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610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一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剂学 试题 2011年7月 题号 二 三 四 总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表面活性剂增大药物的溶解度,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为( )。 A.增溶剂 B.助溶剂 C.潜溶剂 D.混合溶剂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 )。 A,国家颁布的药品集 B.国家卫生部制定的药品标准 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手册 D.国家记载药品规格和标准的法典 3.在复方碘溶液中,碘化钾为()。 A.助溶剂 B.潜溶剂 C.增溶剂 D.防腐剂 4.关于高分子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分子溶液中加入大量电解质,产生沉淀,称为盐析 B.高分子溶液的黏度与其分子量有关 C.高分子溶液为非均相液体制剂 D.制备高分子溶液首先要经过溶胀过程 2683
试卷代号 座位号 I I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剂学试题 2011 年7 |题号|一|二|三|囚 i总分| |分数 I I I I I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增 大 作用 )。 A. 剂B. c.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 )。 A. B. c. D. 标准 法典 3. 在复 饵 为 A. B. c. D. 4. 溶液 叙述 )。 A. 溶液 沉淀 B. 溶液 量有 c. 溶液 D. 过溶胀过 2683
5.滴眼剂一般为多剂量制剂,常需加入抑菌剂,以下不能作为抑菌剂的是()。 A.尼泊金乙酯 B.硝基苯汞 C.三氯叔丁醇 D.煤酚皂 6.油溶性注射液的灭菌法应选择( )。 A.热压灭菌法 B.火焰灭菌法 C.干热空气灭菌法 D.紫外线灭菌法 7.关于安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光敏感的药物可选用棕色安瓿 B.应具有较低的熔点 C.应具有较高的膨胀系数 D.应具有较高的物理强度 8.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是( )。 A.药物的水溶液 B.对光敏感的药物 C.含油量高的药物 D.具有苦味的药物 9.注射剂的等渗调节剂应选用( )。 A.葡萄糖 B.苯甲酸 C.碳酸氢钠 D.羟苯乙酯 10.有关液体制剂叙述错误的有()。 A.分散度大,吸收快,迅速起效 B.便于分剂量,易于小儿服用 C.可用于内服、外用,尤其适合腔道给药 D.化学稳定性好,储运携带方便 11.热压灭菌所用的蒸汽是()。 A.饱和蒸汽 B.过饱和蒸汽 C.湿饱和蒸汽 D.流通蒸汽 12.普通片剂的崩解时限要求为( )分钟内全部崩解成颗粒并通过筛网。 A.15分钟 B.30分钟 C.45分钟 D.60分钟 13.造成裂片的原因不包括( )。 A.片剂的弹性复原 B.压片速度过慢 C.颗粒细粉过多 D.黏合剂选择不当 14.对于湿热稳定的药物一般选用( )。 A.结晶药物直接压片 B.粉末直接压片 C.干法制粒压片 D.湿法制粒压片 2684
5. 下 不 )。 A. 醋B. c. 氯叔 6. 溶性 射液 应选择 )。 A. 法B. c. 外线灭 7. 叙述 )。 A. 部B. 较低 c. 8. )。 A. 液B. c. 9. 等渗 )。 A. 糖B. c. 氢 纳 泾苯 10. 制 剂 错误 )。 A. 度 大 吸 收 B. 小儿 c. 可用 D. 携带方便 11. 菌所 )。 A. 汽B.过饱 c. 湿饱 12. 普通 )分钟内全部崩解成颗粒并通过筛网。 A. 15 钟B.30 c. 45 钟D.60 13. )。 A. 原B. 过慢 c. 14. 药物 )。 A. 药物 接压 片B. 粉末直接压 c. 2684
15.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A.胃 B.小肠 C.结肠 D.直肠 16.生物等效性试验中受试者例数一般为( )。 A.8~12个 B.12~18个 C.18~24个 D.24~30个 17.适于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一般是( )。 A.单次给药剂量很大的药物 B.药效剧烈的药物 C.抗生素类药物 D.生物半衰期在2~8小时的药物 18.在软膏剂中,用来改善凡士林吸水性的物质是(,)。 A.固体石蜡 B.液体石蜡 C.硅酮 D.羊毛脂 19.体内药物按照一级速度过程进行消除,其消除速度常数的特点是()。 A.消除速度常数为定值,与血药浓度无关 B.消除速度常数与给药次数有关 C.消除速度常数与给药剂量有关 D.消除速度常数不受肝、肾功能改变的影响 20.脂质体常用的的膜材是()。 A.明胶与阿拉伯胶 B.磷脂与胆固醇 C.聚维酮 D.聚乙烯醇 得分 评卷人 二、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每小题4分,共20分) 21.药剂学 22.乳剂 23.注射用水 24.片剂的粘合剂 25.首过效应 2685
B. D. 15. 药物在 肠道 )。 A. 胃B. c. 16. 物等 )。 A. 8-12 个B.12-18 c. 18-24 24-30 17. 成缓 制 剂 )。 A. 物B. 剧 烈 c. 半衰 18. 物质 )。 A. 蜡B. c. 19. 进行 度 常 )。 A. 血药浓度 B. 度 常 次数 c. 除速 量有 D. 除速 功能 20. )。 A. c. 得分|评卷人 二、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每小题 2 0 21. 22. 23. 24. 25. 2685
