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 2.吸光系数两种表示法: 1)摩尔吸光系数: 在一定λ下,C=1mo,L=1cm时的吸光度 2)百分含量吸光系数/比吸光系数: 在一定λ下,C=1g/100m,L=lcm时的吸光度 3)两者关系 M cm 3.吸收光谱(吸收曲线):入~A 最大吸收 最小吸收特征值→定性依据 肩峰 末端吸收
续前 2.吸光系数两种表示法: 1)摩尔吸光系数ε: 在一定λ下,C=1mol/L,L=1cm时的吸光度 2)百分含量吸光系数 / 比吸光系数: 在一定λ下,C=1g/100ml,L=1cm时的吸光度 3)两者关系 3.吸收光谱(吸收曲线):λ~A 1% 1 10 E cm M = 最大吸收 最小吸收 特征值→定性依据 肩峰 末端吸收
续前 4.吸光度测量的条件选择: max 测定灵敏度高 1)测量波长的选择 m左右<>较小的△4 E →须在A下测定 2)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选A=0.20.7 3)参比溶液(空白溶液)的选择 空白溶液々配制样品的溶剂 参比池<光学性质和度相同样品池 空白溶液+参比池一调节光路A参=0,7=100% 样品溶液+样品池 √注:采用空白对比消除因溶剂和容器的吸收、光的散射和 界面反射等因素对透光率的干扰
续前 4.吸光度测量的条件选择: 1)测量波长的选择: 2)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 3)参比溶液(空白溶液)的选择: 须在 下测定 左右 较小的 测定灵敏度高 max max max max → = C l A E A A 选A=0.2~0.7 样 参 调节光路 光学性质和厚度相同 样品溶液 样品池 空白溶液 参比池 , 参比池 样品池 空白溶液 配制样品的溶剂 A A T + ⎯⎯ ⎯→ + ⎯⎯⎯⎯→ = = ⎯⎯⎯⎯⎯⎯→ 0 100% ✓ 注:采用空白对比消除因溶剂和容器的吸收、光的散射和 界面反射等因素对透光率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