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348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建筑力学 试题 2012年1月 题 号 二 三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10×3=30分)】 1.只限制物体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它方向运动的支座是()。 A.固定铰支座 B.可动铰支座 C.固定端支座 D.都不是 2.如图所示结构为()。 A.几何可变体系 B.几何瞬变体系 C.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 D.几何不变体系,有一个多余约束 3.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分解为()。 A.一个平面汇交力系 B.一个平面力偶系 C.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 D.无法分解 1696
试卷代号 4 8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0 11 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1.只限制物体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它方向运动的支座是( A. 定钱支座 B. C. 端支座 D. 不是 2. 所示结构 )。 A. 几何可变 B.几何瞬变体系 c.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 D.几何不变体系,有一个多余约束 3. 一般 系可 )。 A. 平面 B.一个平面力偶系 巳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 D. 法分解 建筑力学试题 |题号 - |分数 I I I I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 1696 2012 年1
4.图所示构件为矩形截面,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为( )。 h' A能 h B答 米 c竿 D. 5.圆形截面,直径为D,则其对形心轴的惯性矩为( ). A哥 B.D 4 c D.交D 32 6.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竖向位移,则应在该点虚设( )。 A,竖向单位力 B.水平向单位力 C.任意方向单位力 D.单位力偶 7.力法中,自由项△p是由( )图乘得出的。 A.M1图和Mp图 B.M图和M1图 C.M图和M图 D.都不是 8.一根杆件在平面内的自由度有( )个。 A.2 B.3 C.4 D.5 9.图所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CB是( )。 A.0.5 B.-1 C.0 D.2 10.图示单跨梁AB的转动刚度SAB是( )。=3) B I 1/2 A.3i B.6i C.12i D.-i 1697
4. 所示 矩形截 对2 惯性 )。 A-bh3;v::r=Z - 12 h' C 2 h 2 Zl 半句 C. - b~34 D. - b~33 5. 形截 直径为D 对形心轴 )。 πD A. 一64 B. 一6-4 c. 32 D. '32 6. 乘法 求某 位移 应在 点 虚 )。 A. 单位力B. C. 任意 力D. 单位 7. !:l )图乘得出的。 A. 和M B. 和M C. 和M 图D.都不 8. 一根 件在 度有 )个。 A.2 B. 3 C. 4 U5 9. 示单 传递 AB h AO.5 C. O B. 一1 D.2 EI 10. 示单 ) 0 (i= 在一 EI 1/ 2 A 3i C. 12i B.6i D.-i 1697
得分 评卷人 二、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15 ×2=30分) 11.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12.物体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13.如果有3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每个物体都受平面一般力系的作用,则共可以建立9个 独立的平衡方程。() 14.未知量均可用平衡方程解出的平衡问题,称为静定问题。() 15.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16.轴向拉伸(压缩)的正应力大小和轴力的大小成正比。() 17.平面图形对其形心轴的静矩恒为零。() 18.弯矩图应画在梁的受拉…侧。〔) 19.抗弯刚度只与材料性质有关。() 20.力法的基本未知量为结点位移。() 21.梁的变形有两种,它们是挠度和转角,() 22.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用力偶矩度量而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23.多余约束是指维持体系几何不变性所多余的约束。() 24,桁架的内力只有轴力而无弯矩和剪力。() 25.压杆上的压力小于临界荷载,是压杆稳定平衡的前提。() 1698
得分 i评卷人 二、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J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X2=30 1. 作用在物 三要 是大小 ) 12. 物体平衡 指物体 13. 有3 组成 体都受 力 系 立9 平衡 ) 14. 未知 衡方 静定 ) 15. 16. 小成 17. 平面 形对其形 矩恒 ) 18. 。 ( ) 19. 性质 ) 20. 基本 知量为 位移 ) 1. 形有两 们是挠 ) 22. 度最 。 ( ) 23. 何不 ) 24. 轴力 而无弯矩 ) 25. 杆上 于临 压杆 定平 ) 1698
得 分 评卷人 三、计算题(40分) 26.计算图1所示桁架的支座反力及1、2杆的轴力(10分)。 12kN D 2 4m 4m 4m 4m 图1 27.试作图2所示外伸梁的内力图。(10分) 12kN 4kN/m D 2m 2m 4m 图2 1699
得分|评卷人 三、计算题 0分} 26. 图1 所示 座反力及l (1 12kN 4m 4m 4m 4m 27. 图2 示外伸梁 (10 wm •• , 4kN/m 分电 12m 1 2m 1 D 4m 1699
28.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3(u)所示连续梁,画M图,E1=常数。固端弯矩见图3(6)所 示。(20分) 32kN 6kN/m A 3I 3EI 4.5m14.5而 8m (a) B - 6P M立g (6) 图3 1700
28. 用力 图3( 连续 画M ,£1= 图3 (6) 示。 1700 A.13 1m BJ.. + • • • •c 3EI 2FJI 4. Sm 1 4. Sfu'; 8m (a) w- IP q A'J tm~HH自~I VA I矿=-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