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骛远、晒寡等等。而所有这些题的根源在于专业教育的缺乏。 由于历史的原因 中国的建筑 规划 园林 环境等设计学科分别没在建筑类65、工程类15%、环 学类15%)、林学类(5%)的院校中。因此,综合型的设计高级人才目前十分短缺。以园林设计的姊妹专业建 筑为例,中国目前只有相当于国际平均水平的10的设计师来做相当于国际同行人均5倍的设计任务。可 见人才之短缺。面高质量的人才就更是奇缺,更何况中国应有自已的人才来主导本国的设计, 1、中国庭尼艺术的发展过程 中国伟大的建筑在世界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面中国庭园艺术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且别具风格 无论是坊表、堂、轩、亭、台、楼、阁都能表现出东方的优美情调,蕴藏着极深的文化意境。 传统建筑的种类很多,园林侧是其中较特别的一项,在接触之初,尽管对小桥流水、亭台或楼阔仅有浮 浅的感受,但较传统形式的建筑来得有趣,且更有存在价值。有据可考的是黄帝的玄国(元周),由于造国 专书并无流传(按:计成《园治》:“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传造同者何?”),仅是一些诗经传文中 的些许的指述,而且亦多损毁,还有的多见于山水画境中,因此,只能由诗意画境中了解中国园林的历史 和演变 2、传统的中国逛园与西洋庭园风格之比较 由于民族性、社会背景及自然环境这三方面的不同。故而产生了不同的造园形式,分别依功能、动线、 情调、美感、境界及花木欣赏等各方面,列表比较中国与西洋庭园风格如下 中 西 国内布置 不规则形 几何形体 不求对称 求对称规则形 利用地形及自然景 不论自然形 人工痕迹少 人的思想意念 游园动线 自然曲线 正交 单线 复线 幽雅 气派 视觉 颜色 意境 几何形式 含器 开放 园中局部素材 花草树木少修伤 多修伤 假山水池 喷水池、栏杆雕塑 象征自然景色 建筑人工化 生意相趣 眩耀人力伟大 生活要求满足 视见要求满足 理水方式 流动式 喷泉式 静止的湖 “园”是人类户外的生活空间,也是户外的游悲空间,更是户外的感受空间,园是因人的需要而产生的 现代人对“园”的需求可以分为感宫、生理、心理及环境上的需求四部分,都可因造园而获得满足,不论 东方人或西方人,对园的基本要求是一一致的,只是在休验上及表达上有些不同而已。中国庭园处理与自然 的关系是以亲和的杰度,面欧美庭园侧是以对立及征服的态度来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庭园比较幽静」 且较具有民族性,造园中无意流露出中国人独特的古典气质:欧美庭园在柏物的裁植方面额有一番独特的 见解,所用的色彩,足以代表欧美人的开放与浪漫 6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fineprint.cn
6 高骛远、孤陋寡闻等等。而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专业教育的缺乏。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建筑、规划、园林、环境等设计学科分别设在建筑类(65%)、工程类(15%)、环 学类(15%)、林学类(5%)的院校中。因此,综合型的设计高级人才目前十分短缺。以园林设计的姊妹专业建 筑为例,中国目前只有相当于国际平均水平的 1/10 的设计师来做相当于国际同行人均 5 倍的设计任务。可 见人才之短缺。而高质量的人才就更是奇缺,更何况中国应有自己的人才来主导本国的设计。 1、中国庭园艺术的发展过程 中国伟大的建筑在世界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中国庭园艺术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且别具风格, 无论是坊表、堂、轩、亭、台、楼、阁都能表现出东方的优美情调,蕴藏着极深的文化意境。 传统建筑的种类很多,园林则是其中较特别的一项,在接触之初,尽管对小桥流水、亭台或楼阁仅有浮 浅的感受,但较传统形式的建筑来得有趣,且更有存在价值。有据可考的是黄帝的玄圃(元固),由于造国 专书并无流传(按:计成《园冶》:“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传造园者何?”),仅是一些诗经传文中 的些许的描述,而且亦多损毁,还有的多见于山水画境中,因此,只能由诗意画境中了解中国园林的历史 和演变。 2、传统的中国庭园与西洋庭园风格之比较 由于民族性、社会背景及自然环境这三方面的不同,故而产生了不同的造园形式,分别依功能、动线、 情调、美感、境界及花木欣赏等各方面,列表比较中国与西洋庭园风格如下 中 西 国内布置 不规则形 不求对称 利用地形及自然景 人工痕迹少 几何形体 求对称规则形 不论自然形式 人的思想意念 游园动线 自然曲线 单线 幽雅 游兴 气质 意境 含蓄 正交 复线 气派 视觉 颜色 几何形式 开放 园中局部素材 花草树木少修饰 假山水池 象征自然景色 生意相趣 生活要求满足 多修饰 喷水池、栏杆雕塑 建筑人工化 眩耀人力伟大 视觉要求满足 理水方式 流动式 静止的湖 喷泉式 “园”是人类户外的生活空间,也是户外的游慈空间,更是户外的感受空间,园是因人的需要而产生的。 现代人对“园” 的需求可以分为感官、生理、心理及环境上的需求四部分,都可因造园而获得满足,不论 东方人或西方人,对园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在体验上及表达上有些不同而已。中国庭园处理与自然 的关系是以亲和的态度,而欧美庭园则是以对立及征服的态度来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庭园比较幽静, 且较具有民族性,造园中无意流露出中国人独特的古典气质;欧美庭园在植物的栽植方面颇有一番独特的 见解,所用的色彩,足以代表欧美人的开放与浪漫。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参考: 什界风景园林发民中(实践管 景观规划思想发展史 -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一在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的演讲 一、造园时代:造园术(Garden Craft)、造园(Garden Making)、园林设计(Garden Design)、造园艺术 (GardenArt) 欧美国家在18世纪中叶以前手工业时明,只有供皇帝使用的猎苑Huntine Park相当于中国周文王之 白然的或半白然的 纪以前的白然风景不能称为gren,只能称为park。