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彩塑和壁画的退化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 【答案】C 【说明】考査考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依据文本信息进行 合理推断的能力 【试题7】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敦煌“数字化展示中心”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减少了莫髙窟的游客接待量 B.改 变了洞窟的游览模式 C.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D.减少了游览对莫高 窟的破坏。 【答案】A 【说明】考査考生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分析和理解能力 【试题8】 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让文物“活”起来的含义与作用。(6分) 【答案要点】 含义 要点一: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内涵。 要点二:把文物拿出来,在展厅或线上展示出来,有些可以用起来D 要点三: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D 作用: 要点一:发挥文物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 的作用。 要点二:使更多文物得以展示,使文物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理解。 要点三:有利于一些文物的保存与保护。 [说明】考査考生综合多个文本材料,对文本重要信息进行分析和筛选、对文本 重要段落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试题9~11】(2013年第14~16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题 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苍蝇 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词冠 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飞行家族,也是最早掌 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是时刻 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 他们就是蜉蝣。 蜉蝣这种生物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好繁殖,便爬出 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 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 时机成熟,便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 几十小时的蜉蝣们再次回落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
D.彩塑和壁画的退化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 【答案】C 【说明】考查考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依据文本信息进行 合理推断的能力。 【试题 7】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敦煌“数字化展示中心”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减少了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 B.改 变了洞窟的游览模式 C.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D.减少了游览对莫高 窟的破坏。 【答案】A 【说明】考查考生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分析和理解能力。 【试题 8】 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让文物“活”起来的含义与作用。(6 分) 【答案要点】 含义: 要点一: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内涵。 要点二:把文物拿出来,在展厅或线上展示出来,有些可以用起来 D 要点三: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 D 作用: 要点一:发挥文物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 的作用。 要点二:使更多文物得以展示,使文物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理解。 要点三:有利于一些文物的保存与保护。 [说明】考查考生综合多个文本材料,对文本重要信息进行分析和筛选、对文本 重要段落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试题 9~11】(2013 年第 14~16 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9~11 题。 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苍蝇 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词冠 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飞行家族,也是最早掌 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是时刻 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 他们就是蜉蝣。 蜉蝣这种生物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好繁殖,便爬出 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 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 时机成熟,便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 几十小时的蜉蝣们再次回落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
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 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 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 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 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 来应对飞行是巨大的应力考验。与鸟、蝙蝠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 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昆虫与其他其他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 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能髙达每秒1000次。不仅如此, 如果逐格回放髙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 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 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 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 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 倍的开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 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 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 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不太划算, 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烧”,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 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直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 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冲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取材于王冬《御风飞行》) 【试题9】 根据文意,下列说话不支持“昆虫的翅膀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 )(3分) A.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 B.不需要脊髓肌肉的支撑 C.柔韧性可比碳纤维的复合材料 D.翅脉增强了昆虫翅膀的刚性 【答案】C 【说明】考査考生理解文中句子、分析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试题10】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昆虫最初驾驭“风帆”在水面上滑行。后来逐步从滑行演变到在空中飞行。 B.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虽然飞行时间不长,但由此实现了生命的延续。 C.昆虫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可以使空气滤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D.