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 课前预习: 1、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共17个自然段 2、把下面的生词在文中划出,拼音也要标上。不理解的生词,借助《现代汉语词典》 解决,并把意思写在书本上 际遇抽屉湖光塔影目不转睛似曾相识莫名阿姨 固执稚气十足尘缘白驹过隙弹指一瞬蓦然回首浪漫 zhi b long 掷下迸溅穹隆不胜凉意悄立茫然若失朝夕相处 dian ying zhol 亭亭少女积攒沉淀映衬骤然津津有味呜咽 清晰抽泣小心翼翼校徽影像一掠而过不折不扣 chang yang xiang bing 迷离 足徜徉书垛絮语安详摒弃轻灵 束缚伏案争辩敏感犀利生机勃勃海报 永不厌倦气氛肖像视同仁绅士风度和蔼可亲 1 XIao qiang 怪僻潇洒谈笑风生樯橹灰飞烟灭古朴凝重 Jin tang duo 耳目一新通幽曲径严谨治学流淌舵手衡量 el 玫瑰不系之舟千言万语凝聚安恬依偎撷取 el ei chou char 哺育帆桅 届抚慰惆怅
1 八、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 课前预习: 1、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共 17 个自然段。 2、把下面的生词在文中划出,拼音也要标上。不理解的生词,借助《现代汉语词典》 解决,并把意思写在书本上。 ti sì yí 际 遇 抽 屉. 湖光塔影 目不转睛 似.曾相识 莫 名 阿 姨. zhì chén jū xì tán mò 固 执 稚.气十足 尘. 缘 白驹.过隙. 弹.指一瞬 蓦.然回首 浪 漫 zhì bènɡ qiónɡ qiǎo 掷. 下 迸. 溅 穹. 隆 不胜凉意 悄. 立 茫然若失 朝夕相处 zǎn diàn yìng zhòu jīn yè 亭亭少女 积 攒. 沉 淀. 映. 衬 骤. 然 津.津有味 呜 咽. xī lüè 清 晰. 抽 泣 小心翼翼 校 徽 影 像 一掠.而过 不折不扣 shè chánɡ yánɡ duò xù xiánɡ bìnɡ 迷 离 涉. 足 徜. 徉. 书 垛. 絮. 语 安 详. 摒. 弃 轻 灵 fù xī 束 缚. 伏 案 争 辩 敏 感 犀. 利 生机勃勃 海 报 juàn fēn xiào shēn ǎi 永不厌倦. 气 氛. 肖. 像 一视同仁 绅.士风度 和蔼.可亲 pì xiāo qiánɡ 怪 僻. 潇. 洒 谈笑风生 樯. 橹 灰飞烟灭 古朴凝重 qū jìng jǐn tǎnɡ duò liáng 耳目一新 通幽曲. 径. 严谨.治学 流 淌. 舵. 手 衡 量. gui jì tián wēi xié 玫 瑰. 不系.之舟 千言万语 凝 聚 安 恬. 依 偎. 撷. 取 bǔ wéi jiè wèi chóu chànɡ 哺. 育 帆 桅. 一 届. 抚 慰. 惆. 怅.
3、仔细默读课文,读时你能体会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是怎样一种情感? 4、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两个问题。 教材分析: 1、知识的海洋,教育的启迪,使人的心灵海阔天空,使人的智能充分提高,使人渴 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 2、这篇文章诗意盎然,字里行间透着灵气,作者的心灵跃然纸上。想一想有些话要 是平平实实地说该怎么说,再看看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多读几遍,就会有所感悟 3、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 二、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语汇 2、在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及思想感情的线索 3、让学生领悟人生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三、重点、难点: 1、感情和领会文章的字里行间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的 感情。 2、诵读体味文章诗意盎然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 四、探索资料: 1、作者简介: 田晓菲,天津人,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 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 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近十四岁)时,在天津十 中读初三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 六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 下面是田晓菲发表于1985年第4期《儿童文学》的一首诗
2 3、仔细默读课文,读时你能体会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是怎样一种情感? 答: 4、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两个问题。 ① ②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的海洋,教育的启迪,使人的心灵海阔天空,使人的智能充分提高,使人渴 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 2、这篇文章诗意盎然,字里行间透着灵气,作者的心灵跃然纸上。想一想有些话要 是平平实实地说该怎么说,再看看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多读几遍,就会有所感悟。 3、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 二、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语汇。 2、在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及思想感情的线索。 3、让学生领悟人生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三、重点、难点: 1、感情和领会文章的字里行间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的 感情。 2、诵读体味文章诗意盎然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 四、探索资料: 1、作者简介: 田晓菲,天津人,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 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 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 年十三岁(近十四岁)时,在天津十 三中读初三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 六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 90 周年写的。 下面是田晓菲发表于 1985 年第 4 期《儿童文学》的一首诗
田晓菲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滴纯洁的甘露 很少有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那一一又有什么要紧?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 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十三、四岁 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你准备怎样度过这一段青春时光? (学生交流) 是的,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的青春焕发绚丽的光彩,才能让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 我们现在是十三岁,而十三岁的田晓菲已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了,她四岁就大量接 触文学作品,初一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十三岁就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后来相继获 得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二十九岁时就走上了哈佛的讲台,这一连
