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 教学方法:单班授课,师生比1:67。 1.通过课堂提问回顾已学习内容。 2.通过批改作业检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理解情况。 教学 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教学课件。 思考 题及 1)桂枝汤用法中啜粥的意义。 阅读 材料 2) 麻杏石甘汤“有汗”、“无汗”分别代表的意义。 3)败毒散中人参的配伍意义有几方面? 题后记 授课教师:刘雯度 系主任:李鹏 2014年8月26日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4一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方剂学 专业、班级:中药本12 章节 题目 第三章泻下剂(2学时) 1)熟悉泻下剂的概念、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 2)掌握大承气汤等4首方剂: 目的 3)熟悉新加黄龙汤; 4)了解济川煎
教学 组织 教学方法:单班授课,师生比 1:67。 1.通过课堂提问回顾已学习内容。 2.通过批改作业检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理解情况。 教学 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教学课件。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 桂枝汤用法中啜粥的意义。 2) 麻杏石甘汤“有汗”、“无汗”分别代表的意义。 3) 败毒散中人参的配伍意义有几方面?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刘雯霞 系主任:李鹏 2014 年 8 月 26 日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方剂学 专业、班级:中药本 12 章节 题目 第三章 泻下剂 (2 学时) 教学 目的 1) 熟悉泻下剂的概念、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2) 掌握大承气汤等 4 首方剂; 3) 熟悉新加黄龙汤; 4) 了解济川煎
1)泻下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10) 教学 内容 2)寒下剂掌握大承气汤。(20) 3) 温下剂掌握温脾汤。(15) 时间 4)润下剂熟悉麻子仁丸,了解济川煎。(15) 分配 5)逐水剂掌握十枣汤。(10) 6)攻补兼施剂,熟悉新加黄龙汤。(20) 重点重点:掌握大承气汤;行气药对泻下药的增效作用: 难点 及 难点:通过配伍不同的药物,大黄泻下作用的多向性(寒下,温下,润 对策 下和攻补兼施);大黄不同煎煮方法(后下及与其它药物同煎)对药效的 影响。 对策:用多媒体、板书讲解,结合临床实际 教学 教学方法:单班授课,师生比1:67。 组织 1.通过课堂提问回顾已学习内容。 2.通过批改作业检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理解情况。 教学 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教学课件。 思考 腰及 1)太阳病发热与阳明潮热的不同。 2)脾约证大便干结与热结便秘的区别。 公 授课教师:刘受鬟 系主任:李鹏 2014年8月26日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4一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方剂学 专业、班级:中药本12 章节 题目 第四章和解剂(2学时)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 泻下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10’) 2) 寒下剂掌握大承气汤。(20’) 3) 温下剂掌握温脾汤。(15’) 4) 润下剂熟悉麻子仁丸,了解济川煎。(15’) 5) 逐水剂掌握十枣汤。(10’) 6) 攻补兼施剂,熟悉新加黄龙汤。(20’)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掌握大承气汤;行气药对泻下药的增效作用; 难点:通过配伍不同的药物,大黄泻下作用的多向性(寒下,温下,润 下和攻补兼施);大黄不同煎煮方法(后下及与其它药物同煎)对药效的 影响。 对策:用多媒体、板书讲解,结合临床实际。 教学 组织 教学方法:单班授课,师生比 1:67。 1.通过课堂提问回顾已学习内容。 2.通过批改作业检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理解情况。 教学 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教学课件。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 太阳病发热与阳明潮热的不同。 2) 脾约证大便干结与热结便秘的区别。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刘雯霞 系主任:李鹏 2014 年 8 月 26 日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方剂学 专业、班级:中药本 12 章节 题目 第四章 和解剂 (2 学时)
1)熟悉和解剂的概念、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2)掌握小柴胡汤等3首方剂: 3)熟悉蒿芩清胆汤等2首方剂: 4)了解痛泻要方】 1)和解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15) 2)和解少阳剂掌握小柴胡汤,熟悉蒿芩清胆汤。(25) 时间 3)调和肝脾剂掌握逍遥散,熟悉四逆散,了解痛泻要方。(25) 分配 4)调和肠胃剂掌握半夏泻心汤。(25) 重点 重点:和解少阳法的组方结构。 难点 及 难点: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证候的机理。 对策 教学方法:单班授课,师生比1:67。 1.通过课堂提问回顾已学习内容。 2.通过批改作业检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理解情况。 对策:用多媒体、板书讲解,结合临床实际。 教学 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教学课件。 思考 题及 为什么中医有“有和方,无和药”之说?你是如何理解中医学有关方剂 阅读 材料 配伍理论的? 题后记 投课教师:刘受度 系主任:李鹏 2014年8月26日