这个park与后来的urban park,publicpark是完全不同 的,后者是人工建造的,而前者是自然的,当时的人造园林有下列许多类型: (I)果园(uit Garden)、厨园(Kitchen Garden、药草同-Herb Garden,这一类园林,是同艺学科的园林 以果品、菜、药草等实用功能为主,不能列入园林艺术范。 Garden:)迷园Mac r(主要局 把许多k如Garden和许多Carpet bed毛毡花坛组成一个中轴对称的花坛群),这类园林的布局造景都是中 轴对称的,可算是一种几何式美术作品 (3阶地我坛式同林Terraee garden:是意大利山坡较大利的同林,是建造在山坡梯形台阶地上的几何式 园林,这类园林,可列入园林艺术类型, 4)平地几何式园林Fate Gop 法国、巴黎郊区由勒.纳特亥Le Notr心)设计的“凡尔赛营 一类大型园林艺术的 “典范 ,是西方几何式园林艺术的顶峰 这个时明的园林中,第一类是实用园林,没有什么艺术设计,都是由园丁或园主人自行安料建造的 是小型的。第二类是中型的,有美术没计,中轴对称,有的场合也配上水池、喷泉、雕塑或花架、亭、榭。 般布置在别墅、住宅建筑物外用,花园不是主体而是配体,是美术创作,但不是艺术创作。第三类是大 型主题林,包括阶地露坛式园林与平地几何式园林像凡尔赛宫苑,而积近万亩哟666m2)是西方园 林艺术的代表 时的园林设计 ,施工、管理也没有专业的分工,都是由 一个园 (garde )完成的。凡尔 赛宫苑面积虽近力亩,但人工建造部分,不超过4000亩(约266h2),中国完全由人工建造的园明园,也 不过5000亩(约333hm2)。由于面积不大,所以,即使没有生态学知识,也还可以应付。而且,当时西方 的生杰学还没有问世。 总之,那个时期的园林,除少数主题园林以外。大彩数只丹建筑的延伸和扩大部分,是室外的绿色非筑 有供城市民共同享用的 要规划师 亥起初师从宫廷通师,后来又跟随父宫廷园丁)在宫廷中从事园艺师助手的工作,所以有机会多年在宫 廷中学习园艺和造园工作。他当时被称为:"王者之造园师和造园师之王"(the gardener of kines and kine of ardeners)。当时,即使像勤·纳特亥这样的造园大师也没有从事儿万亩以上的城市大公同、田园城市、城 市园林绿地系统提刻或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作的机会。 风景造园时期(Landscape 18世纪中 ,欧洲发生工业革命,接着出现了城市化,城市居民厌倦了那种精雕细刻、修剪整形。 中轴 对称、了无生趣、费工费钱的几何式园林,面与此司时,中国的充满生趣的自然山水式园林,通过乾隆的 通师、法国传教士王致诚传入欢洲,震动了整个欧洲园林界,以致英国的整形儿何式园林在18世纪后期几 平完全消失, (L)普敦Humphrey Repton(?1818年)与风景造园学Lardsc 家他提出了风景造园学 ape )糗普敦是英国第一位造园 )和风景造园师的专门名司。他曾说,“只有 风景画家 园丁(花匠)两者的才能合二为一,才能获得园林艺术的圆满成就。 (2)英国白然风景式园林(The Erglish Landscape School)的产生 7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nw,fineprint.cn
7 参考: 世界风景园林发展史(实践篇) · 景观规划思想发展史 -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在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的演讲 一、造园时代:造园术 (Garden Craft) 、造园 (Garden Making)、 园林设计 (Garden Design) 、造园艺术 (Garden Art) 欧美国家在 18 世纪中叶以前手工业时期,只有供皇帝使用的猎苑(Hunting Park)(相当于中国周文王之 囿)、皇家营苑、王子或贵族的城堡园林、贵族的别墅(Villa),园林、寺庙园林、富裕阶层的私园。其中, 猎苑和寺庙的圣林是自然的或半自然的。其余都是人工建造的。因此,园林必须是人工建造的。欧洲 18 世 纪以前的自然风景不能称为 garden,只能称为 park。这个 park 与后来的 urban park,publicpark 是完全不同 的,后者是人工建造的,而前者是自然的。当时的人造园林有下列许多类型: (1)果园(fruit Garden)、厨园(Kitchen Garden)、药草园~Herb Garden),这一类园林,是园艺学科的园林, 以果品、蔬菜、药草等实用功能为主,不能列入园林艺术范畴。 (2)绿色雕塑园(Topiau:Garden):迷园(Maze、Labyrinth)、结纹园(Knot Garden)、花坛园(Parterre)(主要是 把许多 knot Garden 和许多 Carpet bed 毛毡花坛组成一个中轴对称的花坛群),这类园林的布局造景都是中 轴对称的,可算是一种几何式美术作品。 (3)阶地露坛式园林(Terraee Garden):是意大利山坡较大型的园林,是建造在山坡梯形台阶地上的几何式 园林,这类园林,可列入园林艺术类型。 (4)平地几何式园林(Flate Geometrit:Garden):法国、巴黎郊区由勒.纳特亥(Le Notre)设计的“凡尔赛营 苑“(Versailles),是这一类大型园林艺术的“典范“,是西方几何式园林艺术的顶峰。 这个时期的园林中,第一类是实用园林,没有什么艺术设计,都是由园丁或园主人自行安排建造的, 是小型的。第二类是中型的,有美术没计,中轴对称,有的场合也配上水池、喷泉、雕塑或花架、亭、榭。 一般布置在别墅、住宅建筑物外围,花园不是主体而是配体,是美术创作,但不是艺术创作。第三类是大 型主题园林,包括阶地露坛式园林与平地几何式园林像凡尔赛宫苑,面积近万亩 (约 666hm2),是西方园 林艺术的代表。当时的园林设计、施工、管理也没有专业的分工,都是由一个园丁(gardener)完成的。凡尔 赛宫苑面积虽近万亩,但人工建造部分,不超过 4000 亩(约 266hm2),中国完全由人工建造的圆明园,也 不过 5000 亩(约 333hm2)。由于面积不大,所以,即使没有生态学知识,也还可以应付。