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241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一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行政执法专业 行政法学(1) 试题 2008年1月 题 奶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分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每小 题1分,共10分) 1.行政权相对于其他国家机关权力有( )的特点。 A.强制性 B.主动性 C.单方性 D.优益性 2.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中必有一方是行政机关 B.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得约定 C.法律关系双方具有不对等性 D.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统一性 3.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A.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 B.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 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 4.行政法规由( )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A.国家主席 B.总理 C.部长 D.首长 1232
试卷代号:1241 座位号仁习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行政执法专业 行政法学(1) 试题 2008年 1月 题 号 四 五 六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每小 题 1分 ,共 10分) 1.行政权根对于其他国家机关权力有( )的特点。 A.强制性 B.主动性 C.革方性 D.优益性 2.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中必有一方是行政机关 B.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得约定 C.法律关系双方具有不对等性 D.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统一性 3.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 ,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A.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 B.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 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 4.行政法规由( )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A.国家主席 I3.总理 C.部长 D.首长 1232
5.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与否,都被推定为合法有效,任何行政机关、组织 或个人都应遵守或服从。行政行为的这种法律效力称为( )。 A.先于执行 B.法律确定 C.效力先定 D.客观拘束 6.下列不属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的是()。 A.行政公署 B.区公所 C.街道办事处 D.公安派出所 7.下列有关行政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行政法具有极广泛的内容 B.行政法在形式上没有完整、统一的法典 C.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总是交织在一起,往往共存于一部法律文件 之中 D.与其他法律规范一样,行政法规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8.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 )。 A.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B.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 D.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9.下列,属于在我国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法律关系发生的情况是( A.晋升 B.选任 C.交流 D.转职 10.有关公民人身自由的处罚只能由( )规定。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 C.公安部 D.省级以上政府 得 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正确的,请选 出并填写在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 20分) 1.下列应当属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是( )。 A.应急性原侧 B.比例原则 C.依赖保护原则 D.回避原则 1233
5.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与否,都被推定为合法有效,任何行政机关、组织 或个人都应遵守或服从。行政行为的这种法律效力称为( )。 A。先于执行 B.法律确定 C..效力先定 U.客观拘束 6.下列不属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的是( )。 A.行政公署 B.区公所 C.街道办事处 D.公安派出所 7.下列有关行政法的说法错误 的是( )。 A.行政法具有极广泛的内容 13.行政法在形式上没有完整、统一的法典 C.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总是交织在一起,往往共存于一部法律文件 之中 D.与其他法律规范一样,行政法规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8.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 的法定形式为标准 ,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 )。 A,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B.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 D.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9.下列,属于在我国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法律关系发生的情况是( )。 A.晋升 B.选任 }'.交流 D.转职 10.有关公民人身 自由的处罚只能由( )规定。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 C.公安部 U.省级 以上政府 得 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正确的,请选 出并填写在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 2分,共 20分) 下列应 当属于行政合理性原则 的是( A.应急性原则 C.依赖保护原则 )。 比例原则 回避原则 1233
