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信息管理(成人高职)专业教学计划 编写:2001.12修订:2005,10 培养目标 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以服务国民经济信息化 发展为宗旨,培养具有系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 ◆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 ◆掌握本专业所规定的核心技能。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信息处理开发能力 掌握核心技能所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 取得计算机应用能力中级证书、初级程序员水平证书、ATC认证证书中的2个。 服务岗位 毕业生可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管理、办公自动化操 作与维护、数据库系统开发、网页制作、网上信息发布、网上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 方面的工作 、办学形式、学制、修业年限 办学形式:取得职业高中或技术学校毕业证书后经成人高考录取,为理工类计算 机信息管理,采取脱产全日制学习方式 学制:学年制。 修业年限:二年。 五、课程设置及说明 (1)主干课程 数据库技术、ⅤB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系统维护、操作系统 (2)主要课程内容与要求 1.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内容: Windows系统的操作方法, Office应用软件以及IE5.0等的操作方法 能力要求:熟练掌握 Windows系统、 Office应用软件以及IE5.0等的操作方法。 2.C语言 课程内容:C语言基本语法、程序结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文件、数据结构基础等。 能力要求:掌握用C语言进行设计程序的基本方法。 注:《数据结构》本来是《C语言程序设计》的一门后继课程,是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核心
1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信息管理(成人高职)专业教学计划 编写:2001.12 修订:2005.10 一、 培养目标 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以服务国民经济信息化 发展为宗旨,培养具有系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 培养规格 ◆ 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 ◆ 掌握本专业所规定的核心技能。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信息处理开发能力。 ◆ 掌握核心技能所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 ◆ 取得计算机应用能力中级证书、初级程序员水平证书、ATC 认证证书中的 2 个。 三、 服务岗位 毕业生可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管理、办公自动化操 作与维护、数据库系统开发、网页制作、网上信息发布、网上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 方面的工作。 四、 办学形式、学制、修业年限 办学形式:取得职业高中或技术学校毕业证书后经成人高考录取,为理工类计算 机信息管理,采取脱产全日制学习方式。 学制:学年制。 修业年限:二年。 五、 课程设置及说明 (1)主干课程 数据库技术、VB 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系统维护、操作系统。 (2)主要课程内容与要求 1.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内容:Windows 系统的操作方法,Office 应用软件以及 IE5.0 等的操作方法。 能力要求:熟练掌握 Windows 系统、Office 应用软件以及 IE5.0 等的操作方法。 2.C 语言 课程内容:C 语言基本语法、程序结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文件、数据结构基础等。 能力要求:掌握用 C 语言进行设计程序的基本方法。 注:《数据结构》本来是《C 语言程序设计》的一门后继课程,是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核心
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强,不易掌握,考虑到本专业的具体所需以及学生基础较差的具体情况, 我们将《数据结构》中的基础部分(线性表、排序、査找)抽出整合到《C语言程序设计》中, 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也基本满足了本专业所需。 3.计算机系统维护 课程内容:微型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维修技术、常用软件的安装与调试、计算机主机及外部设备 常见故障的诊断、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技术。 能力要求:(1)熟练掌握微型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技术:(2)掌握常用软件的安装与调试技术:(3) 掌握微型计算机主机及外设常见故障的诊断和维护技术 4.网络技术 课程内容:网络基本概念、网络协议、网络结构、常用网络设备及其配置、综合布线等 (1)正确理解与分析网络结构:(2)掌握TCP/IP技术:(3)掌握常用网络设备及其配置 5.操作系统 课程内容:Win2000 Professional和 server(或其升级系统 能力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及其设置技术 6.数据库技术 课程内容: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 Access和 SQL Sever数据库知识和技术 能力要求:掌握 Access和 SQL Sever数据库的建立、查询、修改等操作方法 7.VB程序设计 课程内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念和方法:VB中常用控件的设计和使用方法、VB程序调试技巧, 动态链接库的使用方法:VB数据库编程方法 能力要求:(1)掌握用VB开发应用软件的基本方法:(2)重点掌握用WB进行数据库编程的基本方 8.网页设计与制作 课程内容:网页设计工具的使用方法、HM语言、 VBScript语言、ASP网络开发技术 能力要求:(1)掌握使用网页设计工具制作网页的基本方法:(2)掌握用HTML语言设计网页的基本 方法,并重点掌握用HTML设计表单(form)和表格( table)的方法:(3)掌握用ASP开发 网络应用软件的技术。 注:该课程实际上由《网页设计》和《ASP网络开发技术》两门课整合而成。《网页设计》 包含“用网页设计工具设计网页”和“用HIML设计网页”,对本专业来讲,这些内容难度较 浅,而且“用HML设计网页”是《ASP网络开发技术》不可分割的前导内容,两者联系非 常紧密,因此将这些内容整合为一门网络信息处理与开发的综合性课程,这样有利于学好核