而且,当时西方 的生态学还没有问世。 总之,那个时期的园林,除少数主题园林以外,大多数只是建筑的延伸和扩大部分,是室外的绿色建筑。 西方的几何式整形园林与中国的自然式山水派园林是完全对立的。由于大城市还没有出现,所以也根本没 有供城市居民共同享用的 "公园"(public garden,urban garden)。法国的凡尔赛宫苑的主要规划师勒.纳特 亥起初师从宫廷画师,后来又跟随父亲(宫廷园丁)在宫廷中从事园艺师助手的工作,所以有机会多年在宫 廷中学习园艺和造园工作。他当时被称为:"王者之造园师和造园师之王"(the gardener of kings and king of gardeners)。当时,即使像勒·纳特亥这样的造园大师也没有从事几万亩以上的城市大公园、田园城市、城 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或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作的机会。 二、风景造园时期 (Landscape Gardening) 18 世纪中叶,欧洲发生工业革命,接着出现了城市化,城市居民厌倦了那种精雕细刻、修剪整形、中轴 对称、了无生趣、费工费钱的几何式园林。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充满生趣的自然山水式园林,通过乾隆的 画师、法国传教士王致诚传入欧洲,震动了整个欧洲园林界,以致英国的整形几何式园林在 18 世纪后期几 乎完全消失。 (1)赖普敦(Humphrey Repton)(?-1818 年)与风景造园学(Landscape Gardening) 赖普敦是英国第一位造园 家,他提出了"风景造园学"(Landscape Gardening)和"风景造园师"的专门名词。他曾说:"只有把风景画家和 园丁(花匠)两者的才能合二为一,才能获得园林艺术的圆满成就。" (2)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The English Landscape School)的产生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特(William Ken)是早期英国自然风景式造园家,他抛弃了几何式园林,代之以自然风录式园林。他说 大白然是厌恶直线的,他把前人遗留下米的通直的林荫大道 并采用中国曲径通幽处的方法 加以改造。他的学生勃朗L Brown1715-1783年)在英国也非常有名,勃朗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意大利几有 式园林,全部政造为~白然风景式园林”,人们都称他为万能的物明”。勃明的继承人赖普敦于186年在著 作中写道:“那些用栏杆围起来的石头平台,壮图的石级、拱门和人造的山洞,高耸的修剪树墙,壁察和后 很部分处处饰若雕像、那种意大利几何式园林,什么雪鸿爪。什么断废址,都已落然无 存(遗感的是,这些在18世纪未期。已经被英国风景园林家毁掉的几何式园林,现在又被我们的某些现代 园林师拷贝过来,充作后现代派园林来兜售)英国的浪漫主义自然风景式园林便由此产生了。虽然后来受到 过另外一些造园家的反对,不过英国白然风景式园林已经经过历史的长期考验,必将繁荣不衰。 应该特别引起重视的是,欧洲在18世纪以前,风靡了几世纪的儿何式园林是欧洲造园大师受到中国自 然山水派园林的震撼以后,由他们自己亲手将原有几何式园林加以抛弃或改造的 奥姆斯特德与 Land scape Architectur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环境规划设计学院劳莱教授(Pof,M.Laurie)在其著作《.An Intrnduetion T心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中写道:"一提到Landscape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LA.)这个专业术语. 便是一个费解的难题,专业工作者常常因为他们的弹代七业观今被社会误解面苦恼。因而还常常用风景资 园(Landscape Gardening)来解释,但是又经常用总休(Site Planning)、城市设计(Urban Desigr到和环境 规划(Env ental Pla n0术语去闸明LA这 术语的广泛含义和工作深度, 这 费解的术语 是美国风最园林师之父奥姆斯特德(LOimsted))在1858年包剑造出来的新术请 奥姆斯特德是办农场和从事土木工程技术工作的,并未受过LA“的专业训练。他本人设计过华盛倾特区 市中心及市中心的国家首都公园、纽约中央公园、波士倾慕园、密歌根州立大学的校园,:他设计过城市公 园、个人私园、城市规划和道路交通网规划、用地规划、居住区规划和面积超过3000km2的的瑟米常 Yosemte National Park)国家天然公园(相当于白然保护区)的规划、波士顿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以及哈 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 设计 他把所有他从事过的性质很不相同的工作统统称之为 Architecture”,所以劳菜教授说:·无怪乎人们对于Landscape Architecture到底是干什么的?在思想上 引起了混乱。 二、国际风最尼林师联合会FLA)与Landscane architecture 美围品世界上工业化发展最快的国家,早在189年,化成倾当洗为第一任总经。他虽然是在组约言额 就职的,但他深感美国的特大城巾 如纽约、芝加哥、费城等,早已不适宜作为居民理想的生产、生活 境和人居环境,因此他抛 了纽约和费顿 ,而另建华盛顿特区作为首都(当今中国现代化理想城市的建设 正在热衷于抄爱摩天大楼集中的香港模式,而香港模式又不过只是过时的纽约模式的拷贝),并于1801年, 将首都从费城迁往华盛顿特区。 1945年美国的原子弹在日木广岛爆炸,核污染危害波及全球。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个新的学科、新 职业,就是在上述人类环境危机不断严重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当时,世界各发达国家的Lardscape s们多次集会 酿针对LA.这一新的 到成 同行联合 以促进这一新学科的发 展,最后终于在1948年9月,在英国剑桥召开了这个国际学术团体的成立大会,将这个国际组织定名为 "Federation.fLandscape Architects"(缩写为IHLA).