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 2、温室百粉虱: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2.5%功夫乳油 3000倍液。 3、斑潜蝇:威敌可湿性粉剂1200一2000倍液:40%绿菜宝乳油1000一1500们液:20%康 福多浓可溶剂4000倍液
2.5%功夫乳油 2000 倍液;2.5%天王星乳油 3000 倍液。 2、温室百粉虱:25%灭螨猛乳油 1000 倍液;10%扑虱灵乳油 1000 倍液;2.5%功夫乳油 3000 倍液。 3、斑潜蝇:威敌可湿性粉剂 1200-2000 倍液;40%绿菜宝乳油 1000-1500 们液;20%康 福多浓可溶剂 4000 倍液
节能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规范 辣椒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近年 来节能日光温室辣椒栽培已获成功,为解决北方地区冬春季的鲜青椒供应,减轻南菜北调的压 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辣椒在深冬季栽培,对环境条件及栽培技术要求严格,容易落花落果, 为使日光温室辣椒栽培获得更好的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规范如下: 一、品种选择 日光温室中栽培的辣椒品种应从市场需要和适应性来考虑,我省日光温室生产上表现优良 的几个主要品种有: 1、陇椒1号:为高产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70cm,座果能力强,单株结果数 多。果实羊角形,色绿,果面光滑亮泽。果长20一30cm,果肩宽2.0-2.5cm,果肉厚 0.25Cm,单果重30一40g。耐贮运,味辣。一般亩产4000kg左右,抗病毒病,耐疫病,耐寒性 强,低温下不易落花落果。 2、陇椒2号:早熟抗病一代杂交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80Cm,果实羊角形,色绿,果 面皱。单果重30-35g。一般亩产3500kg左右,对病毒病和疫病有较强抗性。 3、兰椒1号:为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茎粗壮,节间较长,株型大,果实羊角形,青 熟期果实绿色,光泽好,辣味浓,果实表面多皱,品质优,果形美观,商品性好,座果多、丰 产稳产,一般亩产4500-5000kg。 4、佳木斯:甘肃省靖远县地方品种,株形紧凑,果实羊角形,嫩果淡绿,果面光滑,味 微辣,耐贮运,现为白银靖远一带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主栽品种,亩产2500kg。 二、茬口安排 (一)越冬茬: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定植,12月上旬始收,可 收至次年6月下旬。 (二)早春茬: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次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定植,3月下旬始 收,可收至6月下旬。 (三)秋冬茬:7月中旬至7月下旬播种,9月中旬至9月下旬定植,11月上旬始收,可收 至次年2月中旬。 三、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征: 辣椒根系不发达,再生能力弱,根群主要分布在30cm的土层中。茎坚韧直立,基部木质 化,一般为双权分枝,也有三权分枝。单叶互生,卵圆形,披针形成或椭圆形,全缘,先端 尖,叶面光滑,微具光泽。辣椒的花为两性花,为常异交植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易形成
节能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规范 辣椒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近年 来节能日光温室辣椒栽培已获成功,为解决北方地区冬春季的鲜青椒供应,减轻南菜北调的压 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辣椒在深冬季栽培,对环境条件及栽培技术要求严格,容易落花落果, 为使日光温室辣椒栽培获得更好的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规范如下: 一、品种选择 日光温室中栽培的辣椒品种应从市场需要和适应性来考虑,我省日光温室生产上表现优良 的几个主要品种有: 1、陇椒 1 号:为高产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 70cm,座果能力强,单株结果数 多。