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隧道工程 Tunnel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09911142 课程类别:专业拓展平台课程/选修课 适用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 课程学时:36学时 课程学分:1学分 修读学期:第6学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质学与土力学、工 程地质、工程弹性力学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通过隧道工程的学习,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隧道工程学科领城 内的专业理论与工程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 养,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熟练解决道路桥梁与渡河工 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支撑毕业要求1.2】 课程目标2:本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对隧道工程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工程核心技术的 把握,主要围绕交通隧道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勘测设计、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围 岩分类与围岩压力、衬砌结构的设计与计算、隧道施工方法与工艺、新奥法理论与 技术、高速铁路隧道的基本知识、隧道施工管理展开学习。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养 ,能够从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领域的设计、施工、检测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初步 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支撑半业要求3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维目标 支撑的华业要求 支裸的华业要求指标底 课柱目标1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字、1.2掌提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站构力学、道路工程 1
——1——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隧道工程 Tunnel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09911142 课程类别:专业拓展平台课程/选修课 适用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 课程学时:36学时 课程学分:1学分 修读学期:第6学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质学与土力学、工 程地质、工程弹性力学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通过隧道工程的学习,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隧道工程学科领域 内的专业理论与工程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 养,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熟练解决道路桥梁与渡河工 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支撑毕业要求1.2】 课程目标2:本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对隧道工程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工程核心技术的 把握,主要围绕交通隧道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勘测设计、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围 岩分类与围岩压力、衬砌结构的设计与计算、隧道施工方法与工艺、新奥法理论与 技术、高速铁路隧道的基本知识、隧道施工管理展开学习。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养 ,能够从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领域的设计、施工、检测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初步 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支撑毕业要求3.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 1.2 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道路工程
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材科、测童学、钻构设计原理、土质学与土力学、路 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基路面工程、基础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动测设计等 问题。 解决复杂道路桥果与流河工在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利 应用能力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 够设计什对算每工促问题 的解决方室,设计满足特 的系结。单元【都 3.1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设计满 谋柱目标2 件)或工艺流柱,并能 足道路桥与腹河工程需求的琳构、构件、节点及 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 施工工艺流程, 识,考虑社会、健康、安 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深雅内容 教学方法 支排的裸准目标学时安棒 第一章论及隧道工程动测设计 讲投法 课程目标1、2 4 第二章隧道主休建筑站枸 讲授法、专题研讨 课程目标1、2 4 第三章隧道附属建就 讲设法、专题研讨 课柱目标1、2 2 第四章隧道岩分与国岩压力 讲投法、专题研讨 课程目标1、2 2 第五章隧道衬岛性构计算 讲按法、案例教李 课程目标1、2 6 第六章碰道滋工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 误程月标1、2 4 第七章隧道矿山法花工基本作出 讲授法、案例教呼 深在目标1、2 4 第入章隧道施工铺助作业 讲授法、案例教孕 课程目标1、2 2 第九章新奥法 讲授法、案例教今 误位目标1、2 4 第十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讲投法 深程目标1、2 2 第十一章隧道施工组织与管理 讲设法 课程目标1、2 2 合计 36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绪论及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隧道工程的学习内容、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特点: 2
——2—— 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 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 问题。 材料、测量学、结构设计原理、土质学与土力学、路 基路面工程、基础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等 解决复杂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和 应用能力。 课程目标 2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 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 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 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 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 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 识,考虑社会、健康、安 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 等因素。 3.1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 足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需求的结构、构件、节点及其 施工工艺流程。