章程规定,这是一个非政治性的、非营利 性的国际学术团体。迄今,该联合会已有50多个国家的学术闭体参加,总会没在法国巴黎,下设三个分会。 月A只吸收代表一个国家的学会作为团体会员参加并作为理事。如果这个国家的学会不参加团体会员,侧 由FLA迹一位该国有成就的学者作为个人理事。由于某些原因,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尚未能加入LA,所 以笔者从1983年至今, 一直是LA总会的个人理事 对于20世纪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一学科和职业,FLA在其章程的宗导中是这样阁述的: 鉴于世界各同人民的长远健康、幸福和欢乐,是要建立在人们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谐共处和明智地利用资 源的基础之上的:又由于那些增长的人口,加之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能力,导致了人们在社会上、经济上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m,fineprint.cn
8 肯特 (William Kent)是早期英国自然风景式造园家,他抛弃了几何式园林,代之以自然风景式园林。他说: "大自然是厌恶直线的",他把前人遗留下来的通直的林荫大道,全部破坏,并采用中国"曲径通幽处"的方法 加以改造。他的学生勃朗(L Brown)(1715-1783 年)在英国也非常有名,勃朗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意大利几何 式园林,全部改造为"自然风景式园林",人们都称他为"万能的勃朗"。勃朗的继承人赖普敦于 1806 年在著 作中写道:"那些用栏杆围起来的石头平台,壮丽的石级、拱门和人造的山洞,高耸的修剪树墙,壁龛和后 退部分,处处装饰着雕像,.那种意大利几何式园林,.什么雪泥鸿爪,什么断垣废址,都已荡然无 存!"(遗憾的是,这些在 18 世纪末期,已经被英国风景园林家毁掉的几何式园林,现在又被我们的某些现代 园林师拷贝过来,充作后现代派园林来兜售)英国的浪漫主义自然风景式园林便由此产生了。虽然后来受到 过另外一些造园家的反对,不过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已经经过历史的长期考验,必将繁荣不衰。 应该特别引起重视的是,欧洲在 18 世纪以前,风靡了几世纪的儿何式园林是欧洲造园大师受到中国自 然山水派园林的震撼以后,由他们自己亲手将原有几何式 园林加以抛弃或改造的。 一、奥姆斯特德与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环境规划设计学院劳莱教授 (Prof .M . Laurie) 在其著作《 An Intrnduetion T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中写道: " 一提到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以下简称 L.A . ) 这个专业术语, 便是一个费解的难题,专业工作者常常因为他们的现代专业观念被社会误解而苦恼。因而还常常用风景造 园 (Landscape Gardening) 来解释,但是又经常用总体 (Site Planning) 、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和环境 规划 (Environmental Planning) 等术语去阐明 L. A .这一术语的广泛含义和工作深度。" 这个费解的术语: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是美国风景园林师之父奥姆斯特德 (F.L Olmsted) 在 1858 年创造出来的新术语。 奥姆斯特德是办农场和从事土木工程技术工作的,并未受过 L A“ 的专业训练。他本人设汁过华盛顿特区 市中心及市中心的国家首都公园、纽约中央公园、波士顿墓园、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校园,:他设计过城市公 园、个人私园、城市规划和道路交通网规划、用地规划、居住区规划和面积超过 3000km2 的约瑟米蒂 (Yosemlte National Park) 国家天然公园 ( 相当于自然保护区 ) 的规划、波士顿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以及哈 佛大 学阿诺德树木园设 计。 他把所有他从事过的性质很不相同的工作统统称之为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所以劳莱教授说: " 无怪乎人们对于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到底是干什么的 ? 在思想上 引起了混乱。 " 二、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 (IFLA) 与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美国是世界上工业化发展最快的国家,早在 1789 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他虽然是在纽约宣誓 就职的,但他深感美国的特大城市,如纽约、芝加哥、费城 等,早已不适宜作为居民理想的生产、生活环 境和人居环境,因此他抛弃了纽约和费城,而另建华盛顿特区作为首都(当今中国现代化理想城市的建设者, 正在热衷 于抄袭摩天大楼集中的香港模式,而香港模式又不过只是过时的纽约模式的拷贝)。并于 1801 年, 将首都从费城迁往华盛顿特区。 1945 年美国的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核污染危害波及全球。Landscape Architecture 这个新的学科、新 职业,就是在上述人类环境危机不断严重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当时,世界各发达国家的 Landscape Architects 们多次集会,酝酿针对 L.A.这一新的学科,成立一个国际同行联合会,以促进这一新学科的发 展。