果实羊角形,色绿,果面光滑亮泽。果长 20-30cm,果肩宽 2.0-2.5cm,果肉厚 0.25cm,单果重 30-40g。耐贮运,味辣。一般亩产 4000kg 左右,抗病毒病,耐疫病,耐寒性 强,低温下不易落花落果。 2、陇椒 2 号:早熟抗病一代杂交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 80cm,果实羊角形,色绿,果 面皱。单果重 30-35g。一般亩产 3500kg 左右,对病毒病和疫病有较强抗性。 3、兰椒 1 号:为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茎粗壮,节间较长,株型大,果实羊角形,青 熟期果实绿色,光泽好,辣味浓,果实表面多皱,品质优,果形美观,商品性好,座果多、丰 产稳产,一般亩产 4500-5000kg。 4、佳木斯:甘肃省靖远县地方品种,株形紧凑,果实羊角形,嫩果淡绿,果面光滑,味 微辣,耐贮运,现为白银靖远一带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主栽品种,亩产 2500kg。 二、茬口安排 (一)越冬茬: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播种,10 月中旬至 11 月上旬定植,12 月上旬始收,可 收至次年 6 月下旬。 (二)早春茬: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播种,次年 1 月下旬至 2 月上旬定植,3 月下旬始 收,可收至 6 月下旬。 (三)秋冬茬:7 月中旬至 7 月下旬播种,9 月中旬至 9 月下旬定植,11 月上旬始收,可收 至次年 2 月中旬。 三、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征: 辣椒根系不发达,再生能力弱,根群主要分布在 30cm 的土层中。茎坚韧直立,基部木质 化,一般为双杈分枝,也有三杈分枝。单叶互生,卵圆形,披针形成或椭圆形,全缘,先端 尖,叶面光滑,微具光泽。辣椒的花为两性花,为常异交植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易形成
长柱花,栽培管理不良或营养不良时多为短柱花。果实为浆果。 (二)生长发育规律 辣椒的生育周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三个时期。 1、发芽期:种子萌动至破心。适宜温度25℃左右,土壤空气含氧量应在10%以上,苗床 土壤持水量70%一80%。 2、幼苗期:破心至第一花显蕾。此期要完成基本的营养生长和花芽分化,因此,提供适 宜的环境条件是培育壮苗的基本措施。当2片真叶展开时,应提供较短的日照和较低的夜温, 以促进花芽分化。 3、开花结果期:第一花显蕾至拉秧。此期的前期应适当控水,防止落花:进入结果期, 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秧、果并旺,延长采收 期,提高产量。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属喜温性的果菜类蔬菜,不耐高温,也不耐低温。种子发芽最适温为25℃,低 于15℃或高于35℃,不易发芽。在变温条件下发芽更好,苗期白天以27一28℃,夜间18 23℃较适宜,适宜的昼夜温差6一10℃。超过35℃和低于15℃时,不利于茎叶生长、发芽分化 和果实发育。土壤温度以17一24℃为宜。 2、光照:要求中长日照,光饱和点30000Lx。在日照10一12小时的环境条件下,开花结 果较快,对较长的日照也能适宜,苗期和结果期日照时间过短时,不利于生长。 3、水分:对水分要求严格,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喜欢较干爽的空气条件,耐旱性不如 茄子和番茄,不经常供水较难丰收。花芽分化和座果时以土壤相对温度55%,空气相对温度 80%为宜。过湿易致病害,过千会影响开花结果和品质。 4、土壤与营养:要求疏松肥沃的土壤,宜在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透水性好的沙 土和砂壤土上种植。生育过程要求充足的N、P、K,苗期氮肥不宜过多,以免营养生长过旺, 延迟结果,磷对花的形成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钾是果实膨大必需的元素。 四、栽培技术 (一)育苗 1、播种期:按茬口要求确定播种期,见“茬口”。 2、播种量:辣椒每亩播种量约为120一150g。 3、苗床准备:选肥沃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园土5份,腐熟马粪4份,腐熟农家肥1份, 混匀过筛:此外,每立方米培养土中再加入过磷酸钙1kg,硫酸钾0.25kg,尿素0.25kg,爱多 收1袋,苗床厚8-10cm,育一亩苗,需苗床5一6m2。铺好后每平方米用五代合剂或代森锌8 一10g,兑水半斤喷洒。 4、种子处理