教学 目的 1) 熟悉和解剂的概念、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2) 掌握小柴胡汤等 3 首方剂; 3) 熟悉蒿芩清胆汤等 2 首方剂; 4) 了解痛泻要方。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 和解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15’) 2) 和解少阳剂掌握小柴胡汤,熟悉蒿芩清胆汤。(25’) 3) 调和肝脾剂掌握逍遥散,熟悉四逆散,了解痛泻要方。(25’) 4) 调和肠胃剂掌握半夏泻心汤。(25’)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和解少阳法的组方结构。 难点: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证候的机理。 教学 组织 教学方法:单班授课,师生比 1:67。 1.通过课堂提问回顾已学习内容。 2.通过批改作业检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理解情况。 对策:用多媒体、板书讲解,结合临床实际。 教学 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教学课件。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为什么中医有“有和方,无和药”之说?你是如何理解中医学有关方剂 配伍理论的?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刘雯霞 系主任:李鹏 2014 年 8 月 26 日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4一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方剂学 专业、班级:中药本12 章节 目 第五章清热剂(6学时) 1)熟悉清热剂的概念、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目 2)掌握白虎汤等9首方剂: 的 3 熟悉凉膈散等2首方剂: 4)了解竹叶石膏汤等4首方剂. 1)清热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30') 教学 内容 2)清气分热剂掌握白虎汤,了解竹叶石膏汤。(40) 及 3)清营凉血剂掌握清营汤、犀角地黄汤。(45) 时间 4)清热解毒剂掌握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熟悉凉膈散。(45) 分配 气血两清剂了解清瘟败毒饮。(30) 6)清脏腑热剂掌握龙胆泻肝汤、导赤散、清胃散、白头翁汤,熟悉玉女 煎,了解泻白散。(40) 刀清虚热剂了解青蒿鳖甲汤。(40) 重点 点 重点:清热各法的组方原理及基本结构,掌握重点方剂的配伍特点; 难点:“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真须凉血散血”三法及 对策 其对相关清热方剂应用的指导意义。 对策:用多媒体、板书讲解,结合临床实际 教学方法:单班授课,师生比1:67。 1.通过课堂提问回顾已学习内容。 2.通过批改作业检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理解情况。 教学 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教学课件 通过对白虎汤的学习,你是如何理解其退热(清热)机理的?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方剂学 专业、班级:中药本 12 章节 题目 第五章 清热剂 (6 学时) 教学目 的 1) 熟悉清热剂的概念、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2) 掌握白虎汤等 9 首方剂; 3) 熟悉凉膈散等 2 首方剂; 4) 了解竹叶石膏汤等 4 首方剂。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 清热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30’) 2) 清气分热剂掌握白虎汤,了解竹叶石膏汤。(40’) 3) 清营凉血剂掌握清营汤、犀角地黄汤。(45’) 4) 清热解毒剂掌握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熟悉凉膈散。(45’) 5) 气血两清剂了解清瘟败毒饮。(30’) 6) 清脏腑热剂掌握龙胆泻肝汤、导赤散、清胃散、白头翁汤,熟悉玉女 煎,了解泻白散。(40’) 7) 清虚热剂了解青蒿鳖甲汤。(40’)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清热各法的组方原理及基本结构,掌握重点方剂的配伍特点; 难点:“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真须凉血散血”三法及 其对相关清热方剂应用的指导意义。 对策:用多媒体、板书讲解,结合临床实际。 教学 组织 教学方法:单班授课,师生比 1:67。 1.通过课堂提问回顾已学习内容。 2.通过批改作业检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理解情况。 教学 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教学课件。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通过对白虎汤的学习,你是如何理解其退热(清热)机理的?
题后记 授课教师:刘受厦 系主任:李鹏 2014年8月26日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4一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方剂学 专业、班级:中药本12 章节 题目 第七章温里剂(2学时) 温里剂的概念、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的 掌握理中丸等3首方剂: 熟悉吴茱萸汤等2首方剂。 温里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15) 温中祛寒剂掌握理中丸,熟悉吴茱萸汤、小建中汤。(35) 回阳救逆剂掌握四逆汤。(20) 温经散寒剂掌握当归四逆汤。(20) 重点 难点 重点:温里剂的组方原理及基本结构; 对策 难点:四逆汤与四逆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对策:用多媒体、板书讲解,结合临床实际。 教 教学方法:单班授课,师生比1:67。 1.通过课堂提问回顾已学习内容 2.通过批改作业检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理解情况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刘雯霞 系主任:李鹏 2014 年 8 月 26 日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方剂学 专业、班级:中药本 12 章节 题目 第七章 温里剂 (2 学时) 教学目 的 温里剂的概念、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掌握理中丸等 3 首方剂; 熟悉吴茱萸汤等 2 首方剂。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温里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15’) 温中祛寒剂掌握理中丸,熟悉吴茱萸汤、小建中汤。(35’) 回阳救逆剂掌握四逆汤。(20’) 温经散寒剂掌握当归四逆汤。(20’)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温里剂的组方原理及基本结构; 难点:四逆汤与四逆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对策:用多媒体、板书讲解,结合临床实际。 教学 组织 教学方法:单班授课,师生比 1:67。 1.通过课堂提问回顾已学习内容。 2.通过批改作业检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理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