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写听弹琵琶 闻琵琶(第一段)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再闻琵琶(第二段) 东船西舫悄无声,唯见江心秋月白 三闻琵琶(第五段) 座中远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三次写听弹琵琶 • 一闻琵琶(第一段) •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再闻琵琶(第二段) • 东船西舫悄无声,唯见江心秋月白; • 三闻琵琶(第五段) •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整体贏知:理清会诗结构 江头送客闻琵琶 邀见歌女 琵江上聆听琶茴演奏名曲 听者陶醉 少年欢乐 歌女倾诉身世苦晚年论落 患苦心境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琶青衫湿
整体感知:理清全诗结构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歌女倾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邀见歌女 演奏名曲 听者陶醉 少年欢乐 晚年沦落 悲苦心境 琵 琶 行
感情基调 的 因并为全诗定下了 和故事概况 序交代时 说明写作的原 地点 在正文前面作者有一段 人物
在正文前面,作者有一段小 序。交代、、 和。说明写作的原 因,并为全诗定下了 感 的 情基调。 时间地点人物 故事概况 凄切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 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 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 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 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 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 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 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 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 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 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 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 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 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 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 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 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左迁:贬官,降职。古以左为卑,故称“左迁”。 2)明年:第二年。 (3)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4〕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5〕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 〔6〕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 7)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 〔8)为:做。 (9)贾(gu)人:商人 10)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11)快:畅快。 12)悯然:忧郁的样子 13〕漂沦:漂泊沦落 (14)出官:(京官)外调。 15〕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16)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17)为:创作。 18)长句:指七言诗 〔19〕歌:作歌。 20)凡:总共。 21)言:字 (22)命:命名,题名
• 〔1〕左迁:贬官,降职。古以左为卑,故称“左迁”。 • 〔2〕明年:第二年。 • (3)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 〔4〕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 〔5〕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 • 〔6〕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 • 〔7〕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 • 〔8〕为:做。 • 〔9〕贾(gǔ)人:商人。 • 〔10〕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 〔11〕快:畅快。 • 〔12〕悯然:忧郁的样子。 • 〔13〕漂沦:漂泊沦落。 • 〔14〕出官:(京官)外调。 • 〔15〕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 (16)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 〔17〕为:创作。 • 〔18〕长句:指七言诗。 • 〔19〕歌:作歌。 • 〔20〕凡:总共。 • 〔21〕言:字。 • 〔22〕命:命名,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