最后终于在 1948 年 9 月,在英国剑桥召开了这个国际学术团体的成立大会,将这个国际组织定名为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f Landscape Architects"(缩写为"IFLA")。章程规定,这是一个非政治性的、非营利 性的国际学术团体。迄今,该联合会已有 50 多个国家的学术团体参加,总会没在法国巴黎,下设三个分会。 IFLA 只吸收代表一个国家的学会作为团体会员参加并作为理事。如果这个国家的学会不参加团体会员,则 由 IFLA 选一位该国有成就的学者作为个人理事。由于某些原因,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尚未能加入 IFLA,所 以笔者从 1983 年至今,一直是 IFLA 总会的个人理事。 对于 20 世纪 Landscape Architecture 这一学科和职业,IFLA 在其章程的宗旨中是这样阐述的:" 鉴于世界各国人民的长远健康、幸福和欢乐,是要建立在人们与他 们的生存环境和谐共处和明智地利用资 源的基础之上的:又由于那些增长的人口,加之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能力,导致了人们在社会上、经济上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和物质上对资源需求的不新增长!又由于为了满足那些对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面不政恶化环境和浪费资 版,这球要右一种与自然系统。自然界的演化讲程和人类社会发民的关系相密切联系的七门知识。七门转 能和专门经验.这些专门的合格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我们已在Landsca 这个专业的实践 作中找到了 这就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个学科和专业的现代概2 三、国际大地规划教有学术会议与Landscape Planning 1986年3月,在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举办的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World Conference,n Education For landscape e叫annine)明确阐述了关于Landscane P叫annine学科的含义:#这是一门彩学科的 综合性科学,其重点额域关系到士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农业地区的发展与变迁、大地生态, 和大都会的景观 这个国际大型学术会议,是 国白然与白然资源联合会 IUCN XO 教有基金会和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联合举办的。大会邀请了26个国家88名国际著名学者参加 论,其中特邀了19名学者作了学术报告,笔者也是其中之一。笔者接到大会寄来的邀请信中明确地闸述 了关于Landscape P叫ai取学科的含义,这次大地规划教有学术会议在论文报告中,还选拔出2名国际大 地规划教育典范,笔者是其中之一,根据这次大会述的Landscape Plaming的含义,笔者把它意译为·大 地规划 认为它是这个行业的具体工作,而且这 学科的最现代观念 经扩展到·地球表层规划 了 所以在I8世纪,人们把Landscape P刊anning泽作 ”景观规划”是可以的,但到了21世纪,还是那用 翻译的话,就不确切了,与国际学术界就很难接轨了 一、中国古典同林艺术以及”人与大地”关系的古典哲学是人类文化的典范 国际大地规划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联合会凡A)的第一任会长和终生名誉会长英国杰列科爵十 爸8维在的人 (SirG 报发表的论文)中设 于园林甚至大地 下三大文化主流 的基础之上的。第一是中国,第二是西亚,第三是希腊。特别是中国,她的这种特有文化,是从她自己送 块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后来传到日本。到了18世纪中叶,对整个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时正是 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化开始蔓延的时期)杰列科又说:”这是一种艺术,它是在如下“哲学思想“的 基础上孕有出来的 种步术线是。“人口是大白然右组成都分中的一部分人不是大白然的主 宰),人是和大自然自身一样,在没有达到他的极限之前 他作为大自然从属的地位,是不会改变的 这种中国哲学会健 人与自然 两者之间的关系 长期保持一种非常平静与安定的状态。还有真正 人激动的是大自然的奇景,例如,扑面而米的暴风骤用,随风起舞的树木,轰隆污落的飞瀑,它们使我们 平静的生合之流,激起了降阵波润。又如中国文人在园林中种柏苗截,是为了听用打苗蕉的曲调。在中 国或口本茶庭中产生的这种对自然美的敏悟,是西方人所不能领悟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在国都中心建设大园林的国家 全世界的文 古国,除了中国以外 巴比伦、希腊、印度到罗马帝国,在城市中心, 般都是 没有园林的,城市的皇宫和民居也很少树木和园林。现在我们见到的意大利威尼斯,实际上是一座建筑密 集的石头城,城市中的圣·马可(SLMark“s Square)广场,全是石材铺装的地面,没有草地,也没有树木。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威奇款广场Pla2 o Vecehio、米开朗琪罗设计的罗马市政广场,都只有曜理、喷泉,面 没有树木和花草。体苦风的圣·彼得大教数前的大广场。也品一摆树也没有的花贵石铺装场地。遗城的品 当令最理想的花园城巾 一-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在国家高等法院前依然移植了 一个圣·彼得广场,这科 新瓶装旧酒的习惯思想,是多么的顾固啊)这些广场都是城市热岛效应的热源,会恶化舒适的城市小气 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至少在公元前10多年在城市中,或城市中心建设大型园林的国家,当今全世界发 达国家的城市建设,正在向中国学习:但是我们的城市建设,却正在风靡一种暗水、蓝兜的花岗石广场: 棵大树也没有,使城市变成热岛,并把这种古老落后的设计标榜为现代化新思满 中国历代皇城中心,建有大型自然山水园 ,仍然保留至今的,便是元大都大内的西苑,即西方所称的 海宫.西苑范田相当于今天的北海和中海,面积近2000亩(的133hm2),水面名为太液池,池中小山名为 蓬莱山,上建广寒宫。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在此朝见蒙古族皇帝,他把这座海官惊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nw,fineprint.cn
