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居住区的类型 按建设条件的不同,居住区可分为:新建 居住区和城市旧居住区。 按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城市内的居住 区和独立的工矿企业居住区。 按住宅层数的不同又可分为低层(层~3 层)居住区,多层3层~6层居住区,中高层(7 层~9层)居住区,高层(大于等于10层)或各种 层数混合修建的居住区
9.1.1 居住区的类型 按建设条件的不同,居住区可分为:新建 居住区和城市旧居住区。 按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城市内的居住 区和独立的工矿企业居住区。 按住宅层数的不同又可分为低层(1层~3 层)居住区,多层(3层~6层)居住区,中高层(7 层~9层)居住区,高层(大于等于10层)或各种 层数混合修建的居住区
9.1.2居住区的规模与用地控制指标 居住区是指城市中由城市主要道路或自然分界 线所围合,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较完善 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 务设施的相对独立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 根据目前我国城市状况规划时将居住区分成居 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泛指皆可称居住 区 新修订的《规范》规定,居住区、小区和组团 三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91规定
9.1.2 居住区的规模与用地控制指标 居住区是指城市中由城市主要道路或自然分界 线所围合,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较完善 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 务设施的相对独立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 根据目前我国城市状况规划时将居住区分成居 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泛指皆可称居住 区。 新修订的《规范》规定,居住区、小区和组团 三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9.1规定
9.12居住区的规模与用地控制指标 居住区的规模与用地控制指标,主要取决于以下 因素: 1设置居住区级的配套商业、文化、医疗等公共 服务设施和合理服务半径要求。 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4自然地形条件和城市规模对居住区规模也有 定影响。 表9—2给出了我国城市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9.1.2 居住区的规模与用地控制指标 居住区的规模与用地控制指标,主要取决于以下 因素: 1.设置居住区级的配套商业、文化、医疗等公共 服务设施和合理服务半径要求。 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4.自然地形条件和城市规模对居住区规模也有一 定影响。 表9—2给出了我国城市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913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指根据居住区的功 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 道路和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 号1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因素及小区、 组团的合理规模 2我国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举例
9.1.3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指根据居住区的功 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 道路和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 1.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因素及小区、 组团的合理规模 2.我国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举例
1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因素及小区、组团的 合理规模 居民在居住区内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是影响居住区 规划结构的决定因素。 居住小区是指城市中由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 线所围合,以居民基本生活活动不穿越城市主要交通 线为原则,并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满足该 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 居住生活聚居地区。居住组团是指城市中一般被小区 道路分隔,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居民所需 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1.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因素及小区、组团的 合理规模 居民在居住区内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是影响居住区 规划结构的决定因素。 居住小区是指城市中由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 线所围合,以居民基本生活活动不穿越城市主要交通 线为原则,并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满足该 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 居住生活聚居地区。居住组团是指城市中一般被小区 道路分隔,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居民所需 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