昆虫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燃料”,从而大大提高了飞行的“经济 性 E.昆虫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家族,很多昆虫都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 【答案】BD 【说明】哲査考生分析筛选文中信息、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 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 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 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 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 来应对飞行是巨大的应力考验。与鸟、蝙蝠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 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昆虫与其他其他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 ——蜻蜓一般为每秒 200 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 1000 次。不仅如此, 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 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 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 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 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 3 倍的开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 8 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 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 2 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 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 1 小时 就要消耗掉体重的 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不太划算, 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烧”,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 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直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 150 公里的速度连 续飞行 3000 公里,完成冲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取材于王冬《御风飞行》) 【试题 9】 根据文意,下列说话不支持“昆虫的翅膀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 ( )(3 分) A.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 B.不需要脊髓肌肉的支撑 C.柔韧性可比碳纤维的复合材料 D.翅脉增强了昆虫翅膀的刚性 【答案】C 【说明】考查考生理解文中句子、分析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试题 10】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A.昆虫最初驾驭“风帆”在水面上滑行。后来逐步从滑行演变到在空中飞行。 B.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虽然飞行时间不长,但由此实现了生命的延续。 C.昆虫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可以使空气滤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D.昆虫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燃料”,从而大大提高了飞行的“经济 性”。 E.昆虫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家族,很多昆虫都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 【答案】B D 【说明】哲査考生分析筛选文中信息、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试题11】 根据本文和下列材料,说明苍蝇的飞行和鹏鸟翱翔有哪些不同(5分) 《逍遥游》中“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绝云天,负青天。然后图南”这几 句话 是对鹏鸟翱翔九天的精彩描述,生物学家认为。鹏鸟翱翔是要借助上升气流,翅 膀就像固定的机翼。 【参考答案】 ①苍蝇飞行时必须高速扇动翅膀,鹏鸟翱翔时可以不扇动翅膀 ②苍蝇飞行时借助自身扑翼产生的升力,鹏飞翱翔时借助外界的上升气流 ③苍蝇飞行时可做出急转弯的动作,鹏鸟翱翔时无法做到。 【说明】考査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 力 之二:语言基础样题 【试题12~15】(2014年第1~4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 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 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n)冬祥”,六言联“冬 尽梅花点点,口口□□□口”。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αi),深受人们喜 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 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甲(题写/题签)的楹(ying)联等。对联的撰写, 往往注重其乙(蕴涵/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 丰富,丙(吟咏/涵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n)刻或 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试题12】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秋稔(rn)冬祥 意蕴[来源:学#科#网] B.楹(ying)联 齿颊留香 C.言简意赅(gai) 撰写 D.镌(jn)刻 锒锒上口 【答案】D 【说明】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字形的能力 【试题13】 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万户杨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春来微风缕缕 【答案】 【说明】考査考生理解、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常 识的了解
【试题 11】 根据本文和下列材料,说明苍蝇的飞行和鹏鸟翱翔有哪些不同(5 分) 《逍遥游》中“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绝云天,负青天。然后图南”这几 句话。 是对鹏鸟翱翔九天的精彩描述,生物学家认为。鹏鸟翱翔是要借助上升气流,翅 膀就像固定的机翼。 【参考答案】 ①苍蝇飞行时必须高速扇动翅膀,鹏鸟翱翔时可以不扇动翅膀。 ②苍蝇飞行时借助自身扑翼产生的升力,鹏飞翱翔时借助外界的上升气流。 ③苍蝇飞行时可做出急转弯的动作,鹏鸟翱翔时无法做到。 【说明】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 力。 之二:语言基础样题 【试题 12~15】(2014 年第 1~4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 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 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 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 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 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 甲 (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对联的撰写, 往往注重其 乙 (蕴涵/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 丰富, 丙 (吟咏/涵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ùn)刻或 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试题 12】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秋稔(rěn)冬祥 意蕴[来源:学#科#网] B.楹(yíng)联 齿颊留香 C.言简意赅(gāi) 撰写 D.镌(jùn)刻 锒锒上口 【答案】D 【说明】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字形的能力 【试题 13】 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万户杨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答案】 【说明】考查考生理解、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常 识的了解
