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二) 荔枝为害果实和花穗 >果柄及结果小枝:果柄及结 果小枝发病产生褐色病斑,病 健部分界不明显。花穗受害造 成花穗变褐色腐烂。病部产生 白色霜状霉层。 >叶片:嫩叶受害形成淡黄绿 色至褐色不规则斑块,病部正 背面都长有白色霜状霉。 荔枝为害果实 Back
症 状(二) ➢果柄及结果小枝:果柄及结 果小枝发病产生褐色病斑,病 健部分界不明显。花穗受害造 成花穗变褐色腐烂。病部产生 白色霜状霉层。 ➢叶片: 嫩叶受害形成淡黄绿 色至褐色不规则斑块,病部正 背面都长有白色霜状霉。 荔枝为害果实和花穗 荔枝为害果实
病原 >病原为鞭毛菌亚门、霜霉目、霜疫 霉科、霜疫霉属、荔枝霜疫霉菌 Peronophythora litchi Chen ] >生理特点:为兼性寄生菌。病原菌 11-30℃可形成游动孢子囊,22-25℃ 最适宜。游动孢子囊14-22℃时萌发 产生游动孢子,26-30℃萌发产生芽 宣。在高湿条件下,18℃时只需要 5min即可侵入。在25℃,潜育期不到 1天。 病原菌孢囊梗、孢子囊和藏卵器和雄器 Back
病 原 ➢病原为鞭毛菌亚门、霜霉目、霜疫 霉 科 、霜 疫霉 属、 荔枝 霜疫 霉 菌 [ Peronophythora litchi Chen ] 。 ➢生理特点:为兼性寄生菌。病原菌 11-30℃可形成游动孢子囊,22-25℃ 最适宜。游动孢子囊14-22℃时萌发 产生游动孢子,26-30℃萌发产生芽 管。在高湿条件下,18℃时只需要 5min即可侵入。在25℃,潜育期不到 1天。 病原菌孢囊梗、孢子囊和藏卵器和雄器
侵染循环 环境适宜 芽管 越冬场所 孢子囊 危害部位 风雨传播 萌 不环境适宜 发 再侵染 菌丝体和卵孢子 游动孢子 环境适宜 Back
侵染循环 越冬场所 菌丝体和卵孢子 风雨传播 孢子囊 危害部位 游动孢子 环境适宜 萌 发 再侵染 环境适宜 不环境适宜 芽管
发病条件 ENTER 湿度和温度 ENTER 果实的成熟度 ENTER 品种的抗病性 Back
发病条件 湿度和温度 果实的成熟度 品种的抗病性
温度和湿度(一) 湿度是影响本病发生流行的最主要因素。在高湿条件下, 温度为11-30℃均可侵入。病菌侵入后,即使温度适宜(最适 宜为22-25℃),而无持续的高湿度,也不能发病。 >因此连续阴雨,或久雨不晴的梅雨季节,则发病严重
温度和湿度(一) ➢ 湿度是影响本病发生流行的最主要因素。在高湿条件下, 温度为11-30℃均可侵入。病菌侵入后,即使温度适宜(最适 宜为22-25℃),而无持续的高湿度,也不能发病。 ➢ 因此连续阴雨,或久雨不晴的梅雨季节,则发病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