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支撑的课程目标 学时安排 第一章 绪论及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4 第二章 隧道主体建筑结构 讲授法、专题研讨 课程目标 1、2 4 第三章 隧道附属建筑 讲授法、专题研讨 课程目标 1、2 2 第四章 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 讲授法、专题研讨 课程目标 1、2 2 第五章 隧道衬砌结构计算 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 1、2 6 第六章 隧道施工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 1、2 4 第七章 隧道矿山法施工基本作业 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 1、2 4 第八章 隧道施工辅助作业 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 1、2 2 第九章 新奥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 1、2 4 第十章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2 第十一章 隧道施工组织与管理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2 合计 36 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 绪论及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隧道工程的学习内容、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特点;
2.了解铁路及公路隧道、地下铁道等隧道工程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3.掌握隧道位置与线路的关系及选择方法、洞口位置选定、隧道线路设计。 【学习内容】 1.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 2.隧道工程的特点与历史发展: 3.隧道工程地质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4.隧道位置与线路的关系及选择方法: 5.洞口位置合理选定以及隧道线路设计: 6.隧道方案的比较。 【学习重点】 1,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2.隧道工程勘测的重要性: 3.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学习难点】 L隧道工程勘测方法的选择、实施的方法,以及勘察成果的分析。 2.按地形地质条件选择、按线路类别选择隧道位置。 第二章隧道主体建筑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内部结构工程均采用分段分层施工,结构施工完成,确保基坑稳定: 2.理解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 3.掌握隧道断面形状及设计原则,隧道的坡道形式、坡度大小、坡段连接,隧道 建筑限界。 【学习内容】 1.隧道限界与净空的关系: 2.隧道衬砌断面设计: 3.隧道洞身支护结构: 4.洞门结构及明洞结构。 【学习重点】 1.隧道限界与净空: 3
——3—— 2.了解铁路及公路隧道、地下铁道等隧道工程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3.掌握隧道位置与线路的关系及选择方法、洞口位置选定、隧道线路设计。 【学习内容】 1.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 2.隧道工程的特点与历史发展; 3.隧道工程地质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4.隧道位置与线路的关系及选择方法; 5.洞口位置合理选定以及隧道线路设计; 6.隧道方案的比较。 【学习重点】 1.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2.隧道工程勘测的重要性; 3.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学习难点】 1.隧道工程勘测方法的选择、实施的方法,以及勘察成果的分析。 2.按地形地质条件选择、按线路类别选择隧道位置。 第二章 隧道主体建筑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内部结构工程均采用分段分层施工,结构施工完成,确保基坑稳定; 2.理解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 3.掌握隧道断面形状及设计原则,隧道的坡道形式、坡度大小、坡段连接,隧道 建筑限界。 【学习内容】 1.隧道限界与净空的关系; 2.隧道衬砌断面设计; 3.隧道洞身支护结构; 4.洞门结构及明洞结构。 【学习重点】 1.隧道限界与净空;
2.隧道洞身支护结构: 3.隧道洞门结构。 【学习难点】 1.不同隧道结构的适用条件及其比较。 2.隧道洞门断面的设计方法。 第三章隧道附属建筑 【学习目标】 1.了解铁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各种附属建筑物,掌握它们的特定作用: 2.了解隧道防排水设施的类型与设置。 【学习内容】 L.铁路隧道附属建筑: 2.公路隧道附属建筑: 3.隧道防排水设施。 【学习重点】 1,隧道防排水设施的设计: 2.铁路隧道与公路隧道附属建筑的联系和区别。 【学习难点】 1隧道防排水设施的设计思路与方法的选用 第四章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 【学习目标】 1.掌握隧道围岩的概念、围岩的工程性质及围岩的稳定性: 2.掌握围岩分级的工程目的及分级方法: 3.掌握围岩压力与隧道结构的关系及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 【学习内容】 1.隧道围岩的概念与工程性质; 2.围岩的稳定性: 3.围岩分类: 4.围岩压力。 【学习重点】
——4—— 2.隧道洞身支护结构; 3.隧道洞门结构。 【学习难点】 1.不同隧道结构的适用条件及其比较。 2.隧道洞门断面的设计方法。 第三章 隧道附属建筑 【学习目标】 1.了解铁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各种附属建筑物,掌握它们的特定作用; 2.了解隧道防排水设施的类型与设置。 【学习内容】 1.铁路隧道附属建筑; 2.公路隧道附属建筑; 3.隧道防排水设施。 【学习重点】 1.隧道防排水设施的设计; 2.铁路隧道与公路隧道附属建筑的联系和区别。 【学习难点】 1.隧道防排水设施的设计思路与方法的选用。 第四章 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 【学习目标】 1.掌握隧道围岩的概念、围岩的工程性质及围岩的稳定性; 2.掌握围岩分级的工程目的及分级方法; 3.掌握围岩压力与隧道结构的关系及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 【学习内容】 1.隧道围岩的概念与工程性质; 2.围岩的稳定性; 3.围岩分类; 4.围岩压力。 【学习重点】
1,隧道国岩稳定性的确定; 2.围岩分级方法: 3.围岩压力的确定在隧道、地下工程中的运用。 【学习难点】 1.围岩的稳定性分析: 2.围岩围压的计算与分析: 3.隧道结构与围压的力学关系。 第五章隧道村砌结构计算 【学习目标】 1.掌握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讨论结构力学方法与岩体力学方法的适用性及 处理特点: 2.掌握隧道洞门结构计算、隧道抗震计算。 【学习内容】 1.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 2.结构力学方法: 3.岩体力学方法; 4.隧道洞门计算: 5.隧道抗震计算 【学习重点】 1.隧道结构体系的两种计算模型: 2.隧道洞门的力学计算: 3.隧道结构体内的应力状态分布。 【学习难点】 1.隧道结构的计算分析与工程运用; 2.隧道抗震分析与计算: 第六章隧道施工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属于矿山法范畴的施工方法,如新奥法施工方法、传统矿山法: 2.掌握洞口段施工方法、明洞施工方法、辅助施工措施及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工。 5
——5—— 1.隧道围岩稳定性的确定; 2.围岩分级方法; 3.围岩压力的确定在隧道、地下工程中的运用。 【学习难点】 1.围岩的稳定性分析; 2.围岩围压的计算与分析; 3.隧道结构与围压的力学关系。 第五章 隧道衬砌结构计算 【学习目标】 1.掌握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讨论结构力学方法与岩体力学方法的适用性及 处理特点; 2.掌握隧道洞门结构计算、隧道抗震计算。 【学习内容】 1.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 2.结构力学方法; 3.岩体力学方法; 4.隧道洞门计算; 5.隧道抗震计算; 【学习重点】 1.隧道结构体系的两种计算模型; 2.隧道洞门的力学计算; 3.隧道结构体内的应力状态分布。 【学习难点】 1.隧道结构的计算分析与工程运用; 2.隧道抗震分析与计算; 第六章 隧道施工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属于矿山法范畴的施工方法,如新奥法施工方法、传统矿山法; 2.掌握洞口段施工方法、明洞施工方法、辅助施工措施及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