2 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强,不易掌握,考虑到本专业的具体所需以及学生基础较差的具体情况, 我们将《数据结构》中的基础部分(线性表、排序、查找)抽出整合到《C 语言程序设计》中, 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也基本满足了本专业所需。 3.计算机系统维护 课程内容:微型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维修技术、常用软件的安装与调试、计算机主机及外部设备 常见故障的诊断、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技术。 能力要求:(1)熟练掌握微型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技术;(2)掌握常用软件的安装与调试技术;(3) 掌握微型计算机主机及外设常见故障的诊断和维护技术。 4.网络技术 课程内容:网络基本概念、网络协议、网络结构、常用网络设备及其配置、综合布线等。 能力要求:(1)正确理解与分析网络结构;(2)掌握 TCP/IP 技术;(3)掌握常用网络设备及其配置 方法; 5.操作系统 课程内容:Win2000 Professional 和 server(或其升级系统)。 能力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及其设置技术。 6.数据库技术 课程内容: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Access 和 SQL Sever 数据库知识和技术。 能力要求:掌握 Access 和 SQL Sever 数据库的建立、查询、修改等操作方法。 7.VB 程序设计 课程内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念和方法;VB 中常用控件的设计和使用方法、VB 程序调试技巧, 动态链接库的使用方法;VB 数据库编程方法。 能力要求:(1)掌握用 VB 开发应用软件的基本方法;(2)重点掌握用 VB 进行数据库编程的基本方 法。 8.网页设计与制作 课程内容:网页设计工具的使用方法、HTML 语言、VBScript 语言、ASP 网络开发技术。 能力要求:(1)掌握使用网页设计工具制作网页的基本方法;(2)掌握用 HTML 语言设计网页的基本 方法,并重点掌握用 HTML 设计表单(form)和表格(table)的方法;(3)掌握用 ASP 开发 网络应用软件的技术。 注:该课程实际上由《网页设计》和《ASP 网络开发技术》两门课整合而成。《网页设计》 包含“用网页设计工具设计网页”和“用 HTML 设计网页”,对本专业来讲,这些内容难度较 浅,而且“用 HTML 设计网页”是《ASP 网络开发技术》不可分割的前导内容,两者联系非 常紧密,因此将这些内容整合为一门网络信息处理与开发的综合性课程,这样有利于学好核
心技术一一ASP网络开发技术 9.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 课程内容:电子商务的网络技术、网上零售、网上贸易、企业内部网 Intranet、电子商务的安全 电子支付和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技术等。 能力要求:了解电子商务的一般知识和技术,并能进行基本的电子商务技术开发。 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验(或上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以它们为主体构成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课内实验 本专业的各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配有一定数量的实验,这些实验与课堂理论 教学保持同步,其主要作用是配合理论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 训练学生初步的实际操作能力。它是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基础层。 (二)课程设计 本专业的一些主要或主干课程(C语言、数据库技术、V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共 四门课程)除开设课内实验外,还将专门拨出各一周的时间(30学时)进行课程设计, 这是一个较为综合性的实训项目,主要训练学生综合利用本课程知识进行项目的设计 与实际操作的能力。它构成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二层。 (三)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并带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或科技开发的性质, 其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 独立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毕业设计的成果应包括论文 源程序清单等并经答辩后综合评定成绩 七、教学计划的主要特色 1.教学计划的重点在于应用,加强训练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2.对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改革: a选用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C语言作为程序设计的入门语言 b进行了一些课程的整合,如将数据结构和C语言合并为C语言与数据结构基础, 将网页设计、图象处理、脚本编制合并为网页设计与制作。 教学进程表
