学反应 与能量的关系,认识并研究能量的利用问题;通过实验还能切实了解材料、环境、绿色化学 等问题。教科书把化学实验列为第一章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反映的教学思想。 此外,教科书不仅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还把它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 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 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2.内容结构 本章以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和线索,结合基本概念等化学基础知识,将实验 方法、实验技能与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 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 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对于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
- 1 -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一、教学目标 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馏、 萃取等分离方法。并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质方法的讨论,加深对提纯操作原理 和方法的理解。 3.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 4.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应用。 5.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二、内容分析 1.地位和功能 根据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内容标准”,在必修课程的 6 个主题“认识化学科学”“化学 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 发展”中“化学实验基础”是必修课程内容的核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 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化学学科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实验是 了解无机物性质的最好方法,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最佳途径;通过实验可以感受化学反应 与能量的关系,认识并研究能量的利用问题;通过实验还能切实了解材料、环境、绿色化学 等问题。教科书把化学实验列为第一章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反映的教学思想。 此外,教科书不仅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还把它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 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 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2.内容结构 本章以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和线索,结合基本概念等化学基础知识,将实验 方法、实验技能与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 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 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对于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
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萃取。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 逐步深入。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则是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介绍一定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作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作为对知 只的应用。而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 过滤 实验安全知识 盐 蒸发 提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纯 化学实验 基本方法 离子的检验 萃取 溶液的配制 物质的量 化学实验 中的计量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浓度 因此,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是以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包括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 配制)为主要内容,也包括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 用。这一章是高中化学的第一章,课程标准所提到的有关实验的要求,不可能在本章一步达 到,这些要求将在整个必修化学的教学中逐步完成 三、课时建议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3课时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3课时 习 1课时
- 2 - 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萃取。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 逐步深入。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则是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介绍一定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作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作为对知 识的应用。而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 因此,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是以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包括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 配制)为主要内容,也包括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 用。这一章是高中化学的第一章,课程标准所提到的有关实验的要求,不可能在本章一步达 到,这些要求将在整个必修化学的教学中逐步完成。 三、课时建议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3 课时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3 课时 复 习 1 课时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将“化学实验基础”专题的具体内容标准确定为:“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 实验技能。3.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4.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 流。5.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 应用。 虽然初中化学介绍了常见的化学仪器和药品的使用,以及一些基本操作,但高中新生对 化学实验还了解不多。考虑到学生的实验基础和知识基础,本章对“化学实验基础”专题所 确定的上述5个内容标准没有全部涉及,只是在初中化学实验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基本的实 验知识和基本的操作。