得分 评卷人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液体药剂中常用的防腐剂有 、对羟基苯甲酸酯 类、 及乙醇和苯扎溴铵等。 27.热原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内毒素,它是由 、脂多糖和 所组 成的复合物。 28.栓剂的制备方法有两种,即 和 29.凡士林分为黄凡士林和 两种,其中后者不能用做眼膏基质。凡士 林吸水性能差,常加人 来改善其吸水性。 30.药物吸收的机理包括:被动扩散、 、促进扩散、 和吞噬。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共30分)】 31.对下列制剂的处方进行分析。(12分) (1)鱼肝油乳剂处方:(6分) 鱼肝油 500ml 阿拉伯胶 125g 西黄耆胶 7g 挥发杏仁油 1ml 糖精钠 0.1g 氯仿 2ml 蒸馏水 适量 共制成 1000ml (2)复方磺胺嘧啶片的处方(6分) 磺胺嘧啶 400g 甲氧苄啶 800g HPMC(3%) 适量 淀粉 80g 硬脂酸镁 3g 共制 1000片 32.简述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环境因素以及稳定化措施。(10分) 33.生物利用度分为哪两种?各自的参比制剂是什么?(8分) 2686
得分|评卷人 三、填空题(每空 1分,共 0分) 所组 、对起基苯甲酸醋 、脂多糖和 、促进扩散、 26. 常用 类、、及乙醇和苯扎澳饺等。 27. 成的复合物。 28. 备方法 29. 者不 能 用 林吸水性能差,常加入来改善其吸水性。 30. 物 吸 机理包括 和吞噬。 得分 i评卷人 四、简答题(共 0分) 31. 制 剂 。(12 (1) 方:(6 鱼肝油 SOOml 阿拉伯胶 125g 西黄香胶 7g 挥发杏仁油 1ml 糖精纳 O. 19 氯仿 2ml 蒸馆水 适量 共制成 1000ml (2) 方(6 磺胶略院 400g 甲氧节院 800g HPMC(3%) 适量 淀粉 80g 硬脂酸续 3g 共制 1000 32. 定化 。(10 33. 利 用 制 剂 (8 2686
试卷代号:261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一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剂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年7月 一、单选题(40分,每小题2分) 1.A 2.D 3.A 4.C 5.D 6.C 7.C 8.A 9.A 10.D 11.A 12.A 13.B 14.D 15.B 16.C 17.D 18.D 19.A 20.B 二、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每小题4分,共20分)】 21.药剂学是研究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科学。 22.乳剂系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中的一种液体,以微滴形式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形成 的非均相液体制剂。 23.注射用水系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24.粘合剂是指使粘性较小的物料聚解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有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 性液体。 25.药物在吸收过程中受到胃肠道中消化液的破坏及黏膜中酶及肝中药物代谢酶等的作 用而造成损失,称为首过效应。 三、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26.苯甲酸与苯甲酸钠 山梨酸 27.磷脂 蛋白质 28.冷压法 热熔法 29.白凡士林 羊毛脂 30.主动转运 胞饮 四、简答题(30分】 31.共12分 (1)鱼肝油乳剂处方:(6分)鱼肝油为主药,阿拉伯胶为乳化剂,西黄耆胶为乳化剂,挥发 杏仁油为矫味剂,糖精钠为矫味剂,氯仿为防腐剂,蒸馏水为溶媒。 2687
试卷代号 2 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剂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 年7 一、单选题 0分,每小题 2分) 1. A 2. D 3. A 4. C 5. D 6. C 7. C 8. A 9.A 10. D 11. A 12. A 13. B 14. D 15. B 16. C 17. D 18. D 19. A 20. B 二、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每小题 4分,共 0分) 21. 研究 技术 综合性应 科学。 22. 两种液体 一 种 分散 的非均相液体制剂。 23. 馆所 24. 解成颗粒 压缩成 粉末 性液体。 25. 物 在 用而造成损失,称为首过效应。 三、填空题 0分,每空 1分) 26. 27. 磷脂 28. 压法 熔法 29. 30. 胞饮 四、简答题 0分) 31. 共12 (1) 方:(6 油 为 乳化 蕾胶 杏仁泊为矫味剂,糖精纳为矫味剂,氯仿为防腐剂,蒸馆水为溶媒。 2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