3 露 田晓菲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 很少有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那——又有什么要紧?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 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十三、四岁 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你准备怎样度过这一段青春时光? (学生交流) 是的,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的青春焕发绚丽的光彩,才能让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 我们现在是十三岁,而十三岁的田晓菲已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了,她四岁就大量接 触文学作品,初一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十三岁就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后来相继获 得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二十九岁时就走上了哈佛的讲台,这一连
串闪光的足迹,令人惊叹,而当我们看了她在北大90周年校庆时写的文章就能找到 她辉煌经历的答案。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田晓菲,走近北大。 幻灯片① 十三岁的际遇 田晓菲 走近田晓菲 田晓菲,天津人,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 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 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近十四岁)时,在天津十 三中读初三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 六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 幻灯片②走近北大 (二)解题 际遇”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遭遇”(多指好的),机遇、时运,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是指什么呢?(进 北大) (三)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整篇文章,作者都抒发了对北大的深 1、请同学们用心默读全文,圈点出自己欣赏的语句。 2、对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情练诵,力求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3、学生朗读。互评。(重点段落可齐读) 4、再读课文,读时你能体会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是怎样一种情感? 明确:是对北大的依恋和一种热爱、感激之情 决心自由飞翔。 渴望创造。 向往、热爱、感激· (四)梳理课文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以空行为标志。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4 串闪光的足迹,令人惊叹,而当我们看了她在北大 90 周年校庆时写的文章就能找到 她辉煌经历的答案。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田晓菲,走近北大。 幻灯片① 十三岁的际遇 田晓菲 走近田晓菲: 田晓菲,天津人,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 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 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 年十三岁(近十四岁)时,在天津十 三中读初三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 六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 90 周年写的。 幻灯片② 走近北大 (二)解题 “际遇”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遭遇”(多指好的),机遇、时运,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是指什么呢?(进 北大) (三)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整篇文章,作者都抒发了对北大的深 情。 1、请同学们用心默读全文,圈点出自己欣赏的语句。 2、对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情练诵,力求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3、学生朗读。互评。(重点段落可齐读) 4、再读课文,读时你能体会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是怎样一种情感? 明确:是对北大的依恋和一种热爱、感激之情。 决心自由飞翔 。 渴望创造。 向往、热爱、感激…… (四)梳理课文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以空行为标志。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第一部分(第1--5段)写作本文的缘起, 第二部分(第6--12段)北大为每个学子展示了动人的新世界。 第三部分(第13——17段)写我是不系之舟 五)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齐读。读后给每一段起一个小标题 明确:①初知北大七岁的梦想幻灯片③ ②初见北大十岁的信心 ③奇妙尘缘十三岁的际遇实现童年梦想幻灯片④ ④年龄感情变化十六岁的回顾初到北大的浪漫与新奇 ⑤沉淀话语两年后的成长与成熟 2、勾画第一部分中表现作者对北大感情的语句,划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要体会涌 动在作者心中的感情。 生答略。 3、作者进入北大两年来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试用原文回答。 明确:刚入校 脑子的浪漫念头 对什么都充满兴趣和好奇 入校两年后的秋天 成熟的季节 见到新生“怅然若失” 5、齐读第5段最后一句话,说说它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启了下文。 小结:幼年时便充满自信要进北京大学,13岁的少年终于圆了北大梦。两年的北大学 生生活使她要写出积攒下来的许多话。 (六)布置作业 l、抄写生词2遍。 第二课时 (一)研读第二部分 作者由一个满脑子都是浪漫念头,对什么都充满兴趣和好奇的小姑娘成为一个成
5 第一部分(第 1——5 段)写作本文的缘起。 第二部分(第 6——12 段)北大为每个学子展示了动人的新世界。 第三部分(第 13——17 段)写我是不系之舟。 (五)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齐读。读后给每一段起一个小标题。 明确:①初知北大 七岁的梦想 幻灯片③ ②初见北大 十岁的信心 ③奇妙尘缘 十三岁的际遇 实现童年梦想 幻灯片④ ④年龄感情变化 十六岁的回顾 初到北大的浪漫与新奇 ⑤沉淀话语 两年后的成长与成熟 2、勾画第一部分中表现作者对北大感情的语句,划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要体会涌 动在作者心中的感情。 生答略。 3、作者进入北大两年来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试用原文回答。 明确:刚入校 • 一脑子的浪漫念头 • “对什么都充满兴趣和好奇” 入校两年后的秋天 • 成熟的季节 • 见到新生“怅然若失” 5、齐读第 5 段最后一句话,说说它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启了下文。 小结:幼年时便充满自信要进北京大学,13 岁的少年终于圆了北大梦。两年的北大学 生生活使她要写出积攒下来的许多话。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 2 遍。 第二课时 (一)研读第二部分 作者由一个满脑子都是浪漫念头,对什么都充满兴趣和好奇的小姑娘成为一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