9 和物质上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 ! 又由于为了满足那些对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而不致恶化环境和浪费资 源,这就要有一种与自然系统,自然界的演化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相密切联系的专门知识,专门技 能和专门经验。这些专门的合格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我们已在 Landscape Architecture 这个专业的实践工 作中找到了。 " 这就是 Landscape Architecture 这个学科和专业的现代概念。 三、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与 Landscape Planning 1986 年 3 月,在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举办的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 (World Conference 。 n Education For Landscape Planning) 明确阐述了关于 Landscape Planning 学科的含义: " 这是一门多学科的 综合性科学,其重点领域关系到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农业地区的发展与变迁、大地生态、城 镇和大都会的 景观。 " 这个国际大型学术会议,是由联合国自然与自然资源联合会( IUCN ), EXXON 教育基金会和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联合举办的。大会邀请了 26 个国家 88 名国际著名学者参加讨 论,其中特邀了 19 名学者作了学术报告,笔者也是其中之一。笔者接到大会寄来的邀请信中明确地阐述 了关于 Landscape Planning 学科的含义。这次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在论文报告中,还选拔出 2 名国际大 地规划教育典范,笔者是其中之一。根据这次大会阐述的 Landscape Planning 的含义,笔者把它意译为 " 大 地规划 " ,认为它是这个行业的具体工作,而且这一学科的最现代观念已经扩展到 " 地球表层规划 " 了。 所以在 18 世纪,人们把 Landscape Planning 泽作 " 景观规划 " 是可以的,但到了 21 世纪,还是那样 翻译的话,就不确切了,与国际学术界就很难接轨了。 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及 " 人与大地 " 关系的古典哲学是人类文化的典范 国际大地规划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联合会 (IFLA) 的第一任会长和终生名誉会长英国杰列科爵士 (SirG . A Jellicoe) 曾经在 1985 / 861FLA 年报发表论文《伊甸园的探索》 (1985 ~ 1986 的 IFLA 年 报发表的沦文 ) 中说: · 关于园林甚至大地 (Landscape) 的文化,全世界都是建立在以下三大文化主流 的基础之上的。第一是中国,第二 是西亚,第三是希腊。特别是中国,她的这种特有文化,是从她自己这 块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后来传到日本。到了 18 世纪中叶,对整个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那时正是 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化开始蔓延的时期 ) 杰列科又说: " 这是一种艺术,它是在如下 “ 哲学思想 “ 的 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一种艺术,那就是: “ 人只是大自然有机组成部分中的一部分 ( 人不是大自然的主 宰 ) ,人是和大自然自身一样,在没有达到他的极限之前,他作为大自然从属的地位,是不会改变的 “ , 这种中国哲学会使 “ 人与自然 “ 两者之间的关系,长期保持一种非常平静与安定的状态。还有真正令 人激动的是大自然的奇景,例如,扑面而来的暴风骤雨,随风起舞的树木,轰隆泻落的飞瀑,它们使我们 平静的生命之流,激起了阵阵波澜。又如中国文人在园林中种植芭蕉,是为了倾听雨打芭蕉的曲调。在中 国或口本茶庭中产生的这种对自然美的敏悟,是西方人所不能领悟的。 " 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在国都中心建设大园林的国家 全世界的文明古国,除了中国以外,从埃及、巴比伦、希腊、印度到罗马帝国,在城市中心,一般都是 没有园林的,城市的皇宫和民居也很少树木和园林。现在我 们见到的意大利威尼斯,实际上是一座建筑密 集的石头城,城市中的圣 ·马可(SL Mark“s Square)广场,全是石材铺装的地面,没有草地,也没有树木。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威奇欧广场(Palazzo Vecehio)、米开朗琪罗设计的罗马市政广场,都只有雕塑、喷泉,而 没有树木和花草。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大广场,也是一棵树也没有的花岗石铺装场地。