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条 国营贸易 1.中国应保证国营贸易企业的进口购买程序完全透明,并符合《WTO协定》,且应避免 采取任何措施对国营贸易企业购买或销售货物的数量、价值或原产国施加影响或指导,但依 照《WTO协定》进行的除外 2.作为根据GATT1994和《关于解释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17条的谅解》所作通知 的一部分,中国还应提供有关其国营贸易企业出口货物定价机制的全部信息。 第7条 非关税措施 1,中国应执行附件3包含的非关税措施取消时间表。在附件3中所列期那限内,对该附件中 所列措施所提供的保护在规模、范围或期那限方面不得增加或扩大,且不得实施任何新的措施, 除非符合《WTO协定》的规定 2.在实施GATT1994第3条、第11条和《农业协定》的规定时,中国应取消且不得采取 重新采取或实施不能根据《WTO协定》的规定证明为合理的非关税措施。对于在加入之日以 后实施的、与本议定书或《WTO协定》相一致的非关税措施,无论附件3是否提及,中国均 应严格遵守《WTO协定》的规定,包括GATT1994及其第13条以及《进口许可程序协定》的 规定,包括通知要求,对此类措施进行分配或管理 3.自加入时起,中国应遵守《TRIMs协定》,但不援用《TRIMs协定》第5条的规定。中 国应取消并停止执行通过法律、法规成其他措施实施的贸易平衡要求和外汇平衡要求、当地 含量要求和出口实绩要求。此外,中国将不执行设置此类要求的合同条款。在不损害本议定 书有关规定的情况下,中国应保证国家和地方各级主管机关对进口许可证、配额、关税配额 的分配或对进口、进口权或投资权的任何其他批准方式,不以下列内容为条件:此类产品是 否存在与之竞争的国内供应者;任何类型的实绩要求,例如当地含量、补偿、技术转让、出 口实绩或在中国进行研究与开发等。 4.进出口禁止和限制以及影响进出口的许可程序要求只能由国家主管机关或油国家主管 机关授权的地方各级主管机关实行和执行。不得实施或执行不属国家主管机关或由国家主管 机关授权的地方各级主管机关实行的措施。 6
6 ⚫ 第6条 ⚫ 国营贸易 ⚫ 1.中国应保证国营贸易企业的进口购买程序完全透明,并符合《WTO协定》,且应避免 采取任何措施对国营贸易企业购买或销售货物的数量、价值或原产国施加影响或指导,但依 照《WTO协定》进行的除外。 ⚫ 2.作为根据GATT1994和《关于解释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17条的谅解》所作通知 的一部分,中国还应提供有关其国营贸易企业出口货物定价机制的全部信息。 ⚫ 第7条 ⚫ 非关税措施 ⚫ 1.中国应执行附件3包含的非关税措施取消时间表。在附件3中所列期限内,对该附件中 所列措施所提供的保护在规模、范围或期限方面不得增加或扩大,且不得实施任何新的措施, 除非符合《WTO协定》的规定。 ⚫ 2.在实施GATT1994第3条、第11条和《农业协定》的规定时,中国应取消且不得采取、 重新采取或实施不能根据《WTO协定》的规定证明为合理的非关税措施。对于在加入之日以 后实施的、与本议定书或《WTO协定》相一致的非关税措施,无论附件3是否提及,中国均 应严格遵守《WTO协定》的规定,包括GATT1994及其第13条以及《进口许可程序协定》的 规定,包括通知要求,对此类措施进行分配或管理。 ⚫ 3.自加入时起,中国应遵守《TRIMs协定》,但不援用《TRIMs协定》第5条的规定。中 国应取消并停止执行通过法律、法规或其他措施实施的贸易平衡要求和外汇平衡要求、当地 含量要求和出口实绩要求。此外,中国将不执行设置此类要求的合同条款。在不损害本议定 书有关规定的情况下,中国应保证国家和地方各级主管机关对进口许可证、配额、关税配额 的分配或对进口、进口权或投资权的任何其他批准方式,不以下列内容为条件:此类产品是 否存在与之竞争的国内供应者;任何类型的实绩要求,例如当地含量、补偿、技术转让、出 口实绩或在中国进行研究与开发等。 ⚫ 4.进出口禁止和限制以及影响进出口的许可程序要求只能由国家主管机关或由国家主管 机关授权的地方各级主管机关实行和执行。不得实施或执行不属国家主管机关或由国家主管 机关授权的地方各级主管机关实行的措施