长柱花,栽培管理不良或营养不良时多为短柱花。果实为浆果。 (二)生长发育规律 辣椒的生育周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三个时期。 1、发芽期:种子萌动至破心。适宜温度 25℃左右,土壤空气含氧量应在 10%以上,苗床 土壤持水量 70%-80%。 2、幼苗期:破心至第一花显蕾。此期要完成基本的营养生长和花芽分化,因此,提供适 宜的环境条件是培育壮苗的基本措施。当 2 片真叶展开时,应提供较短的日照和较低的夜温, 以促进花芽分化。 3、开花结果期:第一花显蕾至拉秧。此期的前期应适当控水,防止落花;进入结果期, 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秧、果并旺,延长采收 期,提高产量。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属喜温性的果菜类蔬菜,不耐高温,也不耐低温。种子发芽最适温为 25℃,低 于 15℃或高于 35℃,不易发芽。在变温条件下发芽更好,苗期白天以 27-28℃,夜间 18- 23℃较适宜,适宜的昼夜温差 6-10℃。超过 35℃和低于 15℃时,不利于茎叶生长、发芽分化 和果实发育。土壤温度以 17-24℃为宜。 2、光照:要求中长日照,光饱和点 30000Lx。在日照 10-12 小时的环境条件下,开花结 果较快,对较长的日照也能适宜,苗期和结果期日照时间过短时,不利于生长。 3、水分:对水分要求严格,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喜欢较干爽的空气条件,耐旱性不如 茄子和番茄,不经常供水较难丰收。花芽分化和座果时以土壤相对温度 55%,空气相对温度 80%为宜。过湿易致病害,过干会影响开花结果和品质。 4、土壤与营养 :要求疏松肥沃的土壤,宜在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透水性好的沙 土和砂壤土上种植。生育过程要求充足的 N、P、K,苗期氮肥不宜过多,以免营养生长过旺, 延迟结果,磷对花的形成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钾是果实膨大必需的元素。 四、栽培技术 (一)育苗 1、播种期:按茬口要求确定播种期,见“茬口”。 2、播种量:辣椒每亩播种量约为 120-150g。 3、苗床准备:选肥沃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园土 5 份,腐熟马粪 4 份,腐熟农家肥 1 份, 混匀过筛;此外,每立方米培养土中再加入过磷酸钙 1kg,硫酸钾 0.25kg,尿素 0.25kg,爱多 收 1 袋,苗床厚 8-10cm,育一亩苗,需苗床 5-6m2。铺好后每平方米用五代合剂或代森锌 8 -10g,兑水半斤喷洒。 4、种子处理
①浸种:用20-30℃的水浸泡3小时后,再用10%NaP0,溶液浸种2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 后,再将种子放入55℃水中搅拌,15分钟后加凉水使水温降到30℃,最后后浸种6一9小时。 ②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在28一30℃下保湿催芽,经4-5天发芽,每天早晚用25-30℃ 温水淘洗一遍种子。 5、播种 将催好芽的种子按每平方米20一25g的播种量撒播在浇足水的苗床上,随后覆营养土1cm,再 用地膜盖严,保温保湿。 6、分苗前管理 播后使苗床土壤温度保持20-30℃,大部分幼苗出土后揭去薄膜,保持昼温20一25℃,夜温15 一17℃。为防止徒长和保摘,要少浇水多覆土。幼苗出土后,应向床面撒两次干营养土,第一 次是在苗出齐时,第二次是在子叶展开后,每次撒2一3mm厚。 7、分苗及分苗后的管理 一般2片真叶时分苗,移入苗床或移入营养钵中,按每株10×10cm,每亩需分苗床50 60m,分苗床的床土同育苗床,床土可用甲醛等消毒。每钵双苗,如果苗床面积充足可一钵 (或坨)一苗,定植时栽成双苗。分苗后昼温28一30℃,夜间从20℃缓降3一4℃,土温不低 于20℃,以25℃最好:缓苗后昼温26-28℃,夜间从20℃缓降2-3℃,土温仍要求20℃, 定植前7一10天逐渐降温锻炼,昼温20℃,夜温12℃,不低于10℃。 (二)整地、施肥、作畦 定植前深翻晒地,同时施入基肥,一般亩施有机肥10000kg,油渣300kg,磷二铵50kg, 复合肥20kg,深翻细耙,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以南北向作畦,垄宽80cm,沟宽40cm,垄 高20一25cm,畦中间留宽20一25cm、深10-15cm小沟,若用滴灌时可做成宽10cm,深6cm的 小沟。 (三)定植 选晴天定植,每畦定植两行,按30一45cm的穴距栽苗,每穴2株,每亩定植2200-3400 穴,即4400一6800株,挖穴后,浇窝水,待水下渗后,将苗坨轻轻放入穴内,壅土使坨土和 畦土密切接触,栽完后覆地膜,在苗子所在位置用刀片划开,放出苗子。也可采用先覆膜再栽 苗的方法。 (四)定植后管理 1、温度管理:定植后为促进缓苗,可保持较高的温湿度,不通风。缓苗后昼温不超过 30℃,且一天中30℃的温度不宜超过3小时,因高温下易出现畸形果。中午前后保持26一 28℃,夜间10点以后可由22℃降到15℃,在外界最低温度稳定在15℃以后,揭开底脚膜昼夜 通风。 2、水肥管理
①浸种:用 20-30℃的水浸泡 3 小时后,再用 10%Na3PO4 溶液浸种 20 分钟,清水冲洗干净 后,再将种子放入 55℃水中搅拌,15 分钟后加凉水使水温降到 30℃,最后后浸种 6-9 小时。 ②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在 28-30℃下保湿催芽,经 4-5 天发芽,每天早晚用 25-30℃ 温水淘洗一遍种子。 5、播种 将催好芽的种子按每平方米 20-25g 的播种量撒播在浇足水的苗床上,随后覆营养土 1cm,再 用地膜盖严,保温保湿。 6、分苗前管理 播后使苗床土壤温度保持 20-30℃,大部分幼苗出土后揭去薄膜,保持昼温 20-25℃,夜温 15 -17℃。为防止徒长和保墒,要少浇水多覆土。幼苗出土后,应向床面撒两次干营养土,第一 次是在苗出齐时,第二次是在子叶展开后,每次撒 2-3mm 厚。 7、分苗及分苗后的管理 一般 2 片真叶时分苗,移入苗床或移入营养钵中,按每株 10×10cm,每亩需分苗床 50- 60m2,分苗床的床土同育苗床,床土可用甲醛等消毒。每钵双苗,如果苗床面积充足可一钵 (或坨)一苗,定植时栽成双苗。分苗后昼温 28-30℃,夜间从 20℃缓降 3-4℃,土温不低 于 20℃,以 25℃最好;缓苗后昼温 26-28℃,夜间从 20℃缓降 2-3℃,土温仍要求 20℃, 定植前 7-10 天逐渐降温锻炼,昼温 20℃,夜温 12℃,不低于 10℃。 (二)整地、施肥、作畦 定植前深翻晒地,同时施入基肥,一般亩施有机肥 10000kg,油渣 300kg,磷二铵 50kg, 复合肥 20kg,深翻细耙,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以南北向作畦,垄宽 80cm,沟宽 40cm,垄 高 20-25cm,畦中间留宽 20-25cm、深 10-15cm 小沟,若用滴灌时可做成宽 10cm,深 6cm 的 小沟。 (三)定植 选晴天定植,每畦定植两行,按 30-45cm 的穴距栽苗,每穴 2 株,每亩定植 2200-3400 穴,即 4400-6800 株,挖穴后,浇窝水,待水下渗后,将苗坨轻轻放入穴内,壅土使坨土和 畦土密切接触,栽完后覆地膜,在苗子所在位置用刀片划开,放出苗子。也可采用先覆膜再栽 苗的方法。 (四)定植后管理 1、温度管理:定植后为促进缓苗,可保持较高的温湿度,不通风。缓苗后昼温不超过 30℃,且一天中 30℃的温度不宜超过 3 小时,因高温下易出现畸形果。中午前后保持 26- 28℃,夜间 10 点以后可由 22℃降到 15℃,在外界最低温度稳定在 15℃以后,揭开底脚膜昼夜 通风。 2、水肥管理
①缓苗期间可向叶面喷雾以加速缓苗,缓苗后控水蹲苗,蹲苗期间喷洒0.4%的磷酸二氢 钾,既有助于提高抗旱力,又利于发根,门椒膨大生长后与追肥配合,选晴天开始浇第一次 水,以后要根据土壤墒情、植株长势和天气变化而定,必须保持土壤湿润,不宜大水漫灌和旱 涝不均。进入夏季,由于高温和大通风,蒸发量增加,浇水宜勤,需要明暗沟同时进行浇水和 追肥。 ②追肥主要在结果期,门椒座果前一般不需追肥,门椒座果至采收前植株在不断生长,第 二、三层果也在膨大生长,上部还要形成枝叶和陆续开花结实,所以追肥是关键时期。当门椒 长到3Cm左右时,结合浇水追第一次肥。每亩追尿素15kg,磷二铵20kg,硫酸钾8一10kg,进 入盛果期再追2一3次,中后期可适当追施鸡粪等有机肥。 3、植株调整 (1)牵引枝条:门椒开花前,在定植穴上方扯2道南北向的铁丝,铁丝高度一般为1.5 1.8m,用尼龙线分别系于两主枝第3一4个分枝点处,上边系到左右两根铁丝上,牵引的角度 要视植株长势而定。