(遗憾的是 当今最理想的花园城市-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在国家高等法院前依然移植了一个圣·彼得广场,这种 新瓶装旧酒的习惯思想,是多么的顽固啊!)。这些广场都是城市热岛效应的热源,会恶化舒适的城市小气 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 (至少在公元前 100 多年)在城市中,或城市中心建设大型园林的国家。当今全世界发 达国家的城市建设,正在向中国学习;但是我们的城市建设,却正在风靡一种喷水、雕塑的花岗石广场, 一棵大树也没有,使城市变成热岛,并把这种古老落后的设计标榜为现代化新思潮。 中国历代皇城中心,建有大型自然山水园林,仍然保留至今的,便是元大都大内的西苑,即西方所称的 海宫。西苑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北海和中海,面积近 2000 亩 (约 133hm2),水面名为太液池,池中小山名为 蓬莱山,上建广寒宫。13 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在此朝见蒙古族皇帝,他把这座海官惊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叹为神仙宫阙, 元大都宫城内除了西苑,另外在大内之北,尚有御苑。西苑之西还有前苑、后苑,园林面积达到含 城内总用地而积的近40%。到了1420年,明朝在北京建成紫禁城,并修建皇城。把元大都的西苑向 扩建了南海,成为三海。,总面积近3000亩(约200m2),约为紫禁城而积的2倍。中国历代都城 中心园林面积大大超过广场用地,这是一种讲步现象。西方在城市化以后,驾仿照中国在大都市中心建设 大品林。例如美国朝约辱哈顿建了5000亩(约333hm2中央公园.华成顿D.C,律了36000余 亩(约2400hm2)首都公园。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建了近20000亩(约133hm2)园林 :、中国的杭州与西湖是全世界最早、最美的园林城市(Garden City) 园林城市(Garden City)是令人类人居环境(ekistics)的最高理想,Garden City这个名词,是由西方人提出 来的。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名词?是因为他们没有Garden City.如果世界上别的国家也没有Garden City, 里么也造不出这么一个新名词来。12世纪,全世界没有第2个国家有像中国南宋的都城杭州(临安)与西涉 林互相环抱而构成世界上最早、最美、也是全世界的GanC,被马可·波罗称赞为最美 华贵之 文艺复兴时明,意大利的西家达·芬奇木人虽未到过杭州与西湖,但看到《马可被罗游汜》中,在对材 州与西湖的浪漫色彩的指述,所以提出了Garden City的构想:家家户户都要有具有灌溉设备的花园。18 世纪美园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提出了一个要把首都建成”一个由许多园林组成的城市,或一个建造在白然风最 胜地中的城市的风景园林城市的理想以后,依据他的提议而建成的华盛顿特区的市中心就有一个大花园。 到 19世纪,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又提出了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 y的新内容。根 据19世纪以前西方提出的对GardenCity的概念,公元9世纪,唐朝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时期公元822-2 年).杭州就已经完全符合Garden City的要求了。 到了南未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西湖东南风凰山、大内筑成、周九里。就是国都临安的紫禁城 南宋皇朝的政治中心。当时的国都已经开始疏散人口,置有16个卫星城镇,临安都城南襟钱江,北枕西湖: 水路 钱江直通灵隐.西湖的面积为8600余亩,的为5.68平方公里湖中大岛孤山以及苏提白堤,和 中筑岛点景. 有 三潭印月 小瀛州 湖分制为外湖 ,西里湖、岳湖、与小南 五处,湖中三岛与战国时期蓬莱三岛相呼应,继承了秦汉以来帝皇神仙宫苑皇家园林艺术的传统。南宋时 期杭州西湖十景",是全世界园林城市造景布品。静杰空间布局与动态序列布局综合面构成一个环拱湖心 的园林布局步术系较。 这种西湖十景的·空间与序列的布局艺术园林系统·,不但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发源地,也是全世 界花园城市空间与序列布局园林艺术系统 首创与典范。对于她的艺术成就,明代有一位日本使领馆驻机 州宫员,题杭州西湖图诗篇如下: ·初见此图,不信人间有此湖:到了此湖,犹觉此图欠工夫大意)· 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造园这个行业、专业和学料的国家 罗马帝国到公元17年,达到全盛时期,哈德良大音才开始在城市郊区修建了哈德良山庄。到了中世纪, 意大利许多城市如区的修道院才开始种树栽花,不过是极小的,以实用为主的药草同和厨园。欧洲一直要 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始在城市郊区出现许多山地别墅园林,称为”台地园林"(errace Garden),几 何式的。那已经是1 6 了欧洲的真正园林艺术,是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以后便进入 法国勒·诺特亥平面几何式园林。但是,中国在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已经建造方圆三百里,离宫七十所 种植异果名卉,养百兽的”上林苑“了, 当时的凌陵富商壹广汉,也已经建造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构石为山,高十余丈,激流水其中,养珍禽 异曾,种奇树异花的自然式同林了。这是在公元前138年的事,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自然式园林。这个私 家花园的规模比起比它晚250多年的罗马帝国的泉家哈德良山庄的园林规模要宏伟得多。所以说, 当时可 国社会上没有这种造园的职业是不可能的,中国造园行业的出现。 要比欧洲早1400余年 现在全世界留存下来的两部最早的造园艺术系统理论著作:《作庭记》(作者或系日本11世纪末年的 桔俊纲)和中国明代汁成著《园治》(书成于公元1634年)·但通观11世纪末年,日本《作庭记》 内容,其造园艺术理沦,显然是从中国汉、唐以来的透园艺术理论中继承下来的。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fineprint.cn
