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 包摆户刷数 ①完整性控制:用户操作数 2、数据操纵功能 据时,通过约束条件对操作 进行检查。 ②安全性控制:在多个用户 3、数据库运行 查教振时校调过缆: 控制功能 ③并发性控制:在多个用户 、数据字典 同时修改一批共享数据时 通过加锁、解锁来防止数据 修改的不确定性。 ④数据库恢复
1.2.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操纵功能 3、数据库运行 控制功能 4、数据字典 可按照用户的要 求定义数据库的结构, 为此DBMS专门提供了数 据描述语言DDL,小型 DBMS则提供交互命令, 如CREATE、MODE STRU等。 可对数据库中数 据进行追加、插入、修 改、删除、检查、统计、 排序等操作,为此DBMS 提供了数据操纵语言DML。 小型DBMS提供交互命令。 可控制数据库的运 行和用户的并发性访问,主 要包括: 完整性控制:用户操作数 据时,通过约束条件对操作 进行检查。 安全性控制:在多个用户 共享数据时,通过鉴定身份, 设置权限、校对口令来实现。 并发性控制:在多个用户 同时修改一批共享数据时, 通过加锁、解锁来防止数据 修改的不确定性。 数据库恢复
1.2.2实体及其联系 、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 对一联系 二、联系的类型 对多联系 多对多联系
1.2.2 实体及其联系 一、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 二、联系的类型 ❖ 实体 ❖ 属性 ❖ 联系 ❖ 一对一联系 ❖ 一对多联系 ❖ 多对多联系
1.2.3数据模型简介 1、层次数据模型 用二维 表来表示数据及 其相互关系的模 2、网状数据模型型。在关系模型 中,操作对象和 3、关系数据模型结果都是二维表, 这种二维表就是 关系
1.2.3 数据模型简介 1、层次数据模型 2、网状数据模型 3、关系数据模型 数据之间 的联系象一棵倒 置的树,数据之 间有层次之分, 如单位编制。 数据之间 的联系象一张网, 数据无层次之分。 如学校中的教师、 学生、课程、成 绩之间的关系。 用二维 表来表示数据及 其相互关系的模 型。在关系模型 中,操作对象和 结果都是二维表, 这种二维表就是 关系
1.3.1关系模型 、二维表 1.关系必须规范化 二、关系术语 2.在同一个关系中不 能出现相同的属性 关系元组属性 名 3关系中不允许有完 域关键字关系模式 全相同的元组 4.在一个关系中元组 的次序无关紧要 、关系的特点 5在一个关系中列的 次序无关紧要
1.3.1 关系模型 一、二维表 二、关系术语 三、关系的特点 对于我们非 计算机专业的用户 来说,表示数据及 其相互关系,最简 单、最直观、最有 效的方法,就是使 用表格。 关系 元组 属性 域 关键字 关系模式 关系:即二维表, 每个关系有一关系 名,一个关系在计 算机中可作为一个 文件存储,在 FoxBASE中称为数 据库文件。 元组:二维表中的 每一行称为一个元 组(表头行除外), 在FoxBASE中称为 记录。 属性:二维表中的 列称为属性,每一 列有一属性名(表 头行即每列的属性 名),在FoxBASE中 称为字段或数据项。 域:属性的 取值范围。。 关键字:属性或属 性组合,其值能唯 一地标识一个元组, 如职工号,登录号。 关系模式: 对关系的描述方式, 其格式为:关系名 (属性名1,属性名 2,……) 1.关系必须规范化 2.在同一个关系中不 能出现相同的属性 名 3.关系中不允许有完 全相同的元组 4.在一个关系中元组 的次序无关紧要 5.在一个关系中列的 次序无关紧要
32关系运算 、传统的集合运算 1.并 ROS 2.差 3.交 R交S 二、专门的关系运算交:设有两个相同结 1.选择 构的关系R和S,R交S 的结果是既属于R又属 2.投影 于S的元组的集合。 3.联接 4.自然联接与优化
1.3.2 关系运算 一、传统的集合运算 二、专门的关系运算 1.并 2.差 3.交 1.选择 2.投影 3.联接 4.自然联接与优化 并:两个相同结 构的关系的并是由属 于这两个关系的元组 组成的集合。 R1 R2 R1 并 R2 差:设有两个相同结 构的关系R和S,R差S 的结果是属于R但不属 于S的元组的集合。 R 差 S 选择:从关系中 找出满足条件的元组。 投影:从关系模 式中指定若干个属性 组成新的关系。 联接:两个关系 的横向结合,将两个 关系的属性名拼接成 一个新的关系,新关 系中包含满足联接条 件的元组。 交:设有两个相同结 构的关系R和S,R交S 的结果是既属于R又属 于S的元组的集合。 R 交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