第8条 进出口许可程序 1.在实施《WTO协定》和《进口许可程序协定》的规定时,中国应采取以下措施, 以便遵守这些协定 (ā)中国应定期在本议定书第2条(C)节第2款所指的官方刊物中公布下列内容 按产品排列的所有负责授权或批准进出口的组织的清单,包括由国家主管机 关授权的组织,无论是通过发放许可证还是其他批准: 获得此类进出口许可证或其他批准的程序和标准,以及决定是否发放进出口 许可证或其他批准的条件; 按照《进口许可程序协定》,按税号排列的实行招标要求管理的全部产品清 单;包括关于实行此类招标要求管理产品的信息及任何变更; 限制或禁止进出口的所有货物和技术的清单;这些货物也应通知进口许可程 序委员会; 限制或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清单的任何变更;用一种或多种WTO正式 语文提交的这些文件的副本应在每次公布后75天内送交WTO,供散发WTO成员并提交 进口许可程序委员会。 (b)中国应将加入后仍然有效的所有许可程序和配额要求通知WTO,这些要求应 按协调制度税号分别排列,并附与此种限制有关的数量(如有数量),以及保留此种限 制的理由或预定的终止日期。 (C)中国应向进口许可程序委员会提交其关于进口许可程序的通知。中国应每年 向进口许可程序委员会报告其自动进口许可程序的情况,说明产生这些要求的情况,并 证明继续实行的需要。该报告还应提供《进口许可程序协定》第3条中所列信息。 (d)中国发放的进口许可证的有效期至少应为6个月,除非例外情况使此点无法 做到。在此类情况下,中国应将要求缩短许可证有效期的例外情况迅速通知进口许可程 序委员会。 2.除本议定书另有规定外,对于外国个人、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进出口许可证和 配额分配方面,应给予不低于给予其他个人和企业的待遇
7 ⚫ 第8条 ⚫ 进出口许可程序 ⚫ 1.在实施《WTO协定》和《进口许可程序协定》的规定时,中国应采取以下措施, 以便遵守这些协定: ⚫ (a)中国应定期在本议定书第2条(C)节第2款所指的官方刊物中公布下列内容: ⚫ ———按产品排列的所有负责授权或批准进出口的组织的清单,包括由国家主管机 关授权的组织,无论是通过发放许可证还是其他批准; ⚫ ———获得此类进出口许可证或其他批准的程序和标准,以及决定是否发放进出口 许可证或其他批准的条件; ⚫ ———按照《进口许可程序协定》,按税号排列的实行招标要求管理的全部产品清 单;包括关于实行此类招标要求管理产品的信息及任何变更; ⚫ ———限制或禁止进出口的所有货物和技术的清单;这些货物也应通知进口许可程 序委员会; ⚫ ———限制或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清单的任何变更;用一种或多种WTO正式 语文提交的这些文件的副本应在每次公布后75天内送交WTO,供散发WTO成员并提交 进口许可程序委员会。 ⚫ (b)中国应将加入后仍然有效的所有许可程序和配额要求通知WTO,这些要求应 按协调制度税号分别排列,并附与此种限制有关的数量(如有数量),以及保留此种限 制的理由或预定的终止日期。 ⚫ (c)中国应向进口许可程序委员会提交其关于进口许可程序的通知。中国应每年 向进口许可程序委员会报告其自动进口许可程序的情况,说明产生这些要求的情况,并 证明继续实行的需要。该报告还应提供《进口许可程序协定》第3条中所列信息。 ⚫ (d)中国发放的进口许可证的有效期至少应为6个月,除非例外情况使此点无法 做到。在此类情况下,中国应将要求缩短许可证有效期的例外情况迅速通知进口许可程 序委员会。 ⚫ 2.除本议定书另有规定外,对于外国个人、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进出口许可证和 配额分配方面,应给予不低于给予其他个人和企业的待遇