2.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下列情况可以引起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发生( A.选任 B.委任 C.聘任 D.考任 3.抽象行政行为的特点有( )。 A.对象不特定 B.可以反复适用 C.是可诉的行政行为 D.具有普遍性 4,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城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行政规章( )。 A.鞍山 B.唐山 C.青岛 D.宜昌 5.我国有权制定行政规章的主体包括( )。 A.国务院各部 B.国务院各委员会 C.省级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6.下列处罚中属于声誉罚的有( )。 A.警告 B.训诫 C没收 D.通报批评 7.下列各项中,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有( )。 A.没收 B.责令停产停业 C.吊销许可证 D.较大数额罚款 8.我国适用行政处罚的主体有( )。 A.行政机关 B.法律授权的组织 C.法规授权的组织 D.规章授权的组织 9,依照法律规定,下列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有( )。 A,确定企业主体资格的事项 B.市场机制可以调节的事项 C.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 D.事后行政监督可以解决的事项 10.下列属于我国行政裁决种类的是( )。 A.损害赔偿裁决 B.权属纠纷裁决 C.收养纠纷裁决 D.侵权纠纷裁决 1234
2,根据《公务员法》规定 ,下列情况可以引起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发生( )。 A.选任 B.委任 C.聘任 D.考任 3.抽象行政行为的特点有( )。 A.对象不特定 B.可以反复适用 C.是可诉的行政行为 D.具有普遍性 4.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城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行政规章( A.鞍山 B.唐山 C.青岛 D.宜昌 5.我国有权制定行政规章的主体包括( )。 A.国务院各部 B.国务院各委员会 C.省级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6.下列处罚中属于声誉罚的有( )。 A.警告 B.训诫 C.没收 D.通报批评 7.下列各项中,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有( )。 A.没收 B.责令停产停业 C.吊销许可证 D.较大数额罚款 8.我国适用行政处罚的主体有( )。 A.行政机关 B.法律授权的组织 C.法规授权的组织 D.规章授权的组织 9.依照法律规定 ,下列可 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有( )。 A,确定企业主体资格的事项 B.市场机制可以调节的事项 C.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 D.事后行政监督可以解决的事项 l0.下列属于我国行政裁决种类的是( )。 A.损害赔偿裁决 }3.权属纠纷裁决 C.收养纠纷裁决 D.侵权纠纷裁决 1234
得分 评卷人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行政优先权的内容有 2.行政行为的特征有 裁量性, ,效力先定性, 3.行政行为以其内容对相对方的利益影响为标准,可以把行政行为分为 4.《行政处罚法》规定, 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得分 评卷人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行政主体 2.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3.行政决定权 4.行政行为的拘束力 5.行政强制 得 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2.简述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 3.简述行政确认的概念和特征。 .1235
得 分 评卷人 三、填空题 (每空 1分,共 10分 ) 1.行 政优先权 的内容有 2.行政行为的特征有 ,裁量性 , ,效力先定性, 3.行政行为以其 内容对相对方的利益影响为标准,可以把行政行为分为_ 4.《行政处罚法》规定, 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 自由以外 的行政处罚。 得 分 评卷人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4分,共 20分) 1.行政主体 2.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3.行政决定权 4.行政行 为的拘束力 5.行政强制 得 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 (每小题 10分,共 30分 ) 1.简述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2.简述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 3.简述行政确认的概念和特征 。 I2;3 7
得分 评卷人 六、案例分析题(共10分) 2005年11月,孙某经人介绍找到董某,表示希望董某帮助其在新西兰找工作。在缴纳了 5万元手续费后,孙某和另外5人被安排到了偷渡地点乘船。在离开海岸半个小时后,孙某等 人被我国沿海某省某市公安局边防大队截获。经过调查审理后,市公安局根据该省政府制定 的《关于对偷渡人员可以适用劳动教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孙某等人分别处以6个月 至1年的劳动教养孙某不服,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认为市公安局作出劳动教养缺 乏法律依据,要求法院撤销劳动教养决定。市公安局辩称,孙某等人偷渡行为的事实确凿、证 据充分,根据该省发布的《通知》作出上述劳动教养决定完全符合法律规定。 请回答:(1)本案中省政府制定下发的《通知》行为属于何种法律性质?理由是什么? (2)省政府制定下发的《通知》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能否作为市公安局作出劳动教养的依 据?理由? 1236
得 分 评卷人 六、案例分析题(共 10分 ) 2005年 11月,孙某经人介绍找到董某,表示希望董某帮助其在新西兰找工作。在缴纳了 5万元手续费后,孙某和另外 5人被安排到了偷渡地点乘船。在离开海岸半个小时后,孙某等 人被我国沿海某省某市公安局边防大队截获。经过调查审理后,市公安局根据该省政府制定 的《关于对偷渡人员可以适用劳动教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孙某等人分别处以 6个月 至 1年的劳动教养孙某不服,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认为市公安局作出劳动教养缺 乏法律依据 ,要求法院撤销劳动教养决定 。市公安局辩称 ,孙某等人偷渡行 为的事实确凿 、证 据充分,根据该省发布的《通知》作出上述劳动教养决定完全符合法律规定。 请回答:(1)本案中省政府制定下发的《通知》行为属于何种法律性质?理由是什么? (2)省政府制定下发的《通知》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能否作为市公安局作出劳动教养的依 据 ?理 由? I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