植株旺时,可放松些,把主枝生长点向外侧稍微弯曲,因结果而造成生长 势衰弱的枝条,可用绳缠绕着稍提起,以助长树势。 (2)修剪整枝:在门椒以下各叶间发生的腋芽,要及时抹去:对一些老叶、病叶要及时摘 除:辣椒忌讳枝条重叠,前期剪除拥挤枝条,以防止直立生长,发出大量枝条后,造成内部拥 挤,要疏剪弱枝、徒长枝。 4、光呼吸抑制剂和激素的应用 喷洒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钠,一般可增产20%左右,每亩次用药4一8g,稀释到 240ppm,,宜在门椒座果后开始使用,每隔7天喷1次,共喷4次,浓度先低后高。低温易造 成辣椒落花和减产,开花时可用25-30ppm的PCPA或15-20ppm的2,4-D蘸花,保花保果促进 生长。 5、采收 门椒要适当早收以免坠秧影响到植株生长。此后原则上是在果实充分长大,果肉变硬后采 收,因辣椒枝条较脆,采摘时不能用力猛揪,以免枝条折断。中后期管理不当易出现僵果、尖 果、红果,要及时采收。在采收初期市场季节差价较大,为争取效益可灵活掌握。 五、辣椒病喜 辣椒病害有疫病、根腐病、病毒病、灰霉病、白粉病等,栽培上要努力从温室消毒、种子处 理、轮作倒茬、栽培管理等各个环节控制,一旦发病可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一)疫病:初期及时用50%的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一800倍 液喷洒和灌根并举。中后期可用25%的瑞毒霉(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40g加80%的代森锌可 湿性粉剂80g,兑水65kg进行喷雾,或用45%的百菌清烟雾剂250一300g进行烟熏,每隔5一7 天一次
①缓苗期间可向叶面喷雾以加速缓苗,缓苗后控水蹲苗,蹲苗期间喷洒 0.4%的磷酸二氢 钾,既有助于提高抗旱力,又利于发根,门椒膨大生长后与追肥配合,选晴天开始浇第一次 水,以后要根据土壤墒情、植株长势和天气变化而定,必须保持土壤湿润,不宜大水漫灌和旱 涝不均。进入夏季,由于高温和大通风,蒸发量增加,浇水宜勤,需要明暗沟同时进行浇水和 追肥。 ②追肥主要在结果期,门椒座果前一般不需追肥,门椒座果至采收前植株在不断生长,第 二、三层果也在膨大生长,上部还要形成枝叶和陆续开花结实,所以追肥是关键时期。当门椒 长到 3cm 左右时,结合浇水追第一次肥。每亩追尿素 15kg,磷二铵 20kg,硫酸钾 8-10kg,进 入盛果期再追 2-3 次,中后期可适当追施鸡粪等有机肥。 3、植株调整 (1)牵引枝条:门椒开花前,在定植穴上方扯 2 道南北向的铁丝,铁丝高度一般为 1.5- 1.8m,用尼龙线分别系于两主枝第 3-4 个分枝点处,上边系到左右两根铁丝上,牵引的角度 要视植株长势而定。植株旺时,可放松些,把主枝生长点向外侧稍微弯曲,因结果而造成生长 势衰弱的枝条,可用绳缠绕着稍提起,以助长树势。 (2)修剪整枝:在门椒以下各叶间发生的腋芽,要及时抹去;对一些老叶、病叶要及时摘 除;辣椒忌讳枝条重叠,前期剪除拥挤枝条,以防止直立生长,发出大量枝条后,造成内部拥 挤,要疏剪弱枝、徒长枝。 4、光呼吸抑制剂和激素的应用 喷洒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钠,一般可增产 20%左右,每亩次用药 4-8g,稀释到 240ppm,,宜在门椒座果后开始使用,每隔 7 天喷 1 次,共喷 4 次,浓度先低后高。低温易造 成辣椒落花和减产,开花时可用 25-30ppm 的 PCPA 或 15-20ppm 的 2,4-D 蘸花,保花保果促进 生长。 5、采收 门椒要适当早收以免坠秧影响到植株生长。此后原则上是在果实充分长大,果肉变硬后采 收,因辣椒枝条较脆,采摘时不能用力猛揪,以免枝条折断。中后期管理不当易出现僵果、尖 果、红果,要及时采收。在采收初期市场季节差价较大,为争取效益可灵活掌握。 五、辣椒病害 辣椒病害有疫病、根腐病、病毒病、灰霉病、白粉病等,栽培上要努力从温室消毒、种子处 理、轮作倒茬、栽培管理等各个环节控制,一旦发病可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一)疫病:初期及时用 50%的甲霜铜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72.2%普力克水剂 600-800 倍 液喷洒和灌根并举。中后期可用 25%的瑞毒霉(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 40g 加 80%的代森锌可 湿性粉剂 80g,兑水 65kg 进行喷雾,或用 45%的百菌清烟雾剂 250-300g 进行烟熏,每隔 5-7 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