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时间:50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题号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评阅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号码填在答题表相应题号下面。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结构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因素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领主制自然经济 D、工业经济 2、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林则徐 B、理源 C、洪秀全 D、洪仁开 3、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是( A、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共和国 B、无产阶级共和国 C、劳动人民联合专政共和国 D、资产阶级共和国 4、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B、无产阶级思想文化云动 C、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运动 D、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 5、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是( A、反动资本 B、民族资本 C、私人资本 D、官僚资木 6、中国共产党党内滋长的“左”的急躁情绪,第三次是以 )为代表的“左”倾 机会主义。 A、瞿秋白 B、李立三 C、王明 D、陈独秀 7、第三条道路主张的实质是( A、走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B、走新民主主义的道路 C、走封建主义的老路 D、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言》 B、《中国人民致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最高纲领》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试类型:闭卷 考试时间: 50 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评阅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号码填在答题表相应题号下面。每小题 1 分,本大题共 10 分)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结构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因素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领主制自然经济 D、工业经济 2、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洪秀全 D、洪仁玕 3、1912 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是( ) A、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共和国 B、无产阶级共和国 C、劳动人民联合专政共和国 D、资产阶级共和国 4、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B、无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C、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运动 D、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 5、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是( ) A、反动资本 B、民族资本 C、私人资本 D、官僚资本 6、中国共产党党内滋长的“左”的急躁情绪,第三次是以( )为代表的“左”倾 机会主义。 A、瞿秋白 B、李立三 C、王明 D、陈独秀 7、第三条道路主张的实质是( ) A、走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B、走新民主主义的道路 C、走封建主义的老路 D、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最高纲领》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A、沿收 B、改造 C、和平脖买 D、合作化 10、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制定正确的八大政治路线 D、《关于建国以来常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多选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号码填在答题表相应题号下面,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 本大题共16分) 1、鸦片战争前夕中外近代中国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对建主义与人 大众的矛 D、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E、地主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眉 2、资本一帝围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包括( A、军电号路 B、政治学制 C、文化渗透 D、经济掠本 E、制度输出 3、对洋务运动的正确认识是( A、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 B、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某些促进作用 C、是一场由清政府主导的现代化运动 D、培养了一批具有近代知识和技术的人才 E、有利干中破传统思相的束城 4、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主要围绕 )展开。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用帝国主义的统治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D、要不要社会革命 E、要不要发动农民 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B、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C、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D、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E、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6、在1921年至1949年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阶级政治力量,它们是( A、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B、市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外国势力 E、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7、1948年秋开始 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三大战役,基本上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 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三大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上海战役E、济南战役 8、我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到改革开放前,取得了重大的显著成就,包括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A、没收 B、改造 C、和平赎买 D、合作化 10、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制定正确的八大政治路线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号码填在答题表相应题号下面,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 2 分, 本大题共 16 分) 1、鸦片战争前夕中外近代中国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 )。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E、地主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包括( )。 A、军事侵略 B、政治控制 C、文化渗透 D、经济掠夺 E、制度输出 3、对洋务运动的正确认识是( )。 A、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 B、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某些促进作用 C、是一场由清政府主导的现代化运动 D、培养了一批具有近代知识和技术的人才 E、有利于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4、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主要围绕( )展开。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D、要不要社会革命 E、要不要发动农民 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B、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C、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D、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E、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6、在 1921 年至 1949 年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阶级政治力量,它们是( )。 A、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B、市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外国势力 E、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7、1948 年秋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三大战役,基本上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 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三大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上海战役 E、济南战役 8、我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到改革开放前,取得了重大的显著成就,包括
A、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B、基本建立独立的 比较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D、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E、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三、简答题(每题6分 共24分)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2、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3、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地区政权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4、1956年至1978年间,中国共产党在独立地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 中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错误? 四、论述题(15分) 结合近代以后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分析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 主义道路的客观必然性。 五、材料分析题(35分) 材料(一):以下是鸦片战争前夕在广州进行的中外海上正当商品贸易情况: 进口贸易年平均额 单位:两 欧各日 英 国 国 其他跃洲国家 年 上 (=100% 给华数卢受颈培争血卢是物华恤内 % 1800-18048,727,3647,715,55688.4 828,3269.5183,4822.1 1830-18339,192,6087,335,02379.81,766,69219.290,8931 出口贸易年平均额 单位:两 英 国 其他敏洲国家 度 (=100% 期值总位 1800-180410,391.7977,556,47372.72,036,44819.6798,8767.7 1830-183313,443,6419,950,286743,321,29624.7172,059 1.3 材料(二) 3年,英属印度政府实行了鸦片政策,强迫孟加拉省种植鸦片。 “它严密地垄断了这 种毒药的全部生户 “,借助大批宫万顶宋来监 一切:栽种罂粟,把罂栗交付指定地点,使里 粟的蒸晒和鸦片的调制适合于中国鸦片吸食者的口味,把鸦片装入为便于偷运而特制的箱 子,以及把鸦片运往加尔各答,在那里,鸦片由政府标价拍卖,国家官吏把鸦片移交给投机 商人,然后又转给走私商人,由他们运往中国。英国政府在每箱鸦片上所花的费用将近250
( )。 A、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B、基本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D、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E、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三、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24 分)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2、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3、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地区政权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4、1956 年至 1978 年间,中国共产党在独立地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 中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错误? 四、论述题(15 分) 结合近代以后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分析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 主义道路的客观必然性。 五、材料分析题(35 分) (一) 材料(一):以下是鸦片战争前夕在广州进行的中外海上正当商品贸易情况: 材料(二): 1773 年,英属印度政府实行了鸦片政策,强迫孟加拉省种植鸦片。“它严密地垄断了这 种毒药的全部生产,借助大批官方侦探来监视一切:栽种罌粟,把罌粟交付指定地点,使罌 粟的蒸晒和鸦片的调制适合于中国鸦片吸食者的口味,把鸦片装入为便于偷运而特制的箱 子,以及把鸦片运往加尔各答,在那里,鸦片由政府标价拍卖,国家官吏把鸦片移交给投机 商人,然后又转给走私商人,由他们运往中国。英国政府在每箱鸦片上所花的费用将近 250
