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学院 SANMING UNIVERSITY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适用年级:2023级 二○二四年三月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适用年级:2023 级 二○二四年三月
目录 1思想政治教有史 .,1 2.马克思主义哲学 .10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1
目 录 1.思想政治教育史..........................…………………………………………………1 2.马克思主义哲学.....................................................………………………………10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1
三明学院师范类专业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保程 代码 2212320006 课程类型 口通识必修口通识选修☑专业必修 口专业选修口教师教育必修口教师教育选修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学分 2 课程负贵人 石雪梅 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0 先修课程与 先修课程:思想政治教有专业导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后续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导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 后续课程 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话用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第」 参考教材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7月第2版 [1]《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主要参考书 [3]《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 籍 「51《新时代公民首先球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6]《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线上学习资 本课程授课教师已将教学资源上传至超星网络学习平台,学生登陆可查 源 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考核方法、课程测验习题等教学资源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有史”是思想政治教有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一门 专业必修课与学位课,为本专业核心课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有史是 一门研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的科学,旨在帮助 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学科性质,把屋研究对象:认真研 读中国产皆思想政治教有相关中料,定学理基础,总结中国产背 课程描述 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 服务现实需要 提升学生里 政治教育工作能力 (含性质、地课程要求学生重点把握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及发展的过程 位和任务)特点规律,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典型案例,总结党的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立场与方法分析思想政治的 观念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课程体现了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史特点, 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过程提高到规律性的 高度
1 三明学院师范类专业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课程 代码 2212320006 课程类型 通识必修 通识选修专业必修 专业选修教师教育必修 教师教育选修 开课学期 第 2 学期 学分 2 课程负责人 石雪梅 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0 先修课程与 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后续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导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 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适用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A 参考教材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第二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 7 月第 2 版 B 主要参考书 籍 [1]《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 [2]《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3]《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 [5]《新时代公民首先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 2019 年版 [6]《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 2019 年版 C 线上学习资 源 本课程授课教师已将教学资源上传至超星网络学习平台,学生登陆可查 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考核方法、课程测验习题等教学资源。 D 课程描述 (含性质、地 位和任务)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一门 专业必修课与学位课,为本专业核心课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是 一门研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的科学,旨在帮助 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学科性质,把握研究对象;认真研 读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史料,奠定学理基础;总结中国共产党思 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服务现实需要,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 课程要求学生重点把握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及发展的过程、 特点规律,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典型案例,总结党的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立场与方法分析思想政治的 观念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 课程体现了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史特点,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过程提高到规律性的 高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如下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理解和掌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历程、基本特点 主要理论和历史经验、优良传统和作风。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总结党的思想玫治教育的历史经验,提升解 决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课程目标3:(价值目标)树立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科学认识 继承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治学精神。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毕业要求 ,掌握党对党员和人民群众开展思想政治教 育的实践活动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基本线索及其规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地 位作用、目标任务、方针原则、内容方法的 E 课程学习目 课程目标1历史沿革、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党的思想政 3.学科素养 制度安排和队 标及其与毕 治教有领导体制、组织机构、 业要求的对 临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其发展规 党的思想 应关系 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掌握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掌握思想政治教有与教 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4.总结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提升 解决思想政治教有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探 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 课程目标2法,服务思想政治教有工作的现实需要」 4.教学能力 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 与发展规律和 点,依据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进行教 设计、实施和评价。 ,认同思想政治教有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学生 全面发展中的价值。理解思政教育的综合育 课程目标 人价值树立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科 3.学科素养 学认识, 继承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有的优良 传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治学精神。 章节学习内容与学习要求 支撑课程 目标 绪论 知道: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学科性质、学科体 支撑课程 理论学习内 系研穷对象研内容 2 容 领会: 学习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有史的目的、 意 目标 义和方法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开端 支堂课程 2 知道: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最初传入;先进知识分目标1、2 2