【试题14】 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题写 内涵 吟咏 B.题签 涵 涵泳 C.题写 蕴涵 涵泳 D.题签 蕴 吟咏 【答案】A 【说明】考査考生理解、运用现代汉语词语的能力。 【试题15】 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答案】D 【说明】考査考生分析、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试题16】(2013年第5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运用,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A.微风习习,远处飘来阵阵歌声,也飘来了缕缕的花香 B.蜜蜂酿出了甘甜的蜂蜜,也为人们酿出了美好的生活 C.萧瑟的秋风吹落枝头的黄叶,却吹不去她满腹的惆怅 D.风和日暖,小院关闭了柴门,却关不住那满园的春色。 【答案】A 【说明】考査考生理解和运用词语、鉴赏文学语言的能力 【试题17】(2014年第5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界上热点问题不少,按下葫芦起了瓢。解决这些问题要得理又得法,一味 示强施压不行,外部武力干预更要不得,政治解决是唯一出路。 B.河北省的领导在签约会上表示,为京津冀整体协同发展,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河北将全力建好永清服装城,确保北京的服装商场如期迁入。 C.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刚进入4G时代,抢占市场的“搏杀”已见端 倪,几大运营商争相推出各种优惠套餐,在价格上做足了文章。 D.“今天请各位老同学来,为咱们县的发展献计献策,我只备下清茶一杯,君 子之交淡如水嘛!”县长话音一落,老同学们报以一片笑声和掌声 【答案】C 【说明】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熟语的能力 【试题18】(2014年第6题) 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完成①②题。 ①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 (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 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 A.(甲 B.(乙) C.(丙) D.(丁)
【试题 14】 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题写 内涵 吟咏 B.题签 内 涵 涵泳 C.题写 蕴涵 涵泳 D.题签 蕴 涵 吟咏 【答案】A 【说明】考查考生理解、运用现代汉语词语的能力。 【试题 15】 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答案】D 【说明】考查考生分析、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试题 16】(2013 年第 5 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运用,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 A.微风习习,远处飘来阵阵歌声,也飘来了缕缕的花香。 B.蜜蜂酿出了甘甜的蜂蜜,也为人们酿出了美好的生活。 C.萧瑟的秋风吹落枝头的黄叶,却吹不去她满腹的惆怅。 D.风和日暖,小院关闭了柴门,却关不住那满园的春色。 【答案】A 【说明】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词语、鉴赏文学语言的能力。 【试题 17】(2014 年第 5 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世界上热点问题不少,按下葫芦起了瓢。解决这些问题要得理又得法,一味 示强施压不行,外部武力干预更要不得,政治解决是唯一出路。 B.河北省的领导在签约会上表示,为京津冀整体协同发展,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河北将全力建好永清服装城,确保北京的服装商场如期迁入。 C.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刚进入 4G 时代,抢占市场的“搏杀”已见端 倪,几大运营商争相推出各种优惠套餐,在价格上做足了文章。 D.“今天请各位老同学来,为咱们县的发展献计献策,我只备下清茶一杯,君 子之交淡如水嘛!”县长话音一落,老同学们报以一片笑声和掌声。 【答案】C 【说明】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熟语的能力 【试题 18】(2014 年第 6 题) 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完成①②题。 ①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2 分)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 18 日晚 7 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 (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 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说明】综合考査考生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语言表达的准确、得体 ②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2分) 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 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 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答案】D 【说明】综合考査考生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语言表达的准确、得体。 【试题19】(2014年第7题) “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完成①—③题。 ①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 项是(3分) 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D.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答案】B 【说明】综合考査考生语言运用和理解古代诗歌的能力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 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烟笼寒水月笼沙 B.明月楼高休独倚 C.一夜飞度镜湖月 D.夜吟应觉月光寒 【答案】A 【说明】综合考查考生理解古代诗歌的能力 ③《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吟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病西施”,她 所吟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此才女是(2分) A.史湘云 B.林黛玉 C.薛宝 钗 D.妙玉 【答案】B 【说明】综合考查考生对古代文学经典的了解 之三:文言文阅读样题 【试题20~25】(2014年8~13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5题。 偃虹堤记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口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 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髙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 “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
【答案】C 【说明】综合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语言表达的准确、得体。 ②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2 分) 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 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 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答案】D 【说明】综合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语言表达的准确、得体。 【试题 19】(2014 年第 7 题) “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完成①—③题。 ① 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 项是(3 分) 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D.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答案】B 【说明】综合考查考生语言运用和理解古代诗歌的能力。 ② “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 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烟笼寒水月笼沙 B.明月楼高休独倚 C.一夜飞度镜湖月 D.夜吟应觉月光寒 【答案】A 【说明】综合考查考生理解古代诗歌的能力。 ③ 《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吟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病西施”,她 所吟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此才女是(2 分) A.史湘云 B.林黛玉 C.薛宝 钗 D.妙玉 【答案】B 【说明】综合考查考生对古代文学经典的了解。 之三:文言文阅读样题 【试题 20~25】(2014 年 8~13 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0~25 题。 偃虹堤记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 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 “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