第9条 价格控制 1.在遵守以下第2款的前提下,中国应允许每一部门交易的货物和服 务的价格由市场力量决定,且应取消对此类货物和服务的多重定价做法。 2.在符合《WTO协定》,特别是GATT1994第3条和《农业协定》附 件2第3、4款的情况下,可对附件4所列货物和服务实行价格控制。除非 在特殊情况下,并须通知WTO,否则不得对附件4所列货物或服务以外 的货物或服务实行价格控制,且中国应尽最大努力减少和取消这些控制。 3.中国应在官方刊物上公布实行国家定价的货物和服务的清单及其 变更情况。 第10条 补贴 1.中国应通知WT○在其领土内给予或维持的、属《补贴与反补贴措 施协定》(” 《SCM协定》") 第1条含义内的、按具体产品划分的任 何补贴,包括《SCM协定》 第3条界定的补贴。所提供的信息应尽可能 具体,并遵循《SCM协定》第25条所提及的关于补贴问卷的要求。 2.就实施《SCM协定》第1条第2款和第2条而言,对国有企业提供 的补贴将被视为专向性补贴,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是此类补贴的主要接受 者或国有企业接受此类补贴的数量异常之大的情况下。 3.中国应自加入时起取消属《SCM协定》第3条范围内的所有补贴。 8
8 ⚫ 第9条 ⚫ 价格控制 ⚫ 1.在遵守以下第2款的前提下,中国应允许每一部门交易的货物和服 务的价格由市场力量决定,且应取消对此类货物和服务的多重定价做法。 ⚫ 2.在符合《WTO协定》,特别是GATT1994第3条和《农业协定》附 件2第3、4款的情况下,可对附件4所列货物和服务实行价格控制。除非 在特殊情况下,并须通知WTO,否则不得对附件4所列货物或服务以外 的货物或服务实行价格控制,且中国应尽最大努力减少和取消这些控制。 ⚫ 3.中国应在官方刊物上公布实行国家定价的货物和服务的清单及其 变更情况。 ⚫ 第10条 ⚫ 补贴 ⚫ 1.中国应通知WTO在其领土内给予或维持的、属《补贴与反补贴措 施协定》(“《SCM协定》”)第1条含义内的、按具体产品划分的任 何补贴,包括《SCM协定》第3条界定的补贴。所提供的信息应尽可能 具体,并遵循《SCM协定》第25条所提及的关于补贴问卷的要求。 ⚫ 2.就实施《SCM协定》第1条第2款和第2条而言,对国有企业提供 的补贴将被视为专向性补贴,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是此类补贴的主要接受 者或国有企业接受此类补贴的数量异常之大的情况下。 ⚫ 3.中国应自加入时起取消属《SCM协定》第3条范围内的所有补贴
第11条 对进出口产品征收的税费 1.中国应保证国家主管机关或地方各级主管机关实施或管理的海关 规费或费用符合GATT1994。 2.中国应保证国家主管机关或地方各级主管机关实施或管理的国内 税费,包括增值税,符合GATT1994。 3.中国应取消适用于出口产品的全部税费,除非本议定书附件6中有 明确规定或按照GATT1994第8条的规定适用。 4在进行边境税的调整方面,对于外国个人、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自加入时起应被给予不低于给予其他个人和企业的待遇。 第12条 农业 1.中国应实施中国货物贸易承诺和减让表中包含的规定,以及本议 定书具体规定的《农业协定》的条款。在这方面,中国不得对农产品维 持或采取任何出口补贴。 2.中国应在过渡性审议机制中,就农业领域的国营贸易企业(无论 是国家还是地方)与在农业领域按国营贸易企业经营的其他企业之间或 在上述任何企业之间进行的财政和其他转移作出通知
9 ⚫ 第11条 ⚫ 对进出口产品征收的税费 ⚫ 1.中国应保证国家主管机关或地方各级主管机关实施或管理的海关 规费或费用符合GATT1994。 ⚫ 2.中国应保证国家主管机关或地方各级主管机关实施或管理的国内 税费,包括增值税,符合GATT1994。 ⚫ 3.中国应取消适用于出口产品的全部税费,除非本议定书附件6中有 明确规定或按照GATT1994第8条的规定适用。 ⚫ 4.在进行边境税的调整方面,对于外国个人、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自加入时起应被给予不低于给予其他个人和企业的待遇。 ⚫ 第12条 ⚫ 农业 ⚫ 1.中国应实施中国货物贸易承诺和减让表中包含的规定,以及本议 定书具体规定的《农业协定》的条款。在这方面,中国不得对农产品维 持或采取任何出口补贴。 ⚫ 2.中国应在过渡性审议机制中,就农业领域的国营贸易企业(无论 是国家还是地方)与在农业领域按国营贸易企业经营的其他企业之间或 在上述任何企业之间进行的财政和其他转移作出通知
