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副作用是指E A.受药物刺激后产生的异常反应 B.停药后残存的生物效应 C.用药后给病人带来的不适反应 D.用药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引起的反应 E.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2.副作用的产生是由于D A.病人的特异性体质 B.病人的肝肾功能不良 C.病人的遗传变异 D.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E.药物的安全范围小 3.阿托品治疗胃肠痉挛时的口干称药物的邹 A.毒性反应 B.副作用 C.治疗作用 D.变态反应 E.后遗效应 4.服用巴比妥类药物斤次晨的“宿醉“现象称为药物的C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后遗效应 D.变态反应 E.特异质反应 5.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肾上腺皮质菱缩,停药后难恢复的现象称为药物的邮 A.副作用 B.后遗效应 C.变态反应 D.特异质反应
1.副作用是指E A.受药物刺激后产生的异常反应 B.停药后残存的生物效应 C.用药后给病人带来的不适反应 D.用药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引起的反应 E.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2.副作用的产生是由于D A.病人的特异性体质 B.病人的肝肾功能不良 C.病人的遗传变异 D.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E.药物的安全范围小 3.阿托品治疗胃肠痉挛时的口干称药物的B A.毒性反应 B.副作用 C.治疗作用 D.变态反应 E.后遗效应 4.服用巴比妥类药物斤次晨的"宿醉"现象称为药物的C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后遗效应 D.变态反应 E.特异质反应 5.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停药后难恢复的现象称为药物的B A.副作用 B.后遗效应 C.变态反应 D.特异质反应
E.停药反应 6.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称为药物的E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后遗效应 D.停药反应 E.变态反应 8.感染病人给予抗生素杀灭体内病原微生物为D A.全身治疗 B.对症治疗 C.局部治疗 D.对因治疗 E.补充治疗 9.部分激动剂的特点是A A.与受体的亲和力强,内在活性较弱 B.与受体的亲和力弱,内在活性较强 C.与受体的亲和力弱,内在活性较弱 D.被结合的受体只能一部分被活化 E.能部分增强激动药的生理效应 10.受体拮抗剂的特点是,与受体D A.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B.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C.有亲和力,有较弱的内在活性 D.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E.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11.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动或阻断受体取决于药物的 A.效应强度 B.内在活性 C.亲和力 D.脂溶性
E.停药反应 6.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称为药物的E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后遗效应 D.停药反应 E.变态反应 8.感染病人给予抗生素杀灭体内病原微生物为D A.全身治疗 B.对症治疗 C.局部治疗 D.对因治疗 E.补充治疗 9.部分激动剂的特点是A A.与受体的亲和力强,内在活性较弱 B.与受体的亲和力弱,内在活性较强 C.与受体的亲和力弱,内在活性较弱 D.被结合的受体只能一部分被活化 E.能部分增强激动药的生理效应 10.受体拮抗剂的特点是,与受体D A.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B.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C.有亲和力,有较弱的内在活性 D.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E.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11.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动或阻断受体取决于药物的B A.效应强度 B.内在活性 C.亲和力 D.脂溶性
E.解离常数 12.药物的内在活性是指E 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 B.药物脂溶性的强弱 C.药物水溶性的大小 D.药物与受体亲和力的高低 E.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 13.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B A.ED50与LD50的比值 B.LD50与ED50的比值 C.LD50与ED50的差 D.ED95与LD5的比值 E.LD5与ED95的比值 14.药物的小数致死量(LD50)是指B A.杀死半数病原微生物的药物剂量 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 C.致死剂量的一半 D.使半数动物产生毒性的药物剂量 E.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的一半 15.药物的小数有效量(ED50)是指D A.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 B.达到50%有效血药浓度的剂量 C.与50%受体结合的剂量 D.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剂量 E.引起50%动物中毒的剂量 16.药物的安全范围是指E A.最小有效量与最小致死量间的距离 B.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的距离 C.最小中毒量与最小有效量间的距离 D.有效剂量的范围