对课程标准中的所有实验要求,将在整个高中必修化学中贯穿,如实 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一些实证方 法、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以及对实验科学方法的认识等。 1.本节从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入手,主要提醒学生从实验室规则、安全措施和正确的操 作方法等方面重视安全问题。并通过让学生讨论一些实际问题而加深对安全的认识。 2.初中化学已经介绍了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天平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也介绍了过滤、蒸发等分离方法。本节选择“粗盐的提纯”实验,其目的是:(1)学生已经 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在此,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既可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降低实验的难 度,逐步深入:(2)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包含着较多的分离操作,而且过滤是所有分离方法中 最常用的,有必要让学生掌握;(3)粗盐经溶解、过滤后所得的滤液并不只是NaCl的溶液, 仍然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需要进一步检验并除去。这样就可以利用这一实验进一步介绍离 子检验的方法。 3.蒸馏的操作在初中只介绍了简易的方法,在此进一步介绍实验室较正规的操作方法, 比初中有所提高。而且本节最后介绍了萃取这一新的方法,让学生对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更 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使实验技能进一步提高。 本节教学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 本节教学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 3 -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将“化学实验基础”专题的具体内容标准确定为:“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 实验技能。3.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4.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 流。5.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 应用。” 虽然初中化学介绍了常见的化学仪器和药品的使用,以及一些基本操作,但高中新生对 化学实验还了解不多。考虑到学生的实验基础和知识基础,本章对“化学实验基础”专题所 确定的上述 5 个内容标准没有全部涉及,只是在初中化学实验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基本的实 验知识和基本的操作。对课程标准中的所有实验要求,将在整个高中必修化学中贯穿,如实 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一些实证方 法、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以及对实验科学方法的认识等。 1.本节从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入手,主要提醒学生从实验室规则、安全措施和正确的操 作方法等方面重视安全问题。并通过让学生讨论一些实际问题而加深对安全的认识。 2.初中化学已经介绍了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天平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也介绍了过滤、蒸发等分离方法。本节选择“粗盐的提纯”实验,其目的是:(1)学生已经 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在此,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既可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降低实验的难 度,逐步深入;(2)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包含着较多的分离操作,而且过滤是所有分离方法中 最常用的,有必要让学生掌握;(3)粗盐经溶解、过滤后所得的滤液并不只是 NaCl 的溶液, 仍然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需要进一步检验并除去。这样就可以利用这一实验进一步介绍离 子检验的方法。 3.蒸馏的操作在初中只介绍了简易的方法,在此进一步介绍实验室较正规的操作方法, 比初中有所提高。而且本节最后介绍了萃取这一新的方法,让学生对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更 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使实验技能进一步提高。 本节教学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 本节教学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教学建议如下 1.强调实验室规则,严格规范实验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第一课时应该先对学生进行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学习方法的教育,教育的重点放在实验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上。实验安全教育可以结合具体实验内容,如当酒精灯内酒精小于酒精灯 容积的1/3时,用于加热可能会发生什么后果?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或向燃着 的酒精灯添加酒精,会造成什么后果?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不加碎瓷片或沸石会造成 什么后果?等等。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的操作应该规范,应该仔细检査安全措施,确保实 验的安全和成功。 可利用教科书中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或了解的情况进行讨论,加 深对实验安全的认识 教学中要强调实验的规范,让学生掌握实验程序: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药品与装 置→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要求学生做到:实验前做好预习,熟悉实验的内容,制定实 验的方案,了解安全操作事项,检査实验的仪器和药品;实验时要认真观察与记录、分析实 验现象并得出结论。要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实验顺利进行和实验取得成功的保证。 2.通过复习粗盐的提纯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实验的能力 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有的学校实验条件较好,有的学校实验条件可能较差, 因此学生的实验水平参差不齐。通过粗盐的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比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 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3.多采用演示、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认真指导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实验的体验和成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科书中,不区分演示实验和 学生实验,提倡教师多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培养观 察、思维、独立操作等能力,容易获得成功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分阶段讲解实验的 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可减少实验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示范和调控作用。 ●切实做好实验的组织和准备工作 首先根据实验内容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教师应预先做实验,保证实验成功:其次要 把实验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在黑板上写清楚:再是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