3 心技术——ASP 网络开发技术。 9.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 课程内容:电子商务的网络技术、网上零售、网上贸易、企业内部网 Intranet、电子商务的安全、 电子支付和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技术等。 能力要求:了解电子商务的一般知识和技术,并能进行基本的电子商务技术开发。 六、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验(或上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以它们为主体构成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 课内实验 本专业的各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配有一定数量的实验,这些实验与课堂理论 教学保持同步,其主要作用是配合理论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 训练学生初步的实际操作能力。它是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基础层。 (二) 课程设计 本专业的一些主要或主干课程(C 语言、数据库技术、VB 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共 四门课程)除开设课内实验外,还将专门拨出各一周的时间(30 学时)进行课程设计, 这是一个较为综合性的实训项目,主要训练学生综合利用本课程知识进行项目的设计 与实际操作的能力。它构成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二层。 (三)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并带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或科技开发的性质, 其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 独立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毕业设计的成果应包括论文、 源程序清单等并经答辩后综合评定成绩。 七、 教学计划的主要特色 1.教学计划的重点在于应用,加强训练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2.对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改革: a.选用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 C 语言作为程序设计的入门语言。 b.进行了一些课程的整合,如将数据结构和 C 语言合并为 C 语言与数据结构基础, 将网页设计、图象处理、脚本编制合并为网页设计与制作。 八、 教学进程表
泰职院计算机信息管理(成人高职.脱产)专业教学进程表2007 配学期 课内学时 时间安排 考共理实 课程名称干 论教 二三四 设学学学学 程试查计学验 邓小平理论 别公共课专业基础课 108108 高等数学 小计 2282800 C语言 1488038305 计算机应用基础 网络技术 644816 础7| Intemet技术及应用(自学) 361818 小计 30817610230 操作系统 9计算机系统维护 数据库技术 126484 业1VB程序设计(中、高) 60 网页设计与制作★ 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 小计 712352 毕业设计 设计一合 小计 300 300 +4+5 总学时数 1548756372420 注:必须取得计算机应用能力中级证书、初级程序员水平证书、ATC认证证书中的1个才 能毕业
4 泰职院计算机信息管理(成人高职.脱产)专业教学进程表 2002.7 类 别 序 号 课 程 名 称 ★ 主 干 课 程 分配学期 课 内 学 时 时间安排 考 试 考 查 共 计 理 论 教 学 实 验 课 程 设 计 第 一 学 期 第 二 学 期 第 三 学 期 第 四 学 期 公 共 课 1 邓小平理论 1 30 30 2 2 英语 1-2 108 108 3 3 3 高等数学 1 90 90 5 小计 228 228 0 0 专 业 基 础 课 4 C 语言 1 148 80 38 30 5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1 60 30 30 2 6 网络技术 2 64 48 16 3 7 Internet 技术及应用(自学) 2 36 18 18 1 小计 308 176 102 30 专 业 课 8 操作系统 ★ 3 126 48 48 30 3 9 计算机系统维护 ★ 3 124 64 30 30 4 10 数据库技术 ★ 2 126 48 48 30 3 11 VB 程序设计(中、高) ★ 3-4 160 96 64 3 3 12 网页设计与制作 ★ 4 112 64 48 4 13 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 3 64 32 32 2 小计 712 352 270 90 毕 业 设 计 14 毕业设计 4 300 300 小计 300 0 0 300 合 计 17 +4 10 +5 12 +9 7+ 5 总学时数 1548 756 372 420 注:必须取得计算机应用能力中级证书、初级程序员水平证书、ATC 认证证书中的 1 个才 能毕业
九、教学总体安排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名称 合计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教学总周数 18 复习考试周数 2 实践性教学周数 2 0 理论教学周数 7 17 16 16 周学时数 10+5 7+5 46+23 课程开出门数 4 2 教学各模块学时分配及比例 理论教学时数 项 总学时数 理论教学课内实验实践教学时数 公共课 228 专业基础课 712 352 毕业设计 0 1548 实践教学:理论教学
5 九、 教学总体安排 序 号 名 称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合计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1 教学总周数 20 20 20 18 78 2 复习考试周数 2 2 2 2 8 3 实践性教学周数 1 1 2 0 4 4 理论教学周数 17 17 16 16 66 5 周学时数 17+4 10+5 12+9 7+5 46+23 6 课程开出门数 5 4 4 2 15 十、 教学各模块学时分配及比例 项 目 总 学 时 数 理论教学时数 实践教学时数 理论教学 课内实验 公共课 228 228 0 0 专业基础课 308 176 102 30 专业课 712 352 270 90 毕业设计 350 0 0 350 合 计 1548 756 372 420 实践教学:理论教学 50:50