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2目录 圆图 §73对流传质 、实验关联法 1、传质理论简介 2、对流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 二、解析法 类比法 刀浙江大学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第七章质量传递基础 1/13
浙江大学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第七章 质量传递基础 1/13 幻灯片2目录 §7.3 对流传质 一、实验关联法 1、传质理论简介 2、对流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 二、解析法 三.类比法
§73对流传质 对流传质通常指运动流体与界面(固体壁面或流 体界面)间由于涡流或脉动作用所造成的质量传递, 是相际间传质的基础。 对流传质方程:N4=k2(C1-C2)=k(n1-n2)= 传质系数 「实验方法 传质系数的确定:{解析法 边界层分析解 边界层积分解 类比法 刀浙江大学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第七章质量传递基础 2/13
浙江大学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第七章 质量传递基础 2/13 传质系数的确定: 类比法 边界层积分解 边界层分析解 解析法 实验方法 传质系数 §7.3 对流传质 对流传质通常指运动流体与界面(固体壁面或流 体界面)间由于涡流或脉动作用所造成的质量传递, 是相际间传质的基础。 对流传质方程: NA = kL (C1 − C2 ) = kG ( p1 − p2 ) =
实验关联法 1、传质理论简介 停滞膜模型双膜模型) 溶质渗透模型 表面更新模型 刀浙江大学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第七章质量传递基础 3/13
浙江大学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第七章 质量传递基础 3/13 表面更新模型 溶质渗透模型 停滞膜模型(双膜模型) 1、传质理论简介 一、实验关联法
1、传质理论简介 (1)双膜理论模型 气膜液膜 要点: PG (1)相界面两侧流体的对流 传质阻力全部集中在界面两 侧的两个停滞膜内,膜内传 传质方向 质方式为分子扩散。 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 (2)相界面上没有传质阻力, 即可认为所需的传质推动力 为零,或气液两相在相界面 处达到平衡。 δN8 距离 双膜模型 刀浙江大学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第七章质量传递基础 4/13
浙江大学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第七章 质量传递基础 4/13 pG pi 传质方向 Ci 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 CL G L z 距离 双膜模型 组成 (1)双膜理论模型 要点: (1) 相界面两侧流体的对流 传质阻力全部集中在界面两 侧的两个停滞膜内,膜内传 质方式为分子扩散。 (2)相界面上没有传质阻力, 即可认为所需的传质推动力 为零,或气液两相在相界面 处达到平衡。 1、传质理论简介 气膜 液膜
1、传质理论简介 气膜液膜 若为单向扩散,在液相中有: PG D N L 4-C,)分 (C L B 传质 对照对流传质方程,可知: 气相主体 液相主 D, C L L Bi 88L 距离 双膜模型 刀浙江大学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第七章质量传递基础 5/13
浙江大学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第七章 质量传递基础 5/13 气膜 液膜 pG pi 传质方向 Ci 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 CL G L z 距离 双膜模型 组成 若为单向扩散,在液相中有: ( ) A1 A2 L Bm L A C C C D C N = − 对照对流传质方程,可知: L Bm L L C D C k = 1、传质理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