- 4 - 教学建议如下: 1.强调实验室规则,严格规范实验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第一课时应该先对学生进行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学习方法的教育,教育的重点放在实验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上。实验安全教育可以结合具体实验内容,如当酒精灯内酒精小于酒精灯 容积的 1/3 时,用于加热可能会发生什么后果?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或向燃着 的酒精灯添加酒精,会造成什么后果?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不加碎瓷片或沸石会造成 什么后果?等等。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的操作应该规范,应该仔细检查安全措施,确保实 验的安全和成功。 可利用教科书中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或了解的情况进行讨论,加 深对实验安全的认识。 教学中要强调实验的规范,让学生掌握实验程序: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药品与装 置→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要求学生做到:实验前做好预习,熟悉实验的内容,制定实 验的方案,了解安全操作事项,检查实验的仪器和药品;实验时要认真观察与记录、分析实 验现象并得出结论。要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实验顺利进行和实验取得成功的保证。 2.通过复习粗盐的提纯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实验的能力 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有的学校实验条件较好,有的学校实验条件可能较差, 因此学生的实验水平参差不齐。通过粗盐的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比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 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3.多采用演示、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认真指导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实验的体验和成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科书中,不区分演示实验和 学生实验,提倡教师多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培养观 察、思维、独立操作等能力,容易获得成功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分阶段讲解实验的 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可减少实验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示范和调控作用。 ●切实做好实验的组织和准备工作 首先根据实验内容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教师应预先做实验,保证实验成功;其次要 把实验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在黑板上写清楚;再是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
●加强对学生实验的全面指导 实验开始时教师应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针对实验的目的向学生讲清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强化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发现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及时做好实验的评价 实验完成后教师应作简要的总结,评价学生实验完成的情况 ●组织学生完成药品回收、仪器清洗和实验室整理等工作 对于一些重要的实验和操作,教师可先演示。演示实验是教学双方协调活动的一种实验 方式,在根据一般要求进行教学时,还应该注意 ●操作规范 学生实验技能的形成,往往从模仿教师的行为开始,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 地按规范化的要求操作,起好示范作用。力求做到玻璃仪器透明洁净,试剂、装置排放井然 有序,介绍仪器名称、实验原理清晰、简捷,实验操作准确、熟练,实验速度快慢适当等 ●现象清晰 为增加实验的直观性,应选择那些反应时有明显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沉淀生成、物质 溶解、热量变化、发光发热、燃烧爆炸(应保证安全)等鲜明现象的实验:尽可能使用大型 仪器,使演示实验的整个装置位于全体学生的视野范围内:借用白色或黑色纸屏衬托,或作 空白对比:如果是试管、烧杯等简单仪器内的反应,教师可作巡回演示:一些难以直接看清 的实验,可采用投影放大等方法。 ●力求成功 实验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演示实验前教师要亲自动手实验,有把握才进教室。对一些 难做的实验,要设法改进,能很好地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实验中要确保学生的安全,要努 力减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 4.通过比较和归纳,使学生学会选择物质检验和分离的方法 过滤所得的食盐溶液中仍含有SO2、Ca2+、Mg2+等离子,除去这些离子,试剂的选择是 难点,要引导学生根据物质的溶解性表选择试剂。说明检验的试剂与除离子的试剂有所不同 应尽量具有单一性,因此需要加以比较和选择;为了确定某一离子的存在,还要设法排除其 他离子的干扰。在学生学习了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物质分离方法后,要帮助学生比较
- 5 - ●加强对学生实验的全面指导 实验开始时教师应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针对实验的目的向学生讲清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强化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发现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及时做好实验的评价 实验完成后教师应作简要的总结,评价学生实验完成的情况。 ●组织学生完成药品回收、仪器清洗和实验室整理等工作 对于一些重要的实验和操作,教师可先演示。演示实验是教学双方协调活动的一种实验 方式,在根据一般要求进行教学时,还应该注意: ●操作规范 学生实验技能的形成,往往从模仿教师的行为开始,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 地按规范化的要求操作,起好示范作用。力求做到玻璃仪器透明洁净,试剂、装置排放井然 有序,介绍仪器名称、实验原理清晰、简捷,实验操作准确、熟练,实验速度快慢适当等。 ●现象清晰 为增加实验的直观性,应选择那些反应时有明显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沉淀生成、物质 溶解、热量变化、发光发热、燃烧爆炸(应保证安全)等鲜明现象的实验;尽可能使用大型 仪器,使演示实验的整个装置位于全体学生的视野范围内;借用白色或黑色纸屏衬托,或作 空白对比;如果是试管、烧杯等简单仪器内的反应,教师可作巡回演示;一些难以直接看清 的实验,可采用投影放大等方法。 ●力求成功 实验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演示实验前教师要亲自动手实验,有把握才进教室。对一些 难做的实验,要设法改进,能很好地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实验中要确保学生的安全,要努 力减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 4.通过比较和归纳,使学生学会选择物质检验和分离的方法 过滤所得的食盐溶液中仍含有 SO4 2-、Ca2+、Mg2+等离子,除去这些离子,试剂的选择是 难点,要引导学生根据物质的溶解性表选择试剂。说明检验的试剂与除离子的试剂有所不同, 应尽量具有单一性,因此需要加以比较和选择;为了确定某一离子的存在,还要设法排除其 他离子的干扰。在学生学习了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物质分离方法后,要帮助学生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