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题一绪论 专题二客货运量的调查及预测 专题三牵引计算 专题四线路通过能力与输送能力 专题五铁路等级及主要技术标准 专题六区间线路选线概述 专题七区间线路平面设计 专题八区间线路纵断面设计 专题九区间线路个体工程平纵面设计原则 专题十铁路定线 专题十一车站设计 专题十二既有线改建与增建二线设计
专题一绪论 学习目的: 初步引导学生建立铁道工程系统理念,以市场为主导,从技术、经济、 人文角度对铁路勘测设计内容有所了解。 学习内容: 1.铁路作为产品的市场属性定位分析(包括产品的使用价值、主要生 产环节、依托实体说明) 2.铁路选线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及主要解决问题说明。 3.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简介,通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结合国情 引导学生做出一定时期内的交通决策。 4.世界铁路发展史 5.中国铁路建设史(分成建国前、建国后两部分说明,选取典型案列 进行建设经验教训说明,建国前:吴淞、唐胥、新竹(交大发展史),建国 后:成渝、成昆、宝成、兰新、南昆、京九、青藏) 6.铁路基本建设程序(从各阶段核心解决任务进行说明,配套的外业 工作内容和内业重点解决问题) 7.铁路选线基本任务(分别从技术、经济、人文层面进行设计内涵推 进) 8.铁路勘测设计组织形式:总体负责制(14个专业方向,专册)
专题二客货运量的调查及预测 学习目的: 理解客货运量的意义,了解客货运量调查和预测方法,理解设计年度 概念,掌握运量参数计算方法。 学习内容: 1.知识引入 铁路作为产品,必须从市场入手,进行调研。这个市场就是运输市场, 包括客运和货运,基本内容是调查运量大小,此外,还要进一步学会透过 现象看本质:平稳、波动、跳点等,它反映国家产业布局,经济发展趋势 等,因而必须要灵活把握动态市场。 2.客货运量的意义 ①从市场中来—>铁路产品定位 ②到市场中去>铁路产品盈利: ③市场决定一切>技术决策(机会成本分析,技术与经济的综合决 策) 3.客货运量的调查 ①划定吸引范围:划分依据、划分方法: ②货运量调查一>直通和地方汇总得货流示意图:反映行经区域经济 特色: ③客运量调查—>城市属性分析: ④某调查年度客货运量汇总。 4.客货运量的预测:GM法等,设计年度(作用)
5.运量参数指标介绍:货运量、货物周转量、货运密度、货流比、货 运波动系数等
专题三 牵引计算 学习目的: 理解牵引计算的意义,了解牵引计算的完整分析过程,掌握单机牵引 质量计算及检算方法,掌握车辆辆数、车列长度、牵引净载的计算方法。 学习内容: 1.知识引入 铁路作为产品根据市场需求需要提供的运能实现方式可拆解为一列车 的载重和一天内的发车数目,因此首先解决列车载重问题,即牵引质量的 计算,在过程分析中,把握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列车处于行驶状态:二 是最困难路况下的载重。 2.列车纵向受力分析:机车牵引力、列车阻力(基本阻力、附加阻力、 起动阻力)、列车制动力,加算坡度的计算 3.列车合力状态分析:牵引运行、惰力运行、制动运行 4.单机牵引质量计算:计算前提(持续限制上坡道、机车计算速度、 等速运行),计算公式推导,计算结果取整分析 5.牵引质量检算:检算原因,检算内容(到发线有效长检算、起动检 算、车钩强度检算),检算数据分析 6.车辆辆数、车列长度、牵引净载的计算 7.牵引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