10 叹为神仙宫阙。 元大都宫城内除了西苑,另外在大内之北,尚有御苑,西苑之西还有前苑、后苑,园林面积达到宫 城内总用地面积的近 40 %。到了 1420 年,明朝在北京建成紫禁 城,并修建皇城。把元大都的西苑向南 扩建了南海,成为三海 " ,总面积近 3000 亩 ( 约 200hm2) ,约为紫禁城面积的 2 倍。中国历代都城 中心园林面积大大超过广场用地,这是一种进步现象。西方在城市化以后,都仿照中国在大都市中心建设 大园林。例如美国纽约曼哈顿建了 5000 亩 ( 约 333hm2) 中央公园,华盛顿 D . C .建了 36000 余 亩 ( 约 2400hm2) 首都公园。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建了近 20 000 亩 ( 约 1333hm2) 园林。 三、中国的杭州与西湖是全世界最早、最美的园林城市(Garden City) 园林城市 (Garden City)是令人类人居环境(ekistics)的最高理想。Garden City 这个名词,是由西方人提出 来的。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名词?是因为他们没有 Garden City。如果世界上别的国家也没有 Garden City, 那么也造不出这么一个新名词来。12 世纪,全世界没有第 2 个国家有像中国南宋的都城杭州(临安)与西湖 大园 林互相环抱而构成世界上最早、最美、也是全世界惟一的 Garden City,被马可·波罗称赞为"最美丽 华贵之城"。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画家达 ·芬奇本人虽未到过杭州与西湖,但看到《马可波罗游汜》中,在对杭 州与西湖的浪漫色彩的描述,所以提出了 Garden City 的构想:家家户户都要有具有灌溉设备的花园。18 世纪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提出了一个要把首都建成"一个由许多园林组成的城市,或一个建造在自然风景 胜地中的城市"的风景园林城市的理想以后,依据他的提议而建成的华盛顿特区的市中心就有一个大花园。 到了 19 世纪,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又提出了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 Garden City 的新内容。根 据 19 世纪以前西方提出的对 Garden City 的概念,公元 9 世纪,唐朝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时期(公元 822-824 年).杭州就已经完全符合 Garden City 的要求了。 到了南宋绍兴二十八年 (公元 1158 年),西湖东南凤凰山、大内筑成、周九里。就是国都临安的紫禁城- 南宋皇朝的政治中心。当时的国都已经开始疏散人口,置有 16 个卫星城镇,临安都城南襟钱江,北枕西湖; 水路司由钱江直通灵隐。西湖的面积为 8600 余亩,约为 5.68 平方公里。湖中大岛孤山以及苏堤白堤,和 湖中筑岛点景.有三潭印月、小瀛州、湖心亭等,把西湖分割为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与小南湖 五处。湖中三岛与战国时期蓬莱三岛相呼应,继承了秦汉以来帝皇神仙宫苑皇家园林艺术的传统。南宋时 期杭州"西湖十景",是全世界园林城市造景布局,静态空间布局与动态序列布局综合而构成一个环拱湖心 的园林布局艺术系统。 这种西湖十景的 " 空间与序列的布局艺术园林系统 " ,不但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发源地,也是全世 界花园城市空间与序列布局园林艺术系统的首创与典范。对于她 的艺术成就,明代有一位日本使领馆驻杭 州官员,题杭州西湖图诗篇如下: " 初见此图,不信人间有此湖;到了此湖,犹觉此图欠工夫 !"( 大意 ) 。 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造园"这个行业、专业和学科的国家 罗马帝国到公元 117 年,达到全盛时期,哈德良大帝才开始在城市郊区修建了哈德良山庄。到了中世纪, 意大利许多城市郊区的修道院才开始种树栽花,不过是极小的,以实用为主的药草园和厨园。欧洲一直要 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始在城市郊区出现许多山地别墅园林,称为"台地园林"(Terrace Garden),几 何式的。那已经是 14~16 世纪了。欧洲的真正园林艺术,是从 15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以后便进入 法国勒·诺特亥平面几何式园林。但是,中国在公元前 138 年,汉武帝已经建造方圆三百里,离宫七十所, 种植异果名卉,养百兽的"上林苑“了。 当时的茂陵富商袁广汉,也已经建造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构石为山,高十余丈,激流水其中,养珍禽 异兽,种奇树异花的自然式园林了。这是在公元前 138 年的事,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自然式园林。这个私 家花园的规模比起比它晚 250 多年的罗马帝国的皇家哈德良山庄的园林规模要宏伟得多。所以说,当时中 国社会上没有这种造园的职业是不可能的,中国造园行业的出现,要比欧洲早 1400 余年。 现在全世界留存下来的两部最早的造园艺术系统理论著作:《作庭记》 ( 作者或系日本 11 世纪末年的 桔俊纲 ) 和中国明代汁成著《园冶》 ( 书成于公元 1634 年 ) 。但通观 11 世纪末年,日本《作庭记》 内容,其造园艺术理沦,显然是从中国汉、唐以来的造园艺术理论中继承下来的。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