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对象上的进一步深入、素描表现的深入与整体性。 2、敦学基本要求:掌握花饰、浮雕、柱头、头部五官石膏模型明暗写生,在写生实践中进一 步理解掌握素描的明暗表现方式基本规律。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对明暗素描难度提升练习,难点是石膏人像五官的明暗写生, 4、教学建议:本章是重要章节,课程训练实际操作中以静物、室内写生训练为主。 第五章:静物写生 1、基本内容:本阶段教学首先包括前阶段教学的诸项讲授内容,同时又是这些内容在色调更 丰富的实物写生中的进一步深入、静物布置的构图分析、静物写生的取景与构图、“质感”分析 与表现、色调变化的规律与表现、静物写物的表现技巧。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静物写生的取景与构图、“质感”分析与表现、色调变化的规律与表现。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静物明暗变化规律的表现,难点是不同材质物体的质感表现。 4、教学建议:多媒体教学讲述基本原理,结合大量优秀图片培养学生感性认识。在作业训练 中中贯彻运用基本原理。 第六章:室内环境写生 1、基本内容:室内环境写生的取景与构图、室内环境的比例、透视关系之把握与空间关系之表 现、室内环境写生对光色调的处理、写生的步骤与技巧。 2、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室内环境的比例、透视关系,把握与空间关系之表现以及室内环 境写生对光色调的处理。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空间透视关系的表现,难点是复杂的光影关系的处理。 4、教学建议:应用多媒体教学,大量接触视觉图片资料,使学生对空间的表现有更直观的了 解。 第七章:建筑局部写生 1、基本内容:建筑局部写生之取景与构图、建筑局部的比例、透视关系之把捏与光线、形体 之表现、建筑局部写生之步骤与技巧。 3
3 写生对象上的进一步深入、素描表现的深入与整体性。 2、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花饰、浮雕、柱头、头部五官石膏模型明暗写生,在写生实践中进一 步理解掌握素描的明暗表现方式基本规律。 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对明暗素描难度提升练习,难点是石膏人像五官的明暗写生。 4、 教学建议:本章是重要章节,课程训练实际操作中以静物、室内写生训练为主。 第五章:静物写生 1、基本内容:本阶段教学首先包括前阶段教学的诸项讲授内容,同时又是这些内容在色调更 丰富的实物写生中的进一步深入、静物布置的构图分析、静物写生的取景与构图、“质感”分析 与表现、色调变化的规律与表现、静物写物的表现技巧。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静物写生的取景与构图、“质感”分析与表现、色调变化的规律与表现。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静物明暗变化规律的表现,难点是不同材质物体的质感表现。 4、教学建议:多媒体教学讲述基本原理,结合大量优秀图片培养学生感性认识。在作业训练 中中贯彻运用基本原理。 第六章:室内环境写生 1、基本内容:室内环境写生的取景与构图、室内环境的比例、透视关系之把握与空间关系之表 现、室内环境写生对光色调的处理、写生的步骤与技巧。 2、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室内环境的比例、透视关系,把握与空间关系之表现以及室内环 境写生对光色调的处理。 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空间透视关系的表现,难点是复杂的光影关系的处理。 4、 教学建议:应用多媒体教学,大量接触视觉图片资料,使学生对空间的表现有更直观的了 解。 第七章:建筑局部写生 1、基本内容: 建筑局部写生之取景与构图、 建筑局部的比例、透视关系之把握与光线、形体 之表现、建筑局部写生之步骤与技巧
2、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建筑局部写生之取景与构图、局部的比例、透视关系以及光线 形体之表现。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大空间透视关系的表现,难点是室外更为复杂的光影关系的处理。 4、教学建议:应用多媒体教学,大量接触视觉图片资料,使学生对大空间的表现有更直观的 了解。 第八章:树木写生 1、基本内容:树木的形体结构分析、树木的写生步骤与表现技巧、常见树木的造型特征之分析 与表现、以树木为主体的风景写生之取景与构图、以树木这主体的风景写生之整体表现技巧。 2、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树木的写生步骤与表现技巧、常见树木的造型特征之分析与表现。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树木的写生步骤与表现技巧,难点是树木的形体结构分析。 4、教学建议:采取户外观察教学方式,让学生直接接触不同树木的形态, 第九章:建筑风景写生 1、基本内容:建筑风景写生的取景、建筑风景写生的构图、建筑物的比例、透视、明暗、形 体、空间关系之表现、建筑风景写生中的各种造型方法与不同工具材料的表现技巧、不同类型 建筑物及其环境之综合表现。 2、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建筑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处理建筑以及其周围环境的综合表现 关系。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建筑物的比例、透视、明暗、形体、空间关系之表现,难点是不同类 型建筑物及其环境之综合表现。 3、教学建议:采取户外观察教学方式,让学生直接接触不同的建筑形态。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总学 其 中 课外铺导/ 教学内容 讲课实验上机其他 备注 课外实践 1 绪论 4 4 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 12 轮廓写生 4 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 3 明暗写生 16 8
4 2、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建筑局部写生之取景与构图、局部的比例、透视关系以及光线、 形体之表现。 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大空间透视关系的表现,难点是室外更为复杂的光影关系的处理。 4、 教学建议:应用多媒体教学,大量接触视觉图片资料,使学生对大空间的表现有更直观的 了解。 第八章:树木写生 1、基本内容:树木的形体结构分析、树木的写生步骤与表现技巧、常见树木的造型特征之分析 与表现、 以树木为主体的风景写生之取景与构图、 以树木这主体的风景写生之整体表现技巧。 2、 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树木的写生步骤与表现技巧、常见树木的造型特征之分析与表现。 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树木的写生步骤与表现技巧,难点是树木的形体结构分析。 4、教学建议:采取户外观察教学方式,让学生直接接触不同树木的形态。 第九章:建筑风景写生 1、基本内容: 建筑风景写生的取景、 建筑风景写生的构图、 建筑物的比例、透视、明暗、形 体、空间关系之表现、建筑风景写生中的各种造型方法与不同工具材料的表现技巧、不同类型 建筑物及其环境之综合表现。 2、 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建筑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处理建筑以及其周围环境的综合表现 关系。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 建筑物的比例、透视、明暗、形体、空间关系之表现,难点是不同类 型建筑物及其环境之综合表现。 3、 教学建议:采取户外观察教学方式,让学生直接接触不同的建筑形态。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号 教学内容 总学 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 绪论 4 4 2 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 轮廓写生 12 4 8 3 几何模型单体及组合的 明暗写生 16 8 8