卢比,而在加尔各答市场上的卖价是每箱1210到1600卢比.”一一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请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回答 1小、中外海上贸易主要是在中国和哪个国家之间进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3分) 2、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什么地位?原因是什么?(3分) 3、英国采取了什么办法来改变正当中英贸易的状况?为什么英国选择这种办法?(4 分) (二) 材料一: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 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材料二: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自卫宜言》声明:“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 领土主权,己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己为日本所破坏无 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付之。” 材料三:1941年日 东条英机在两院报告战况时说:“昭利十五年1940年,重庆敌军 之特色为作战非常消极,迄今未进行主力之反攻”。 材料四: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的战役预备命令中指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 困难增加,.投降危险亦随之严重,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 争,创立显著的成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兴奋抗战的军民,争取时局好转,这是目前严 重的政治任务。 请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回答 (1)通过阅读材料一、二、三,可看出蒋介石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不同时期的不同 态度是什么?(4分) (2)通过材料三、四,可看出中国抗日战争处在怎样的历史关头?日蒋政策的变化是什 么4分) (3)材料四说明了八路军在“华北战场”上什么“显著的成绩”?“怎样”影响了全国 抗战的局势”?而在这一年后,国民党顽固派作了怎样有辱民族的耻辱事件?通过对比说明了 什么(6分) 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 有。比如农业合作社,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巩周呢,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 作社到普遍办高级社,就是如此。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 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 国最贫困的省份, 寺别是安微,中国领导阶层开始 了叫“生产贵任制”的某些尝试。 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 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 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己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 基础的。 一一以上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 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 ,可以肯定 只要生产发展了 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 济不巩周的也会巩周起来。关键是发展 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一一荫自《邓小平文选》第 卷
卢比,而在加尔各答市场上的卖价是每箱 1210 到 1600 卢比。”——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请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回答: 1、中外海上贸易主要是在中国和哪个国家之间进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3 分) 2、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什么地位?原因是什么?(3 分) 3、英国采取了什么办法来改变正当中英贸易的状况?为什么英国选择这种办法?(4 分) (二) 材料一:1931 年 8 月 22 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 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材料二:1937 年 8 月 14 日《国民政府自卫宣言》声明:“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 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 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付之。” 材料三:1941 年日本东条英机在两院报告战况时说:“昭利十五年(1940 年),重庆敌军 之特色为作战非常消极,迄今未进行主力之反攻”。 材料四:1940 年 8 月八路军总部的战役预备命令中指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 困难增加,.投降危险亦随之严重,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 争,创立显著的成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兴奋抗战的军民,争取时局好转,这是目前严 重的政治任务。” 请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回答 (1)通过阅读材料一、二、三,可看出蒋介石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不同时期的不同 态度是什么? (4 分) (2)通过材料三、四,可看出中国抗日战争处在怎样的历史关头?日蒋政策的变化是什 么?(4 分) (3)材料四说明了八路军在“华北战场”上什么“显著的成绩”?“怎样”影响了全国 抗战的局势”?而在这一年后,国民党顽固派作了怎样有辱民族的耻辱事件?通过对比说明了 什么 ?(6 分) 3、 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 有。比如农业合作社,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巩固呢,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 作社到普遍办高级社,就是如此。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 1958 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材料二:到 1979 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 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 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 1983 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 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 基础的。 ――以上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 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 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 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 卷
请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回答 1、根据材料一,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上有什么教训?4分】 2、根据材料二,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有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 了前者的成果?为什么?(5分) 3、根据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洗择题 1、B 3D4、D5、D6、C7A8、C9、C10、B 二、多选题 I、AC2、ABCD3、ABDE4、BCD5、ABCDE6、ACE 7、ABC8、BCD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 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第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第二,封建 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答: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草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它所 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 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 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 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 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而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阶级根本不 可能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他们很少可能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抱有期望。 所以,中国共产堂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 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3、中国共产党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地区政权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国民党蜕变为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它在1927年建立了 南京政权,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中 华民族的危机讲一步加深了 (2)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迫使中国共产党开展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3)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为代表的斗争尝试夺取中心城市,但都没有成 功。党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的新道路。 4、1956年至1978年间,中国共产党在独立地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 中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错误?
请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回答 1、根据材料一,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上有什么教训?(4 分) 2、根据材料二,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有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 了前者的成果?为什么?(5 分) 3、根据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2 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D 5、D 6、C 7、A 8、C 9、C 10、B 二、多选题 1、AC 2、ABCD 3、ABDE 4、BCD 5、ABCDE 6、ACE 7、ABC 8、BCD 三、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24 分)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 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第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第二,封建 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答: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它所 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 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 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 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 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而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阶级根本不 可能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他们很少可能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抱有期望。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 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3、中国共产党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地区政权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国民党蜕变为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它在 1927 年建立了 南京政权,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中 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了。 (2)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迫使中国共产党开展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3)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为代表的斗争尝试夺取中心城市,但都没有成 功。党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的新道路。 4、1956 年至 1978 年间,中国共产党在独立地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 中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