第13条 技术性贸易壁垒 1.中国应在官方刊物上公布作为技术法规、标准或合格评定程序依据的所有正式的 或非正式的标准 2.中国应自加入时起,使所有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符合《TBT协定》 。 3.中国对进口产品实施合格评定程序的目的应仅为确定其是否符合与本议定书和 《WT○协定》规定相一致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只有在合同各方授权的情况下,合格评 定机构方可对进口产品是否符合该合同的商业条款进行合格评定。中国应保证此种针对 产品是否符合合同商业条款的检验不影响此类产品通关或进口许可证的发放。 4.(ā)自加,入时起,中国应保证对进口产品和国产品适用相同的技术法规、标准 和合格评定程序。为保证从现行体制的顺利过渡,中国应保证自加入时起,所有认证 安全许可和质量许可机构和部门获得既对进口产品又对国产品进行此类活动的授权,加 入1年后,所有合格评定机构和部门获得既对进口产品又对国产品进行合格评定的授权 对机构或部门的选择应由申请人决定。对于进口产品和国产品,所有机构和部门应颁发 相同的标志,收取相同的费用。它们还应提供相同的处理时间和申诉程序。进口产品不 得实行一种以上的合格评定程序。中国应公布并使其他WTO成员、个人和企业可获得 有关其各合格评定机构和部门相应职责的全部信息。 (b)不迟于加入后18个月,中国应仅依据工作范围和产品种类,指定其各合格评 定机构的相应职责,而不考虑产品的原产地。指定给中国各合格评定机构的相应职责将 在加入后12个月通知TBT委员会。 第14条 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中国应在加入后30天内,向WTO通知其所有有关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法律、法 规及其他措施,包括产品范围及相关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 10
10 ⚫ 第13条 ⚫ 技术性贸易壁垒 ⚫ 1.中国应在官方刊物上公布作为技术法规、标准或合格评定程序依据的所有正式的 或非正式的标准。 ⚫ 2.中国应自加入时起,使所有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符合《TBT协定》。 ⚫ 3.中国对进口产品实施合格评定程序的目的应仅为确定其是否符合与本议定书和 《WTO协定》规定相一致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只有在合同各方授权的情况下,合格评 定机构方可对进口产品是否符合该合同的商业条款进行合格评定。中国应保证此种针对 产品是否符合合同商业条款的检验不影响此类产品通关或进口许可证的发放。 ⚫ 4.(a)自加入时起,中国应保证对进口产品和国产品适用相同的技术法规、标准 和合格评定程序。为保证从现行体制的顺利过渡,中国应保证自加入时起,所有认证、 安全许可和质量许可机构和部门获得既对进口产品又对国产品进行此类活动的授权;加 入1年后,所有合格评定机构和部门获得既对进口产品又对国产品进行合格评定的授权。 对机构或部门的选择应由申请人决定。对于进口产品和国产品,所有机构和部门应颁发 相同的标志,收取相同的费用。它们还应提供相同的处理时间和申诉程序。进口产品不 得实行一种以上的合格评定程序。中国应公布并使其他WTO成员、个人和企业可获得 有关其各合格评定机构和部门相应职责的全部信息。 ⚫ (b)不迟于加入后18个月,中国应仅依据工作范围和产品种类,指定其各合格评 定机构的相应职责,而不考虑产品的原产地。指定给中国各合格评定机构的相应职责将 在加入后12个月通知TBT委员会。 ⚫ 第14条 ⚫ 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 中国应在加入后30天内,向WTO通知其所有有关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法律、法 规及其他措施,包括产品范围及相关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