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主要内容提要 ★城市居住问题 ★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 ★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 ★城市居住用地指标 ★城市旧居住区的改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于学文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于学文 1 第七讲 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主要内容提要 ★ 城市居住问题 ★ 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 ★ 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 ★ 城市居住用地指标 ★ 城市旧居住区的改建
、城市居住问题 居民是城市的主人,居民的生活是城市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城市生 活居住体系包括两个层次:住宅(家庭生活单元)、居住区(社区 多个家庭的组合、社交活动) 1、城市居住问题 我国城市住宅发展情况 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 50年代197819851990199219942000 4.3M2/人3.750687.175>10 1986年第一次全国房屋普查结果表明,全国1/4位缺房户、无房户、生活不 便户(人均小于4M、老少三代同堂、成年未婚男女分不开等) 我国住宅建设投资比例的发展 19491978年1979—198919912000 0.78% 10%3.67%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正常投资比例为5%,小于3%时,是会出现住宅问题的 临界点
一、城市居住问题 居民是城市的主人,居民的生活是城市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城市生 活居住体系包括两个层次:住宅(家庭生活单元)、居住区(社区、 多个家庭的组合、社交活动) • 1、城市居住问题 – 我国城市住宅发展情况 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 50年代 1978 1985 1990 1992 1994 2000 4.3M2 /人 3.7 5.0 6.8 7.1 7.5 >10 1986年第一次全国房屋普查结果表明,全国1/4位缺房户、无房户、生活不 便户(人均小于4M2、老少三代同堂、成年未婚男女分不开等)。 我国住宅建设投资比例的发展 1949—1978年 1979—1989 1991 2000 0.78% 1.0% 3.67% > 5%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正常投资比例为5%,小于3%时,是会出现住宅问题的 临界点
国际居住标准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孙中山 最低标准:每人一个床 文明标准:每户一套房 舒适标准:每人一个房间 豪华标准:每人一套房 现在我国正朝着舒适标准努力,争取每户一套房,每人一间 房 住宅制度的改革
– 国际居住标准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孙中山 • 最低标准:每人一个床 • 文明标准:每户一套房 • 舒适标准:每人一个房间 • 豪华标准:每人一套房 现在我国正朝着舒适标准努力,争取每户一套房,每人一间 房。 – 住宅制度的改革
二、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 城市居住区的类型 按所处位置分类 城市型居住区 城市功能用地的一部分,相对集中的居住用地,与城市其它功 能用地相连,不含居住区以上级公共设施 独立工矿型居住区 独立性较强,与城市其它功能用地距离较远,含有部分居住区 以上级公共设施(医院、商业服务、公园等) 按建设条件分类 新建居住区 按照规划标准进行建设的新型居住区 旧居住区 城市内部原有的、相对集中的居住用地,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二、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 • 1、城市居住区的类型 – 按所处位置分类 • 城市型居住区 城市功能用地的一部分,相对集中的居住用地,与城市其它功 能用地相连,不含居住区以上级公共设施 • 独立工矿型居住区 独立性较强,与城市其它功能用地距离较远,含有部分居住区 以上级公共设施(医院、商业服务、公园等) – 按建设条件分类 • 新建居住区 按照规划标准进行建设的新型居住区 • 旧居住区 城市内部原有的、相对集中的居住用地,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2、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 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聚居地 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具有 定人口规模、配有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 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 居地 住宅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道路用地 公共绿地 用地平衡表
• 2、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 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聚居地 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具有 一定人口规模、配有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 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 居地。 – 住宅用地 – 公共设施用地 – 道路用地 – 公共绿地 – 用地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