E.解离常数 12.药物的内在活性是指E 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 B.药物脂溶性的强弱 C.药物水溶性的大小 D.药物与受体亲和力的高低 E.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 13.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B A.ED50与LD50的比值 B.LD50与ED50的比值 C.LD50与ED50的差 D.ED95与LD5的比值 E.LD5与ED95的比值 14.药物的小数致死量(LD50)是指B A.杀死半数病原微生物的药物剂量 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 C.致死剂量的一半 D.使半数动物产生毒性的药物剂量 E.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的一半 15.药物的小数有效量(ED50)是指D A.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 B.达到50%有效血药浓度的剂量 C.与50%受体结合的剂量 D.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剂量 E.引起50%动物中毒的剂量 16.药物的安全范围是指E A.最小有效量与最小致死量间的距离 B.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的距离 C.最小中毒量与最小有效量间的距离 D.有效剂量的范围
E.TD5与ED95之间的距离 17.受体是D A.配体的一种 B.酶 C.第二信使 D.蛋白质 E.神经递质 18.关于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D A.药物都是通过激动或阻断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 B.受体的数目是固定不变的 C.受体只存在于细胞膜上 D.受体是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 E.受体只存在于细胞核 19.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指C A.既有对因治疗作用,又有对症治疗作用 B.既有副作用,又有毒性作用 C.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 D.既有局部作用,又有全身作用 E.既有原发作用,又有继发作用 20.下列哪项不是第二信使E A.cAMF B.Ca2+ C.cGMIP D.磷脂酰肌醇 E.ACh 21.部分激动剂的特点为D A.与受体亲和力高而无内在活性 B.与受体亲和力高有内在活性 C.具有一定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弱,增加剂量后内在活性增强 D.有亲和力,内在活性弱,低剂量产生激动效应,高剂量可拮抗激动剂的作用
E.TD5与ED95之间的距离 17.受体是D A.配体的一种 B.酶 C.第二信使 D.蛋白质 E.神经递质 18.关于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D A.药物都是通过激动或阻断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 B.受体的数目是固定不变的 C.受体只存在于细胞膜上 D.受体是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 E.受体只存在于细胞核 19.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指C A.既有对因治疗作用,又有对症治疗作用 B.既有副作用,又有毒性作用 C.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 D.既有局部作用,又有全身作用 E.既有原发作用,又有继发作用 20.下列哪项不是第二信使E A.cAMP B.Ca2+ C.cGMP D.磷脂酰肌醇 E.ACh 21.部分激动剂的特点为D A.与受体亲和力高而无内在活性 B.与受体亲和力高有内在活性 C.具有一定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弱,增加剂量后内在活性增强 D.有亲和力,内在活性弱,低剂量产生激动效应,高剂量可拮抗激动剂的作用
E.无亲和力也无内在活性 22.量反应是指D A.以数量的分级来表示群体反应的效应强度 B.在某一群体中某一效应出现的频 C.以数量的分级来表示群体中某一效应出现的频率 D.以数量的分级来表示个体反应的效应强度 E.以上说法全不对 23.药物的内在活性(效应力)是指B 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 B.药物激动受体的能力 C.药物水溶性大小 D.药物对受体亲和力高低 E。药物脂溶性强弱 24.不良反应不包括C A.副作用 B.变态反应 C.戒断效应 D.后遗效应 E.继发反应 25.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C A.群体中半数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 B.群体中有50个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 C.群体中有一半个体死亡的剂量 D.群体中有一半以上个体死亡的剂量 E.以上说法均不对 26.关于受体的概念正确的是E A.与配体结合无饱和性 B.与配体结合不可逆性 C.结合配体的结构多样性 D.位于细胞核上的基因片断
E.无亲和力也无内在活性 22.量反应是指D A.以数量的分级来表示群体反应的效应强度 B.在某一群体中某一效应出现的频率 C.以数量的分级来表示群体中某一效应出现的频率 D.以数量的分级来表示个体反应的效应强度 E.以上说法全不对 23.药物的内在活性(效应力)是指B 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 B.药物激动受体的能力 C.药物水溶性大小 D.药物对受体亲和力高低 E.药物脂溶性强弱 24.不良反应不包括C A.副作用 B.变态反应 C.戒断效应 D.后遗效应 E.继发反应 25.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C A.群体中半数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 B.群体中有50个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 C.群体中有一半个体死亡的剂量 D.群体中有一半以上个体死亡的剂量 E.以上说法均不对 26.关于受体的概念正确的是E A.与配体结合无饱和性 B.与配体结合不可逆性 C.结合配体的结构多样性 D.位于细胞核上的基因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