2 E 课程学习目 标及其与毕 业要求的对 应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如下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理解和掌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历程、基本特点、主要理论和历史经验、优良传统和作风。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总结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提升解 决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课程目标 3:(价值目标)树立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科学认识, 继承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治学精神。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 3.掌握党对党员和人民群众开展思想政治教 育的实践活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范 畴、理论体系的萌芽、形成、变化、发展的 基本线索及其规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地 位作用、目标任务、方针原则、内容方法的 历史沿革、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党的思想政 治教育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制度安排和队 伍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其发展规律;党的思想 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掌握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与教 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3.学科素养 课程目标 2 4.总结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提升 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探 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 法,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能 够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和特 点,依据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设计、实施和评价。 4.教学能力 课程目标 3 3.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学生 全面发展中的价值。理解思政教育的综合育 人价值树立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科 学认识,继承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 传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治学精神。 3.学科素养 F 理论学习内 容 章节学习内容与学习要求 支撑课程 目标 学时 分配 绪论 知道: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学科性质、学科体 系、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领会:学习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目的、意 义和方法 支撑课程 目标 1 2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开端 知道: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最初传入;先进知识分 支撑课程 目标 1、2 2
子传播马克思主义主义:共产主义小组研究和宣 传马克思主义: 领会:党的一大与思想政治教有基本原则的确立;党的 大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的提出:思想政 教育理论的萌芽: 分析评价:中国共产党员动员组织工作掀起第一次工运 高潮;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的政治教育 第二章土地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艰辛探索 知道: 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村革命根据开辟中的思想政治教有思想政治型 论的形成过程:中央《宣传工作决议案》的主要 内容。 支撑课程 领会:《古田会议决议》的理论价值:《反对本本主义》目标1、3 2 的基本精神 分析评价:红军反“围剿“斗争和长征中的思想政治教 有;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教育;红军 编中的思想政治教有 第三章全面抗战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趋成熟 知道:发动民众投身抗战: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 队伍:思想政治教有若干重要论著的发展:《关 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运用文化艺术 巷体开属思想政治教有 领会:党内独立自主原则教育:杭日战略方针的宣传教皮撑课程 目标1、3 有:思想政治教有理诊的哲学基础: 分析:整风运动:党的七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有效推进:知识分子的 思想政治数育。 综合: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 第四章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有的成功实践 知道:抗战胜利后的形势与任务教育:动员农民参加士 改、生产与支前参战:开辟第二条战线中的宣传 教育;打开连队工作之门的三把重要钥匙: 领会:第二条战线中的宣传教育 支撑课程 领会:政策、纪律和理论教奇 目标1、3 2 分析:胜利进军中的“不断革命“思想教育:”三查 整“的整背运动 评价、综合:瓦解敌军工作和教育改造国民党走访投诚 部队;学习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 互章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又思想政治教育的 支撑课程 知道:新中国思想政治战线面临的新形势、思想政治教目标1、3 有制度、机构和队伍的建立;社会主义思想政治 3
3 子传播马克思主义主义;共产主义小组研究和宣 传马克思主义; 领会:党的一大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确立;党的 二大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的提出;思想政治 教育理论的萌芽; 分析评价:中国共产党员动员组织工作掀起第一次工运 高潮;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的政治教育 第二章 土地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艰辛探索 知道: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农 村革命根据开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 论的形成过程;中央《宣传工作决议案》的主要 内容。 领会:《古田会议决议》的理论价值;《反对本本主义》 的基本精神 分析评价:红军反“围剿“斗争和长征中的思想政治教 育;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教育 ;红军改 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支撑课程 目标 1、3 2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趋成熟 知道:发动民众投身抗战;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 队伍;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重要论著的发展;《关 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运用文化艺术等 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领会:党内独立自主原则教育;抗日战略方针的宣传教 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 分析:整风运动;党的七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有效推进;知识分子的 思想政治教育 。 综合: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 支撑课程 目标 1、3 4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实践 知道:抗战胜利后的形势与任务教育;动员农民参加土 改、生产与支前参战;开辟第二条战线中的宣传 教育;打开连队工作之门的三把重要钥匙; 领会:第二条战线中的宣传教育 领会:政策、纪律和理论教育 分析:胜利进军中的“不断革命“思想教育;”三查三 整“的整党运动 评价、综合:瓦解敌军工作和教育改造国民党走访投诚 部队;学习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 支撑课程 目标 1、3 2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 推进 知道:新中国思想政治战线面临的新形势、思想政治教 育制度、机构和队伍的建立;社会主义思想政治 支撑课程 目标 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