花饰、浮雕、柱头、头 部五官石膏模型明暗写 8 静物写生 2412 12 6 室内环境写生 124 球筑局部写生 124 8 树木写生 8 4 9 建筑风景写生 164 12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没有请填写无) 教学中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内容上应注意有所侧重。 六、实验/实践内容: 见风景写生课程实习大纲 七、考核方式: 见素描1、2课程考试大纲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素描基础》,林家阳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 《素描(修订版)》,杨义辉主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 2、主要参考书: 《设计素描》,李一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 九、教改说明及其他:(没有请填写无) 无 执笔人:陈根雄系室审核人:陈根雄
5 4 花饰、浮雕、柱头、头 部五官石膏模型明暗写 生 8 4 4 5 静物写生 24 12 12 6 室内环境写生 12 4 8 7 建筑局部写生 12 4 8 8 树木写生 8 4 4 9 建筑风景写生 16 4 12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没有请填写无) 教学中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内容上应注意有所侧重。 六、实验/实践内容: 见风景写生课程实习大纲 七、考核方式: 见素描 1、2 课程考试大纲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素描基础》,林家阳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年 《素描(修订版)》,杨义辉主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年 2、主要参考书: 《设计素描》,李一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年 九、教改说明及其他:(没有请填写无) 无 执笔人:陈根雄 系室审核人:陈根雄
《素描1、素描2》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130906011、130906013 总学时数:11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验或实践教学64学时) 学分:7学分 一、考试对象: 修完本课程所规定的各专业学生。 二、考试目的 本课程考试目的是考核学生对于设计素描基本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 三、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设计素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运用于作画实践,为将来在设计实践中自由运用造型语言打好基础。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1、考试内容: 内容:设计素描写生 数量:1幅 尺寸:4开纸 2、考试要求: (1)造型语言、技法运用的熟练程度、表达到位的程度: (2)体现的对结构、明暗运用的准确程度: (3)创新能力是否体现: (4)思维与表达的结合是否相应。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核方式:技能考 方法:实际操作 时间:4课时。 大、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无 七、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实践+考试成绩的总和确定」 6
6 《素描 1、素描 2》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130906011、130906013 总学时数:112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48 学时,实验或实践教学 64 学时) 学分:7 学分 一、考试对象: 修完本课程所规定的各专业学生。 二、考试目的 本课程考试目的是考核学生对于设计素描基本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 三、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设计素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运用于作画实践,为将来在设计实践中自由运用造型语言打好基础。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1、考试内容: 内容:设计素描写生 数量:1 幅 尺寸:4 开纸 2、考试要求: (1)造型语言、技法运用的熟练程度、表达到位的程度; (2)体现的对结构、明暗运用的准确程度; (3)创新能力是否体现; (4)思维与表达的结合是否相应。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核方式:技能考 方法:实际操作 时间:4 课时。 六、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无 七、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实践+考试成绩的总和确定
平时实践:40% 考试成绩:60% (说明:鉴于本专业课程特殊性,实际操作中可能根据学生数张代表性作业总评,不以 张试卷定得分,可以对于学生情况得出更为客观全面评价)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素描基础》,新超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 《素描(修订版)》,杨义辉主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 2、主要参考书: 《设计素描》,李一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 执笔人:陈根雄系室审核人:陈根雄 1
7 平时实践:40% 考试成绩:60% (说明:鉴于本专业课程特殊性,实际操作中可能根据学生数张代表性作业总评,不以一 张试卷定得分,可以对于学生情况得出更为客观全面评价)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素描基础》,靳超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年 《素描(修订版)》,杨义辉主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年 2、主要参考书: 《设计素描》,李一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年 执笔人:陈根雄 系室审核人:陈根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